- 詩經今注(中國古典文學叢書)(簡體版)
- 高亨注
- 6642字
- 2021-09-03 19:56:21
召南
鵲巢
召南的一個國君廢了原配夫人,另娶一個新夫人。作者寫這首詩敘其事,有諷刺的意味。
一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一〕。之子于歸〔二〕,百兩御之〔三〕。
二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四〕。之子于歸,百兩將之〔五〕。
三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六〕。之子于歸,百兩成之〔七〕。
【注】
〔一〕鳩,即布谷鳥。鳩不會作巢,常侵占鵲巢而居之。詩以鳩侵占鵲巢比喻新夫人奪去原配夫人的宮室。
〔二〕之子,這個人。于歸,出嫁。
〔三〕兩,借為輛。御,迎迓。只有諸侯娶妻才以百輛車迎接。
〔四〕方,有也,即據而有之。
〔五〕將,送。女家也是國君,以百輛車送之。
〔六〕盈,滿。古代諸侯娶妻,帶有幾個媵妾,所以說“盈之”。
〔七〕成之,成其出嫁之禮。
采蘩
這首詩的作者是諸侯的宮女,敘寫她們為諸侯采蘩,以供祭祀之用。(此據《左傳·隱公三年》)
一
于以采蘩〔一〕?于沼于沚〔二〕。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三〕。
二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宮〔四〕。
三
被之僮僮〔五〕,夙夜在公〔六〕。被之祁祁〔七〕,薄言還歸〔八〕。
【注】
〔一〕以,讀為臺,何也,相當于現代語的哪。于以,在哪里。蘩,一種蒿子,又名白蒿,可生食或蒸食。采蘩用做祭品。
〔二〕沼,水池。沚,小沙灘。
〔三〕事,祭祀之事。
〔四〕宮,宗廟也稱宮。
〔五〕被,借為髲(bì避),婦女的頭髻。僮僮,高而直豎貌。
〔六〕夙,早晨。在公,為公家辦事。
〔七〕祁祁,眾多貌。
〔八〕薄,急急忙忙。言,讀為焉,語詞。
【附錄】
(解題)有人說:“周代諸侯占有廣大的桑園和養蠶的房屋。宮女采蘩,供養蠶之用。蘩可以做蠶窩,以便蠶在窩上作繭?!?/p>
注〔一〕以,楊樹達先生《古書疑義舉例續補》:“以,讀為臺,何也?!?/p>
草蟲
這首詩是婦人所作,抒寫她在丈夫遠出的時候,懷著深切的憂念;當丈夫歸來的時候,為之無限喜悅。
一
喓喓草蟲〔一〕。趯趯阜螽〔二〕。未見君子〔三〕,憂心忡忡〔四〕;亦既見止〔五〕,亦既覯止〔六〕,我心則降〔七〕。
二
陟彼南山〔八〕,言采其蕨〔九〕。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一○〕;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一一〕。
三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一二〕。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一三〕。
【注】
〔一〕喓喓,蟲鳴聲。草蟲,即蟈蟈。
〔二〕趯(tì惕)趯,蟲跳貌。阜螽(zhōng終),即蚱蜢。
〔三〕君子,統治階級妻稱其夫為君子。
〔四〕忡忡,憂慮不安貌。
〔五〕止,之也。
〔六〕覯,遇見。
〔七〕降,放下。
〔八〕陟(zhì至),登高。
〔九〕言,乃也。蕨,野菜名,初生似蒜,莖紫黑色,老有葉,可煮食。
〔一○〕惙(chuò齪)惙,憂慮不安貌。
〔一一〕說,通悅。
〔一二〕薇,野菜名,蔓生,莖葉似小豆,可煮食,也可生食,后世稱野豌豆。
〔一三〕夷,借為恞,喜也。
采
這首詩是貴族家里的女奴所作。古代貴族的女兒臨出嫁前,要祭祀她家的宗廟,由女奴們給她辦置菜蔬類的祭品。這首詩正是敘寫女奴們辦置祭品的勞動。
一
于以采〔一〕?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二〕?于彼行潦〔三〕。
二
于以盛之〔四〕?維筐及筥〔五〕。于以湘之〔六〕?維锜及釜〔七〕。
三
于以奠之〔八〕?宗室牖下〔九〕。誰其尸之〔一○〕?有齊季女〔一一〕。
【注】
〔一〕以,讀為臺,何也。于以,在哪里。,大
,生在水中,葉紋成十字形,古人食之。
〔二〕藻,即水藻,古人食之。
〔三〕行,借為洐(háng航),水溝。潦(lǎo老),積水。洐潦,溝中積水。
〔四〕盛,裝起來。
〔五〕筐,方形的盛物竹器。筥(jǔ舉),圓形的盛物竹器。
〔六〕湘,煮。
〔七〕锜(qí其),有三只腳的鍋。釜,無腳的鍋。
