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序 提升溝通力,做成熟、有作為的中層管理者

2019年左右構思這本書時,我們夫妻倆的事業(yè)正進入一個新的艱難階段。

雖已工作10年,但受經濟大環(huán)境的影響,我們所處的咨詢行業(yè)也進入了緩慢增長期。佳偉作為公司管理層中的年輕一員,正盡力帶領自己的團隊開始變革,而文婭主理的管理咨詢工作室,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中小型公司精簡組織、提升績效的活動中。

和大多數職場人一樣,我們也開始經歷越來越不好過的日子,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當然,作為大學就在一起,相伴十多年的夫妻,我們自認為很早就培養(yǎng)了一起面對難題的默契,習慣了提前做準備。

然而,我們沒有預測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生,也沒預測到更加復雜的世界經濟與地緣政治變局。

2020年春節(jié)前,我們休假回浙江老家,也開始寫作本書。但還沒待幾天,就看到大量的新聞在談新冠肺炎疫情的事。帶著強烈的不安,我們大年初二就結束休假并返回了北京,開始了持續(xù)半年多的忙碌:先是應對隨新冠肺炎疫情突發(fā)而來的工作,后來是協(xié)助公司逐漸復工,再之后是幫助公司進行瘦身與調整——這三件事,是大多數行業(yè)都未曾想過,但都經歷了的事。

從春節(jié),一下子到盛夏,因為戴著口罩,大家對時間與溫度的感知似乎遲鈍了不少;更別提密集、罕見地見證了2周4次美股熔斷、各種地域與政治沖突等外部不確定性。

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有的公司倒閉了,有的員工被裁了,更多人的升職加薪無望了。沮喪,似乎成為一種伴隨大家生活與工作的主要情緒。

除了不確定,以及看不到頭的艱難,我們還剩下什么?

好在,我們的國家、人民與經濟,有足夠的韌性。我們從疫情中逐漸恢復。在此過程中,雖然行業(yè)不同、公司不同,情況會有所不同,但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要用更少的成本,產出更多的東西,從而確保存活并還能有增長。

稍有經驗的職場人都能理解,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

應對這份不容易,誰是主力軍?誰上要在不確定性中與公司高層管理者制定策略,下要擼起袖子與一線團隊一起干活?誰既要給自己疏導以挺過艱難,又要安撫下屬的委屈與不解?

答案是:中層管理者。他們的年齡與專長可能不同,但他們面臨的艱難卻是相同的——并且,這份艱難與疫情或經濟下行無關,而是與自身的角色與發(fā)展階段有關。相信你會有以下三個體會:

“中層”不好做:上要理解、支持戰(zhàn)略,下要落地、推進執(zhí)行戰(zhàn)略;既要爭取資源與利益,又得保護團隊與下屬;既沒到位高權重、一呼百應的地步,也不能只管給下屬方向、提要求,而在執(zhí)行時當甩手掌柜。加上體力、家庭的負擔日益加重,“中層”就是典型的三明治層—夾在中間很累!

“中層”不好帶:對于向你匯報的中層管理者,作為領導的你真是操碎了心:一方面,他們格局不夠高,視野不夠大,執(zhí)行力不強,凝聚力太差,驅動力低,基本功不扎實;另一方面,他們要得太多,升職加薪年年要,可能還要獎金與股權。一句話:在中層管理者上的投入產出似乎很不劃算。

但是,無論是對中層管理者本人還是公司高層領導,“中層”都太重要:對個人來說,做到中層,是進一步向高層躍進的必經階段,是實現工資、能力突破的跳板;對領導者來說,中層管理者是戰(zhàn)略落地的主力,是出業(yè)績、穩(wěn)隊伍、促變革的關鍵。

正是基于上述三點,圍繞“中層”的能力優(yōu)化、認知迭代以及滿意度提升,成了管理學研究與實踐的重要話題,而其中的重點,就是如何幫助日趨年輕化、自我化、多元化的中層管理者,更好地解決問題、推進工作、做出成績!

