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出賣魏國,交換一場災難
- 戰國風云三十年(全集)
- 許葆云
- 4382字
- 2021-06-25 10:37:12
蘇代是個精明的人,知道秦王故意冷落他,是在做嘴臉給齊王看。
陰謀陽辦,這是為人君者慣用的詭計。秦國與宋國本有盟約在先,齊國伐宋,秦國理應出兵相助??裳巯虑赝跻呀浨那拇蚨俗谏嫌^的主意,任由齊國伐宋,在此之前他當然要擺個樣子出來,讓天下人知道秦國并不支持齊國伐宋。
既然秦王要做樣子給天下人看,蘇代也就刻意迎合秦王的心意,讓秦王把這個正派嘴臉裝到底好了。于是秦王不招見,蘇代不求見,兩人各自忙活自己的事。又拖延了快十天,王宮里到底傳出話來,命齊國使臣蘇代晉見。
這天一大早,蘇代頭戴大夫冠冕,深衣博帶,手捧一張朱漆條案,案上金絲大漆檀木匣里盛著齊王送上的國禮——十雙上等羊脂玉璧,在兩名隨從陪伴下立于咸陽宮門之外等候秦王招見。
這一等就是一個時辰。好容易聽得宮院內一輪鼓畢,宮門大開,蘇代走進宮門,在階前肅立候招。片刻,鼓聲再起,有接引官上前,引著蘇代走到大殿的丹墀之側靜立。鼓聲三作,中和韶樂響起,秦王嬴則登上大殿,接引官引著蘇代上殿向秦王朝拜,繼而獻禮于前。秦王看過獻禮,說了一聲“有勞”,命宮人收起禮物,蘇代忙俯身再拜,秦王卻沒有再說別的,起身退進后宮去了。蘇代只得一個人在大殿外的廊上候著,眼見秦國官員在宮院里來往穿梭,公事繁雜,沒有一個人理他。
這一等竟直到日頭偏西,蘇代兩腿站得又酸又疼,肚子餓得咕咕直叫,終于有個內侍出來,把他引進后面的偏殿。秦王早已在座,蘇代急忙匍匐又拜,嬴則卻看也不看他一眼,只管低頭批閱案頭的竹簡,又過了好半晌,這才翻起眼珠晃了蘇代一眼,問了一句:“齊王命你來做什么?”
見秦王把架子擺得這么大,蘇代心里暗自咒罵,臉上卻是恭敬異常,向前跪爬兩步,陪著笑臉說:“我家大王命臣下來拜見秦王,是想說一件國事:齊國與宋國接壤,這宋國是商朝國君后裔,周朝立國時受封公爵,尊貴無比,然則宋康王無道,無故征伐齊、楚、魏諸國,又興師兼并滕國,自立為王,在國內荒淫驕奢,橫征暴斂,殘害貴裔,大夫們都來勸諫,宋王在御案之旁擺放弓箭,凡有臣子來勸諫的,不論情由,引弓矢而射,一日射殺景成、戴烏、公子勃三人,以至物議紛紛,天怒人怨,國人皆稱其為‘桀宋’,如此無道昏君當世罕有。齊王審查民意,順天應人,欲解宋人倒懸之苦,想要起兵伐宋。但我齊國平素與秦國交好,也敬重秦王的德行威望,特遣下臣來拜見大王,說明此事?!?
蘇代說了一大堆話,嬴則這里卻連頭也不抬,只管批他的奏章,好半天才把筆放下,卻仍然連眼皮也不抬,冷冷地問:“伐宋?宋國受周天子冊封,乃是公爵之國,你齊國不過侯爵之國,有什么資格伐宋?”
“宋王無道,為天下人所惡,齊王伐宋也是順應天意?!?
“大膽!”秦王一聲怒吼,把手里正在看的竹簡往蘇代臉上砸了過來,蘇代急忙躲閃,竹簡重重打在他的肩上,“嘩啦”一聲滾落在地。嬴則指著蘇代厲聲斥道:“你是什么東西!不知自己卑賤,竟敢在寡人面前妄說‘天意’!單憑這一句話,寡人就可以立刻烹了你!宋國與秦國有盟約,齊國卻要起兵伐宋,這不是與秦國作對嗎?你去告訴齊王,齊國若敢攻宋,寡人必起傾國之兵伐齊!”
秦王的怒吼倒讓蘇代吃了一驚,可偷眼看秦王的神色,怎么看都像是在作戲。又把前后事情想了想,已經猜到秦王只是虛聲恫嚇,心里也就有了主意,笑著說:“蘇代說了一個‘天意’,大王就要命下臣赴鼎鑊而死,要是這樣算來,那宋王豈不是要被大王斬成肉泥,煮熟了喂狗嗎?”
“這是什么話!宋王怎樣了?”