〔八〕奠,放置祭品。
〔九〕宗室,即宗廟。牖(yǒu友),窗子。女奴們把藻放在宗廟的窗下,以便貴族女兒獻于祖先。
〔一○〕尸,主也,指主祭。
〔一一〕齊,借為齋,古人在祭祀前,不喝酒,不吃葷(蔥蒜等),以示對鬼神恭敬,這叫作齋。季女,少女,指將要出嫁的貴族女兒。(《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濟澤之阿,行潦之藻,寘諸宗室,季蘭尸之,敬也。”據此,這首詩所寫的是具體人物,季女名季蘭。)
甘棠
周宣王封他的母舅于召南域內,命召伯虎到召南給申伯筑城蓋房,劃定土田,規定租稅(見《大雅·崧高》)。召伯做這件事很賣力氣。他當時的住處有一棵甘棠樹,他離去后,申伯或申伯的子孫或其他有關的人,追思他的勞績,保護這棵甘棠樹以資紀念,因作這首詩。
一
蔽芾甘棠〔一〕,勿翦勿伐〔二〕,召伯所茇〔三〕。
二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四〕,召伯所憩〔五〕。
三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六〕,召伯所說〔七〕。
【注】
〔一〕蔽芾(fèi費),樹木茂盛貌。甘棠,木名,果味甘美,今名棠梨樹。
〔二〕伐,用斧砍。
〔三〕召伯,名虎,周宣王大臣。茇(bá拔),居住。
〔四〕敗,摧毀。
〔五〕憩(qì氣),休息。
〔六〕拜,讀為扒(《廣韻·十六怪》引作扒),拔也。
〔七〕說(shuì稅),停馬解車而休息。
行露
一個婦人因為她的丈夫家境貧苦,回到娘家就不回夫家了。她的丈夫以自己有家為理由,要求她回家同居而被拒絕,就在官衙告她一狀。夫婦同去聽審,她唱出這首歌,責罵她的丈夫,表示決不回夫家。
一
厭浥行露〔一〕,豈不夙夜〔二〕,謂行多露〔三〕。
二
誰謂雀無角〔四〕,何以穿我屋〔五〕。誰謂女無家〔六〕,何以速我獄〔七〕。雖速我獄,室家不足〔八〕。
三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九〕。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一○〕。雖速我訟,亦不女從〔一一〕。
【注】
〔一〕厭浥(yì邑),沾濕。行,道路。
〔二〕夙,早晨。
〔三〕謂,讀為惟,發語詞。此章寫他們早晚趕路,路上露水很多。
〔四〕雀,麻雀。角,嘴也。
〔五〕此句以麻雀有嘴啄穿屋子比喻她的丈夫有口告狀。
〔六〕女,通汝。男人有家才能要求老婆回家。
〔七〕速,招致。獄,訴訟。
〔八〕不足,貧乏。
〔九〕墉,墻。詩以老鼠有牙咬穿屋墻比喻她的丈夫有口告狀。
〔一○〕訟,也是訴訟。
〔一一〕從,順從。
【附錄】
注〔一〕厭浥,《毛傳》:“厭浥,濕意也?!卑磪捊铻闇專墩f文》:“湆,幽濕也,浥濕也?!薄稄V雅·釋詁》:“湆浥,濕也。”厭湆古通用,《秦風·小戎》:“厭厭良人?!薄读信畟鳌こ读昶迋鳌芬齾拝捵鳒寽??!缎⊙拧ふ柯丁罚骸皡拝捯癸嫛!薄夺屛摹罚骸皡拝挕俄n詩》作愔愔”都是例證。以上采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注〔三〕謂,當讀為惟,是個發語詞。謂惟二字古通用,《老子》:“夫唯嗇是謂早服?!薄俄n非子·解老》引唯作謂。《小雅·正月》:“謂山蓋卑!為岡為陵?!薄爸^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比齻€謂字都該讀為惟,三個蓋字都該讀為盍,與何同意。正和此詩謂字用法相同?!柏M不夙夜,謂行多露?!币涝姼袷莾删洌瑢嶋H是一句,是說豈不是早晨晚間多露水嗎?作者在早晨晚間趕路,才說這話。
注〔四〕角,何楷《詩經世本古義》、俞樾《群經平議》、聞一多《詩經通義》都認為角是鳥的嘴。
注〔八〕足,富足之意。室家不足就是室家貧乏。古詩常用足字做富足之意?!墩撜Z·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孟子·梁惠王》:“春省耕而補不足?!薄抖Y記·王制》:“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恤孤獨以逮不足。”以上各例,凡說“足”的,都是富足;凡說“不足”的,都是貧乏。
羔羊
衙門中的官吏都是剝削壓迫、凌踐殘害人民,蟠在人民身上,吸食人民血液以自肥的毒蛇。人民看到他們穿著羔羊皮襖,從衙門里出來,就唱出這首歌,咒罵他們,揭出他們是害人毒蛇的本質。
一
羔羊之皮〔一〕,素絲五〔二〕。退食自公〔三〕,委蛇!委蛇〔四〕!
