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古詩詞里的科學現象:古詩詞里的博物志作者名: 暗號 小山本章字數: 610字更新時間: 2021-08-19 17:35:06
牽牛星、織女星到底隔了多遠?
在這首詩中,“牽牛星”和“河漢女”分別指的是牽牛星和織女星。這兩顆星星與“牛郎織女”這個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有關。傳說里,王母娘娘拔下金釵,伸手一劃,星空中頓時卷起滔天巨浪,化作一條天河,也就是銀河。此后,牛郎和織女便被永遠阻隔在天河的兩端,可以隔河看見彼此,卻始終無法團聚,就像詩中說的那樣:“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唯有每年農歷七月七日,一群群喜鵲飛來,用身體搭建起一道橫跨天河的鵲橋,牛郎、織女才能在鵲橋上團圓。
想要看到“牛郎”和“織女”,有一個小竅門。在夏季晴朗的夜晚,如果你仰望銀河,那多半會看到橫跨銀河的三顆亮星,它們可以連成一個近似直角三角形,那就是“夏季大三角”。
這個三角形的頂端分別是天津四(天鵝座α)、織女一(天琴座α)和河鼓二(天鷹座α),后兩者就是著名的“織女星”和“牽牛星”了。“α”代表著它們分別是天鵝、天琴、天鷹三個星座里最亮的主星。

夏季大三角
找到這個夏季大三角,也就容易找到牛郎和織女了:這當中有兩枚星星好像隔著銀河遠遠相望,其中一顆比較亮,那就是織女星,它是北半球第二明亮的恒星,僅次于大角星,因此詩中有“皎皎”之謂,它也是古人比較容易定位的一顆恒星。另一顆較暗的,就是牽牛星。
牽牛星和織女星仿佛遠遠地隔著幾千光年“厚度”的銀河。但我們現在知道,那只是星空中出現的一個視覺誤差,牽牛星、織女星和我們一樣,其實都被包含在銀河系內部,它們的實際距離只有16.4光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