“大王,蘇代曾聽宋國人說過:宋王戴偃平日最恨秦國,斥責秦王欺壓天子,攻伐列國,口口聲聲要聯絡諸侯舉兵討伐暴秦,又命人于山陰水寒之地伐取槐木一株,刻成木人,身體手臉俱全,在木人胸前刻上大王的名諱,以咒鎮之,以箭射之!這是要行巫術害大王性命,如此可恨,大王怎能放過這‘桀宋’昏君!”
宋王真的把秦王嬴則做成木人,以箭射之嗎?天曉得……可現在齊國伐宋,秦王分明是急著要做同謀,只差一個借口了。所以蘇代說出這句話來,就等于遞一個把柄給秦王,好把嬴則拉到自己船上來。
果然,嬴則立刻抓住這個把柄,對蘇代的話一律深信不疑,立時拍案大罵:“混賬東西!寡人欲助宋國,不想那戴偃竟以巫術來害寡人!秦國早晚起兵滅了宋國,將這惡賊碎尸萬段!”叫罵了幾聲,又把話頭轉了回來,“只是秦國離宋國太遠,不便發兵,如之奈何。”鼻子里重重地嘆了一聲,擺出一臉氣恨難平又無可奈何的愁苦相。
到這時候蘇代已經摸到了秦王的底,忙整整袍袖,對秦王拜了一拜,端顏正色地說道:“蘇代為齊王請伐宋國,就是要為大王報這個仇。”說到這里,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只要再給秦王這條惡狼一塊肥肉吃,齊國伐宋之事就可以講定了,又像個老鼠一樣匍匐而前,一直爬到秦王腳下,腆起一張臉來笑著說:“大王,下臣其實只是個買賣人,知道一場生意做下來必得兩方都有賺頭才好。齊國伐宋,對秦國也大有好處?!?
蘇代是齊國使節,又是堂堂一個大夫,卻把國家大事當成“買賣”來和秦王討價還價??善@卑鄙的話兒秦王嬴則卻最愛聽,翻楞著眼睛看了看蘇代,雖不接口,神色卻越發和藹了。
蘇代這個人最會討別人喜歡,笑嘻嘻地說:“仆臣雖然出身卑鄙,卻也知道周朝敗壞,王氣已失,當今天下唯齊王賢明,秦王偉略,代天巡狩,是諸侯之主。仆臣雖然侍奉齊王,心里卻也敬重大王。以前齊、秦兩國多有戰事,小臣為此寢食難安,現在齊國主動與秦國交好,臣十分欣喜,想來大王也會喜歡吧?”說了這幾句套交情的話,又偷看一眼秦王的神色,見這個兇神惡煞臉上竟有了一絲笑意,這才徹底放下心來,把話說到正題,“齊國與秦結好,和三晉諸國的合縱自然就破裂了,大王可以乘勢出兵伐魏,必然大獲全勝。如此一來齊得宋國之地,秦得魏國之地,大家各取所需,各獲其利,大王何不順勢而為呢?”
聽了蘇代的話,嬴則心里一動。
原本嬴則把全部心思都放在齊國的事上,倒沒想過借機伐魏。可現在蘇代忽然說出這么一條計來,倒讓嬴則眼前一亮,立刻想到,有蘇代這一句話,秦國攻拔魏國重鎮安邑的時機就成熟了。
想到這兒,嬴則臉上忍不住露出喜色。但嬴則也是個極有心計的人,只一眨眼功夫就把這份高興的心思壓了下去,仍然氣呼呼地說:“齊王反復無常,寡人不能盡信。”
蘇代坐在秦王對面,兩只眼睛一直死死盯著秦王,察看他的神色,嬴則臉上一露喜色,他立刻看在眼里,趁勢就把自己的第二條計策擺了出來:“大王說信不過齊國,下臣這里倒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不知大王愿意聽嗎?”
“請說?!?
其實蘇代要說的就是孟嘗君的事??蛇@蘇代是個奸滑到骨頭縫里的辯士,這次到秦國,在秦王面前該說哪句話,辦哪件事,他早就一一布好了局?,F在聽秦王問他,蘇代卻不肯把話說透,起身拱手笑道:“辦法雖好,下臣卻不方便說,臣此番入秦,還約請了一位名士,有一條妙計獻與大王?!?
“是什么人?有什么妙計?”