二
羔羊之革〔五〕,素絲五緎〔六〕。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三
羔羊之縫〔七〕,素絲五總〔八〕。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注】
〔一〕羔羊,小羊。羔羊之皮,指官吏所穿的皮襖。周代人的皮襖是毛在外面,一望可見。
〔二〕素,白色。(tuó駝),周代人的衣,一邊縫上五個(或三個)絲繩的紐子,古語叫作
,今語叫作紐。另一邊縫上五個(或三個)絲繩的套兒,古語叫作緎,今語叫作扣。穿上衣的時候,把
納入緎內,就是下文所謂總。
〔三〕公,指統治者的衙門。
〔四〕委,借為虺(huǐ毀),即四腳蛇,今語叫作馬蛇。委蛇即虺蛇。作者把官吏比做虺蛇。(古書中,委蛇又借為逶迤,走路彎彎曲曲或搖搖擺擺的狀態,此處委蛇可能是雙關語。)
〔五〕革,皮板。
〔六〕緎(yù域),衣上的扣,緎和扣是一聲的轉變。
〔七〕縫,借為髼(péng朋),多而亂的毛?,F在皮襖底襟下露出毛來叫作出風,出風當作出髼。
〔八〕總,結也。
【附錄】
注〔二〕五五緎五總,都是結衣的絲繩,它的用處等于現在結衣的紐扣。
即衣紐。紐是團圓形。今語秤錘叫作秤砣,飯團叫作飯砣,冰團叫作冰砣,古語衣紐叫作
,正是一個語根的擴展。
注〔四〕先秦時人所謂“委蛇”有兩種意義:其一,委蛇是搖擺的狀態,《鄘風·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蔽①⑹俏叩闹匮?,是形容婦女頭上簪花搖搖擺擺的?!冻o·離騷》:“載云旗之委蛇?!蔽呤切稳蒽浩煸诳罩袚u擺。其二,委蛇就是虺蛇。《莊子·達生》:“若夫以鳥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釋文》:“李云‘大鳥食蛇’?!笨梢娢咭彩巧哳惖拿Q。委是借為虺字?!墩f文》:“虺,以注鳴者,從蟲,兀聲?!保ㄗ⒔铻閱B,蛇的嘴。)此物形似守宮而大,四只腳,在野,北方人呼做馬蛇。《小雅·斯干》:“維虺維蛇。”《國語·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奈何!”虺字都是此義。委和虺是一音的轉變??傊?,委蛇就是虺蛇,指四腳蛇和無腳蛇而言。這是委蛇的又一意義。先秦人所謂“委蛇”,有以上兩種意義,而此詩的“委蛇”主要的意義是虺蛇,也可能兼有走路搖擺的意義,即所謂雙關語了。
注〔六〕緎是衣扣,緎與絠是一音的轉變,緎從或聲,絠從有聲,或和有古音相同,《尚書·洪范》:“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呂氏春秋·貴公》引有都作或?!渡添灐ばB》:“奄有九有?!薄吨姓摗しㄏ蟆芬庞凶骶庞?。這種例子很多,不可盡舉?!墩f文》:“絠,彈也?!睆?img alt="" class="normal-img-h1"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BB831/20984977708236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0374.png?sign=1754484097-XMbDm1tiGn5nWqaftHKTR9zbErknM5yQ-0-06a9f6b552607aadd3adbb4ff29ab59d">即彈弓中間的扣,引申之,衣扣也叫作絠。
注〔七〕縫,指羊毛,當讀為髼,二字可以通用?!队衿罚骸绑棧l亂貌?!鞭D為名詞,多而亂的毛發也叫作髼。
注〔八〕總,《廣雅·釋詁》:“總,結也?!蔽蹇偩褪前盐鍌€結在五個緎上。第一章說
,第二章說緎,第三章說總,是有順序的。
殷其靁
婦人思念在外的丈夫,因作這首詩。
一
殷其靁〔一〕,在南山之陽〔二〕。何斯違斯〔三〕,莫敢或遑〔四〕?振振君子〔五〕,歸哉歸哉!
