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丑時:肝經旺(2)

保護好肝臟,遠離婦科病:肝藏血,主疏泄。它相當于一個“血庫”,這個血庫充盈,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沖任二脈通暢,月經就會準時到來,妊娠孕育及分娩等也得以順利進行。如果“血庫”告急,或是肝的疏泄功能不正常,以致沖任失調,就會導致月經紊亂、白帶異常等病癥,嚴重時還會導致不孕不育。而且女性性格多偏于內向,多愁善感,因此容易被七情所傷,這樣就更容易導致氣機瘀滯。氣滯則血不行,臟腑失去氣血的滋養,月經失調、痛經、不孕等各種婦科病也就接踵而來。作為女人,必須養肝血,疏肝郁,只有這樣才能遠離婦科病的困擾。

【怒傷肝,有了火氣一定要發出來】

怒傷肝導致的后果

如果將心比喻為君王的話,肝就是剛正不阿的將軍。君王的安全要它來保護(藏血以養心),外敵的入侵要它來防御(解毒)。然而怒則傷肝,身體跟著也會大亂。

從氣機的升降運行來看,肝氣宜條達舒暢,柔則血和,郁則氣逆。一個人生氣的時候,總會感到血往上涌,進而出現面紅耳赤、吃不下飯、胸悶腹痛等癥狀。這是因為“怒則氣上”,肝氣生發太過。肝藏血,血隨氣行上沖到頭部,就會出現眩暈、臉紅脖子粗等狀況。《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生氣所導致的后果可不止這些。肝失疏泄,肝氣就會像匹野馬一樣在體內橫沖直撞;肝氣橫逆犯脾,脾失運化,就會感到腹脹;橫逆犯胃,就會出現呃逆、吃不下東西,嚴重時甚至導致吐血。所以,想要保護肝臟,一定要少生氣。

宣泄肝氣的兩種方法

生氣之后,不要把氣憋在心里,而使肝氣得不到宣泄。肝經走兩脅,乳房為肝經的必經之處,肝氣郁結,時間久了就會導致乳腺增生。肝無補法,只有破法。想要破解肝氣郁結有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哭。按照中醫五行說,肝為木,有生發的特征,在志為怒;肺為金,在志為悲;金可以克木,所以悲克怒。一個人生了很大的氣,要想把氣給泄了,哭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按摩右季肋部肝膽區:用拇、食、中三指撮捏右季肋部皮膚,自上而下進行捻動,反復操作三分鐘;張掌,一手掌或兩手掌重疊,按放在右季肋部,自右向左橫擦三分鐘,使局部皮膚發熱。

這種方法可以直接對肝臟和膽囊形成刺激,從而起到疏肝理氣、調暢氣機的效果。

【經絡通暢眼明亮】

神明之窗,靠精和氣血

《黃帝內經》講,眼睛明亮有神、視物清楚的根本在于精氣充足。整個眼睛是五臟精華的聚集之地,腎的精華在瞳孔;瞳孔外的黑睛由肝精滋養;心精表現在眼睛的血絡上;肺精表現在眼睛的白色部分上;脾精則約束整個眼系。眼睛視力的好壞,既取決于五臟六腑的精氣盛衰,也反映著五臟六腑的精氣盛衰。形容一個人有精神,往往說他的眼睛炯炯有神,這就是精的表現。

肝和眼睛的關系十分密切。按照中醫的理論,肝的經脈上連于目系,眼睛的視力正常與否,皆有賴于肝的疏泄及肝血的滋養。肝血提供的血液和陰津可以滋養眼睛,只有肝臟功能正常,看東西才能清晰明亮。因此,有了肝血的滋養,眼睛才不會干澀、紅腫、疼痛。

流淚,把痛苦哭出來

中醫認為眼淚由肝分泌,淚為肝液,是肝血的一部分;現代醫學則說是靠淚腺分泌。眼淚能起到潤滑、滋養眼球的作用,一旦眼睛里進入異物,大量的淚液就會被分泌出來沖洗眼球,保持清潔。眼淚已被證實是緩解精神負擔最有效的“良方”。受了委屈或被悲痛折磨時,揮淚痛哭能把心中的痛苦發泄出來,對改善情緒有益。

強烈的情緒刺激,會使淚腺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毒素,哭泣是釋放和排出毒素的過程。情感性痛哭的眼淚比反射性痛哭的眼淚含有更多的蛋白質,而且眼淚中的蛋白質還能改變情緒。哭也是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的特殊運動,這種運動也使情緒和肌肉放松,從而使人輕松。

按摩肝經養生穴

丑時是氣血流注肝經的時間,但這時是人們睡眠的黃金時間,所以肝經的調養應該放到其他時間來做。足厥陰肝經是一條上下走向的經絡,從腳趾經腹部到頭頂,這么長的一條經絡,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重點按摩太沖、行間、章門等穴位。

太沖——養肝還得取其原

中醫講久視傷肝血。肝開竅于目,目之所以具有視物功能,全依賴肝精、肝血的濡養和肝氣的疏泄。肝經上連目系,肝的精血循肝經上注于目,使其發揮視覺作用。《黃帝內經·靈樞·脈度》中說道:“肝氣通于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肝的精血充足,肝氣調和,眼睛才能發揮視物辨色的功能,過度用眼自然要耗損肝血。

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更應該注意養肝。“五臟有疾,當取之原”,按摩太沖穴為養肝首選。

位置: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骨結合部之前凹陷中。

按摩方法: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的人,可以用一只腳踩另一只腳的大腳趾和太沖穴,每次1—

