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系: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 果麥編 胡軍軍繪
- 352字
- 2021-07-21 16:21:51
07
君不見孤雁關外發,
酸嘶度揚越。
空城客子心腸斷,
幽閨思婦氣欲絕。
凝霜夜下拂羅衣,
浮云中斷開明月。
夜夜遙遙徒相思,
年年望望情不歇。
寄我匣中青銅鏡,
倩人為君除白發。
行路難,行路難。
夜聞南城漢使度,
使我流淚憶長安。
——南朝·齊/釋寶月/《行路難》
南朝僧人詩作今存不多,但其中卻有相當數量表達男女相戀相思為題材的“艷詩”。之所以會形成這一獨特現象,一方面是因為社會風氣崇尚聲色,一方面則是受大乘佛教學習一切世間法觀念的影響,僧人積極學習樂府民歌作為傳法工具,民間歌謠的艷情傳統也巧妙融入僧人的創作活動之中。
*釋寶月:南齊詩僧,俗姓康,一說姓庾,先祖為西域康居人,移居中國。聞名于南齊永明年間(483—493)。今存詩五首。
*酸嘶:悲鳴,哀嘆。
*揚越:古代對百越的泛稱,此處指同“關外”相對的“嶺南”。
*倩(qìng):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