二
殷其靁,在南山之側〔六〕。何斯違斯,莫敢遑息〔七〕?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敢遑處〔八〕?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注】
〔一〕殷,震動聲。其,語助詞。靁,古雷字。
〔二〕陽,山的南面稱陽,北面稱陰。
〔三〕斯,此也,上斯字指人,下斯字指地方。違,離去。
〔四〕遑,暇也。此二句指行役出外,不敢稍閑。
〔五〕振振,勤奮也。君子,統治階級妻稱其夫為君子。
〔六〕側,旁邊。
〔七〕息,休息。
〔八〕處,居也。
摽有梅
《周禮·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司(伺,調查。)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據此,周代有的地區,民間每年開一次男女舞會,會中由男女自由訂婚或結婚。這首詩就是舞會中女子們共同唱出的歌。
一
摽有梅〔一〕,其實七兮〔二〕。求我庶士〔三〕,迨其吉兮〔四〕。
二
摽有梅,其實三兮〔五〕。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三
摽有梅,頃筐塈之〔六〕。求我庶士,迨其謂之〔七〕。
【注】
〔一〕摽(biào俵),打落。有,語助詞。
〔二〕實,果實。七,指在樹上的只剩七個。作者以打落梅子比喻追求男子。
〔三〕庶,眾也。
〔四〕迨(dài代),及也,即趁著。其,此也。吉,吉日。男女舞會要選擇吉日舉行。
〔五〕三,指在樹上的只剩三個。
〔六〕頃筐,斜口的筐,前低后高。塈(jì既),取也。
〔七〕謂,讀為匯,聚會。
【附錄】
注〔四〕其,讀為已?!稜栄拧め屧b》:“已,此也。”
注〔七〕謂匯古通用。《爾雅·釋木》:“謂櫬,采薪?!薄夺屛摹罚骸爸^,舍人本作匯?!笔瞧渥C?!稜栄拧め屧b》:“匯,聚也?!?/p>
小星
小官吏為朝廷辦事,夜間還在長途跋涉,乃作這首詩自述勤苦,但卻歸結于宿命。
一
嘒彼小星〔一〕,三五在東〔二〕。肅肅宵征〔三〕,夙夜在公〔四〕,寔命不同。
二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五〕。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六〕,寔命不猶〔七〕。
【注】
〔一〕嘒(huì慧),微小貌。
〔二〕三,指下文的參星。五,指下文的昴星。
〔三〕肅肅,疾速貌。征,行也。
〔四〕夙夜,早晨晚上。在公,為公家辦事。
〔五〕參(shēn身),星名,三顆,今人呼為“三星”。昴(mǎo卯),星名,五顆。
〔六〕衾,被也。裯(chóu稠),蚊帳。
〔七〕猶,似也,同也。
江有汜
一個官吏或商人在他作客的地方娶了一個妻子。他回本鄉時,把她拋棄了。她唱出這首歌以自慰。
一
江有汜〔一〕。之子歸〔二〕,不我以〔三〕;不我以,其后也悔。
二
江有渚〔四〕。之子歸,不我與〔五〕;不我與,其后也處〔六〕。
三
江有沱〔七〕。之子歸,不我過〔八〕;不我過,其嘯也歌〔九〕。
【注】
〔一〕江,長江的古名。汜(sì祀),小水出于大水又入于這條大水叫作汜。詩以汜出于江又入于江比喻她將來能歸于其夫。
〔二〕之子,這個人。歸,回家。
〔三〕不我以,不帶我去。