理解了這些,我們才能從疫情、摩擦等所謂外部環(huán)境中抽身出來,重新回歸到提升中層管理者的核心能力本身,從而為公司與組織的發(fā)展打造出一支能打勝仗的隊伍。

如何做到?除了從公司層面優(yōu)化運營結構、提升激勵效率之外,更務實的做法是提升中層管理者的溝通力。

為什么在中層管理者需具備的那么多能力中,我們只拎出了溝通力?原因有三個:

戰(zhàn)略(或叫制定方向):推動戰(zhàn)略的確定、認同、執(zhí)行,都要靠溝通。

績效(或叫做出成績):從部門/個人目標的設定,到日常項目分工、進度跟進、質量把控,事事都靠溝通推進。可以說,沒有好的溝通,中層管理者就做不出成績。

氛圍(或叫培育文化):雖然看起來有些虛,但是同事間的親密合作、坦誠交流,都依賴于各種大事小情的溝通。

以上三個原因,再疊加上中層管理者的角色與責任,決定了“溝通”必將成為中層管理者進一步提升領導力、公司領導進一步培養(yǎng)中層管理者這兩個維度的戰(zhàn)略切入點。

中層管理者所處的階段,是優(yōu)化自己長遠職業(yè)發(fā)展路徑的關鍵階段,是修復關系、促成合作的重要時期,更是學習權力分配、資源積累、人脈整合的黃金階段。我們期待本書能為不斷向上的職場人,以及有志于搭建自己中層管理者隊伍的企業(yè)高層們,提供實實在在、拿來稍加練習就能用的參考。

為了方便你閱讀與使用本書,我們先介紹一下本書的三個特點:

本書雖然專注于“溝通力”的提升,但它的核心理念與框架,卻都扎根于管理學與領導學。我們希望本書可以幫助每一位正走向中層,或已是中層管理者的職場人,能夠通過“溝通”這一專項能力的提升,解決日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并實打實地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與領導力。

相比泛泛地介紹一些溝通技巧,本書延續(xù)了我們原創(chuàng)的“高情商金字塔”理論模型。該模型打通了思考決策、做事表達、情緒管理(詳見第三章)三個層面。這意味著,對你來說,學到的不是孤立的溝通小技巧,而是溝通背后完整的思考、行動心法與技能。

本書中所有的案例與對話,全部來自于我們自己的管理與咨詢實踐(為了尊重隱私,我們均做了模糊處理)。正如我們此前三本書或三門課的讀者與學員反饋的那樣,你會看到一個個活生生發(fā)生在身邊的案例,從而獲得貼近日常工作的練習場景和啟發(fā)。

在內容安排上,第一部分,幫助你整體理解中層管理者面臨的職場現實;第二部分,重點分享中層管理者提升溝通力的核心方法;第三部分,則聚焦在中層管理者溝通力最重點的場景應用。我們希望通過這三部分內容的學習,你能夠對中層管理者在“管理溝通”上所需的眼界、心法與技能有一個系統(tǒng)的掌握。

除了上述內容,你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現我們持續(xù)地關注“如何在當前的職場大環(huán)境下,幫公司完成組織與文化變革,幫自己實現領導力進階”。這兩方面都有些抽象,我們盡可能結合自己的實踐,以及我們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為你呈現溝通方法背后的領導力、哲學與人類發(fā)展的經典理念。

最后,我們要感謝一路以來支持、鼓勵我們在組織溝通領域試錯、研究與寫作的前輩、領導與朋友們;感謝機械工業(yè)出版社的領導以及本書的編輯胡嘉興老師,他們使得本書順利出版;感謝我們前幾本書與課程的讀者與學員朋友們!

如果大家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我們在理念或方法上有所疏漏,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或通過“皮皮仲與婭婭文”這個微信公眾號聯系我們。

期待一直向上的你,繼續(xù)進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马| 孙吴县| 浮山县| 遵义县| 虎林市| 明光市| 宁德市| 岱山县| 抚顺县| 丰宁| 长葛市| 陇西县| 佛学| 江孜县| 蓬莱市| 翼城县| 双桥区| 乌兰浩特市| 广平县| 湘阴县| 康乐县| 疏附县| 车险| 南宁市| 永定县| 吉林省| 诸城市| 杨浦区| 上饶市| 沙河市| 习水县| 德化县| 金湖县| 德阳市| 万州区| 措勤县| 哈尔滨市| 万宁市| 九龙县| 大埔县| 资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