“此人叫馮諼,是孟嘗君門下的舍人,只是他從薛邑入秦,要晚幾日才到咸陽,到時大王見他一面,自然什么都明白了?!碧K代對嬴則行了叩拜禮,退下去了。
蘇代的計謀真是神出鬼沒。明明是他領著馮諼入秦,又把馮諼介紹給秦王,而馮諼此時就住在咸陽城的傳館里,可蘇代卻說馮諼要晚些時候入秦,騙過了秦王,回傳館后又把自己與秦王所說的話,一個字也不對馮諼提起。
其后幾日,蘇代與秦王商定了密約:齊、秦兩國結好。齊王默許秦國伐魏;秦王默許齊國伐宋。
把這件大事辦成之事,蘇代立刻向秦王告辭,要回齊國。直到這一刻他才對秦王說:“大王,齊國來的名士馮諼已經到了咸陽,等候陛見。”
“你去喚他進見。”
得了秦王詔令,蘇代回去傳館,命馮諼入宮去拜見秦王。馮諼這里剛剛出門,蘇代立刻坐上安車飛一樣離開咸陽,回齊國去了。
不一時,孟嘗君府里的家宰馮諼被內侍領進大殿,跪拜行禮已畢,嬴則問道:“聽說你是田文門下舍人,替你的主子來獻什么‘兩全其美’的好計?且說來聽聽?!?
聽秦王把話說得這么直白,馮諼也就沒必要再繞彎子了:“小人卑賤,在大王面前如同草芥一般,全靠我家主人的面子才有幸跪在大王腳下說這幾句話:小人以為,天下大國唯齊、秦而已,天下士人凡投靠秦國的,都想弱齊以強秦,凡投靠齊國的,都想弱秦以強齊。小人也是這么一個說客,既然到了秦國,就希望秦國強大,至于齊國是否因此變得弱小,鄙人卻不去管。”
其實馮諼說的是一篇舌辯之士常說的虛話,這樣的話嬴則平時聽得太多了,隨便點頭道:“你說下去?!?
“大王可知齊國之所以名重于天下,靠的是誰嗎?就是我家主人孟嘗君。天下人哪個不知道我家主人禮賢下士,仗義疏財。我家主人在齊國時,天下賢能盡集于齊國,都是慕孟嘗君之名而來,如今孟嘗君被齊王罷了相位,賦閑在家,這是個大好機會,大王何不備下重禮聘孟嘗君來做秦國的國相?有孟嘗君在秦國,則天下俊杰必云集于秦?!?
再次孟嘗君田文來做秦國的相邦?這個主意嬴則早先也沒有想過。
不久前嬴則費了不少功夫把孟嘗君請到秦國,想要拜他為相,其實只想借孟嘗君的名聲為自己招賢納士,并不打算把秦國的國政交給孟嘗君??少鴦t卻忘了,秦國的實權一半掌握在宣太后和外戚手里。就因為嬴則要用這個齊國人,竟惹得宣太后大發脾氣,兩個舅舅穰侯魏冉和華陽君羋戎也從中作梗,逼著嬴則殺掉孟嘗君。后來嬴則真的下了決心要殺孟嘗君,卻又給這個老滑頭探到消息,賺開函谷關逃回齊國去了,弄得嬴則很不痛快?,F在他已經打定主意要用穰侯為相,又怎么會再用孟嘗君?
可嬴則也是個機警的人,略一沉吟,已經看到此事的好處。
齊秦結好已成事實,齊王又任命曾在秦國做大夫的呂禮為相,擺出一副親近秦國的架勢,秦國若用孟嘗君為相,等于投桃報李,回過頭來對齊王示好,這對齊秦兩國結好大有幫助。而且孟嘗君交游廣闊,任他為相邦,也許真能為秦國招來一批有用的人才,實在是件一舉兩得的好事。
上次嬴則請孟嘗君入秦之時,伐齊的事還不明朗,所以太后和穰侯不肯把相權交出來??涩F在秦國已經下了伐齊的決心,用田文為相,不過是做樣子給齊王看,讓他對秦國不生疑慮,好一心去攻宋國。等到齊國攻破宋國,自己耗損了實力,又得罪了三晉,那時秦國起兵伐齊,罷免田文不過是一句話的事,甚至可以殺了孟嘗君,也等于斷了齊王的一條臂膀。這些宣太后和穰侯心里都清楚,他們也沒必要這件事上再找嬴則的麻煩。
這么看來,再請孟嘗君入秦,對秦國倒是有百利無一害,又不會因此得罪了母親和舅舅,怎么看都是件好事……
想到這兒,嬴則臉上露出了笑意:“寡人也久慕孟嘗君之名,曾把他請到咸陽來做客,可孟嘗君卻聽了別人的挑撥,疑心寡人要害他,也不知會寡人就徑自回齊國去了,現在寡人再請他入秦,只怕孟嘗君不肯來吧?”
對這一點馮諼心中有數,忙笑著說:“大王,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孟嘗君原是齊國的國相,自然不愿留在秦國??涩F在孟嘗君在齊國已失了相位,大王備下厚禮,誠意去請他入秦,孟嘗君必來?!?
馮諼這些話正合秦王的心意,假裝又想了想,隨即說道:“孟嘗君果然是當世良相,寡人久欲用他。齊王不能賞識孟嘗君的才干,是為不智。既然如此,寡人即刻派人赴齊,請孟嘗君入秦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