〔四〕渚,水中沙灘。詩以渚在江中比喻她將來能歸于夫家。
〔五〕不我與,不和我同去。
〔六〕處,同居。
〔七〕沱,小水入于大水叫作沱。詩以沱入于江比喻她將來能歸于夫家。
〔八〕不我過,不到我這里來,偷偷地走了。
〔九〕嘯歌,吟詠,歌唱。
野有死麕
這首詩寫一個打獵的男人引誘一個漂亮的姑娘,她也愛上了他,引他到家中相會。
一
野有死麕〔一〕,白茅包之〔二〕。有女懷春,吉士誘之〔三〕。
二
林有樸樕〔四〕,野有死鹿。白茅純束〔五〕,有女如玉。
三
舒而脫脫兮〔六〕,無感我帨兮〔七〕,無使尨也吠〔八〕。
【注】
〔一〕麕(jūn軍),獸名,又名麞。死麕是吉士行獵打死的。
〔二〕白茅,一種草,潔白柔滑,古人常用它包裹肉類。
〔三〕吉,良善。士,男子的通稱。誘,指吉士以死麕贈予女子來引誘她。
〔四〕樸樕(sù速),一種叢木。
〔五〕純,捆也。此句言用白茅捆束死鹿,贈予女子。
〔六〕舒,緩也,徐也。脫脫,走路慢、腳步輕的狀態。
〔七〕無,勿也,不要。感,借為撼,觸動。帨(shuì稅),拴在腰帶上的佩巾,有小刀玉佩等拴在一起,碰著就有聲響。
〔八〕尨(máng忙),長毛狗。此章三句是女子偷偷引吉士到家里來,悄悄對吉士說的話。
何彼
矣
周平王的孫女嫁于齊襄公或齊桓公,求召南域內諸侯之女做陪嫁的媵妾,而其父不肯,召南人因作此詩。
一
何彼矣〔一〕?唐棣之華〔二〕。曷不肅雝〔三〕?王姬之車〔四〕。
二
何彼矣?華如桃李〔五〕。平王之孫,齊侯之子〔六〕。
三
其釣維何?維絲伊緡〔七〕。齊侯之子,平王之孫。
【注】
〔一〕(nóng農),多而密也。
〔二〕唐棣,即棠棣(《御覽》一五二及七七二引作棠棣),果木名,味甘?!对娊洝窡o梨字,棣即梨。華,古花字。唐棣花有白有紅。詩以唐棣之花比喻召南諸侯之女年青貌美,當與王姬同嫁齊侯。
〔三〕曷,何也。肅,肅整。雝(yōng庸),和諧。指車馬行動的肅整和諧。
〔四〕王姬,周王的女兒稱王姬,姬是周王族的姓。
〔五〕如,乃也。
〔六〕齊侯之子,《春秋·莊公元年》:“王姬歸于齊?!笔侵芮f王四年、齊襄公五年,王姬嫁齊襄公。又《莊公十一年》:“王姬歸于齊?!笔侵芮f王十四年、齊桓公三年,王姬嫁齊桓公。此詩所寫當是《春秋》所記兩件事之一。王姬是周平王的孫女,桓王的女兒,莊王的姊妹。
〔七〕伊,為也。緡(mín民),釣魚繩也。維絲伊緡,即絲做的釣魚繩。詩以用絲繩釣魚比喻以王姬齊侯之貴征求媵妾。
【附錄】
(解題)《易林·噬嗑之夬》:“齊侯少子,才略美好,求我長女,賤薄不與,反得丑惡,后乃大悔?!本褪歉鶕@首詩的齊詩說而講的。
騶虞
貴族強迫奴隸中的兒童給他牧豬,并派小官監視牧童的勞動,對牧童常常打罵。牧童唱出這首歌。
一
彼茁者葭〔一〕,壹發五豝〔二〕,于嗟乎騶虞〔三〕!
二
彼茁者蓬〔四〕,壹發五豵〔五〕,于嗟乎騶虞!
【注】
〔一〕茁,草長出土的狀態。葭(jiā加),蘆葦的別名。
〔二〕壹,借為一(《說文》引作一)。發,讀為撥,二字同聲系古通用。豝,小獸稱豝,如小狗稱巴狗,小豬稱巴豬,巴即借為豝字。言一撥開蘆葦發現五頭小野豬。
〔三〕于,讀為吁。吁嗟,感嘆詞。騶(zōu鄒)虞,官名,給貴族管理苑園牲畜等。
此句可以譯作:“哎呀咳可恨的牧場官!”
〔四〕蓬,草名,今名蓬蒿。
〔五〕豵(zōng宗),小獸又稱豵,今語呼小獸為崽子,崽是豵字聲音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