2分鐘,可反復進行,可補養肝經氣血。

行間——瀉肝火之要穴

行,行走、流動、離開也。間,兩者當中也。該穴名意指肝經的水濕風氣由此順傳而上。

本穴物質為大敦穴傳來的濕重水氣,至本穴后吸熱并循肝經向上傳輸,氣血物質遵循其應有的道路而行,故名。行間穴是一個火穴。大敦穴傳來的濕重水氣至本穴后,大部分濕重水氣冷降歸地而不能成為肝經的上行氣血,只有小部分濕重水氣吸熱脹散而上行,此部分氣血表現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屬火。

肝屬木,木生火,如果肝火太旺,就要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腮幫子腫、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泡等癥,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行間穴”,心火就從這里散出去了。

位置:取正坐或臥位,第一趾頭和第二趾頭之間的縫隙,向下按0.5—1寸處。

按摩方法:按壓行間穴5秒,壓到有酸感后,休息5秒再按壓,共20次。可泄肝火,涼血熱,清下焦,息風陽。治嘔逆、咯血、腹脅脹、腰痛不可俯仰、少腹腫、肋間神經痛。

章門——內臟之門戶

章,大木材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肝經的強勁風氣在此風停氣息。本穴物質為急脈穴傳來的強勁風氣,至本穴后,此強勁風氣風停氣息,風氣如同由此進入門戶一般,故名。

位置:在乳頭直下,當第六肋間隙中(乳頭平第4肋間隙,乳頭下兩個肋間隙即是)。將兩胳膊自然下垂緊貼兩側褲縫,然后抬手屈肘,肘尖下即是章門穴。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對側中指螺紋面按于期門穴,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手法用力宜適中,以局部有酸脹感和輕度溫熱感為度。可治療肝區疼痛、女性月經不調、乳腺炎、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

【丑時血壓高,降壓瀉毒雙管齊下】

在凌晨1∶00—3∶00血壓升高的人,大多數屬肝火旺、肝陽上亢。除了在夜里會突然發作外,春天也是這類高血壓的多發期。中醫認為,春天對應肝,肝的各種功能都會在春天被放大。

肝屬木,脾胃屬土,肝火旺必克脾土,脾胃運化失常,內濕無法排出,就會生出濕毒。特別是到了萬物復蘇的春天,我們體內的火力從冬天的潛藏變成了春天的生發,所以這時肝火最旺,水濕之毒的高血壓患者在這個季節多發,如果你發現身邊某高血壓患者每年的三四月份就頻繁發作,那他一定是肝火旺受濕毒所困所致。這種狀況如果不控制,到了40—50歲就會動脈硬化,若血管壁堵塞嚴重,則易導致生命危險。

這種肝火旺引起的高血壓一般不是太嚴重,所以趁早降肝火,就算不是純粹的肝火引起的高血壓,降肝火也沒有壞處,因為肝好了,對其他臟腑都好。

食物是最好的藥,所以春天這類患者還是應該多吃一些綠色蔬菜來補肝,降肝火。有一種最適合吃的,那就是春韭,就是我們常說的韭菜。

春天的韭菜品質是最好的,在中醫里,韭菜的藥用價值一直都被醫生所推崇,把韭菜叫做“起陽草”、“長生草”,最適合春天養陽氣。李時珍也曾稱贊韭菜“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乃肝之菜也”。所以只要大家堅持在春天多吃韭菜,一定會有效。

【去肝熱毒,丑時口舌不干燥】

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白天講一天的話都不會覺得口干舌燥,但只要一到夜里1∶00—3∶00,嘴里就會干得像火燒一樣。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知道丑時肝經當令,肝最活躍,所以肝火也最旺。一個人火氣很大,這就說明這個人的肝火旺,肝火過旺,肝主生發,肝氣是向上的,可引導陽氣逐漸回升。肝火過旺時它只升不降,這樣會影響到心肺,心開竅于口,肺開竅于鼻。

所以說,丑時發生口干舌燥,鼻咽干燥,這都是肝火旺的表現。

有的人為了緩解口干、鼻干,習慣在床頭準備一杯水,干了就補上,這就造成了前半夜喝水,后半夜起夜。這樣起夜怎能不影響睡眠,本來丑時應該是進入深睡眠,睡眠不好了,白天一天都會感到精神疲憊不堪,沒精打采。所以說晚上喝水不是最好的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把肝火降下來,這樣,所有的干癥才會消失。怎么降火呢?用晚餐來解釋,大家回憶一下,如果你晚餐吃得很油膩,而且口味重,夜里是不是就口干。我們說肝是在丑時值班,如果你吃得太油膩,就會加重肝的負擔。晚上一定要以清淡為主,不要吃得太油膩。吃點易消化的,例如春夏季可以吃點涼拌菜之類的,同時也要根據你的脾胃功能而定。脾胃功能好的人,你就吃,不好你就喝一些粥、湯等易消化的。總之,不加重肝的負擔,才有利于肝臟更好地發揮排毒的功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台县| 施秉县| 佛学| 太保市| 元氏县| 乌兰浩特市| 安新县| 遂宁市| 蕉岭县| 秦皇岛市| 桦川县| 长兴县| 文成县| 乌拉特中旗| 视频| 高清| 黄石市| 古浪县| 洱源县| 五家渠市| 桂东县| 教育| 乐平市| 比如县| 井冈山市| 麦盖提县| 灌南县| 昌黎县| 光泽县| 富平县| 兴山县| 天气| 石河子市| 九台市| 驻马店市| 惠来县| 杂多县| 岚皋县| 巍山| 岳阳市|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