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不能發火——壓抑情緒
- 走出壓抑:為什么我們容易敏感和自卑
- (德)阿爾穆特·施曼-里德爾
- 5309字
- 2021-06-11 18:09:21
《常見的情緒模式:掩飾型&爆發型&長期型》
許多女性,也包括男性,很難承認自己的憤怒,甚至根本無法察覺到它。生氣和憤怒會讓他們害怕,感到不適。
他們也害怕別人的不安和憤怒,主要是當別人的憤怒升級,對其產生精神及身體上的威脅時,會感到危險。
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會想要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但是,有些人則太在意了,沒有考察清楚是否真的會有危險就躲了起來或者進行反擊。
對憤怒的恐懼使他們變得過于敏感,以至于無法應對日常中的不快。但通常對別人憤怒的恐懼,其實是害怕自己生氣和憤怒。
憤怒可能會形成一種巨大的能量,有些人擔心自己會失控,做出或者說出讓自己后悔的事情。有些人很難說出“我很生氣”或者“這讓我很惱火”,由于上述原因,他們不能或者不愿意感受到生氣和憤怒。
這樣的人會使用一些含糊的表達,比如“我不開心了”。
薇拉娜·卡斯特稱這樣的表達方式為“情緒萬能膠”。這種含糊的表達會讓人無法真正體驗一種情緒,也會阻止我們理解這種情緒的意義。
芭芭拉,38歲,被稱為“強大的女人”。作為制藥顧問,她經常出差。她大學學的是生物學和化學,并參加了許多藥學培訓課程。她的男朋友拉爾夫是一家小型IT公司的團隊負責人。他們兩個人有意識地規劃在一起的休閑時間,但是看起來總是很難達成,因為芭芭拉總是出差晚歸。拉爾夫對此越來越惱火。
芭芭拉希望他能諒解,因為她不想因為這個話題和他發生沖突。當然,她也理解他。為了安撫他的憤怒,她為他準備了特別可口的食物,做的都是他最喜歡吃的菜。她甚至在他看喜歡的體育節目時也會陪他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盡管她根本不感興趣。她總是對拉爾夫解釋,她在客戶和醫生那里只能耐心等待,直到他們有時間見她。
芭芭拉非常理解,候診的患者已經讓醫生疲憊不堪,別說再加上突然到訪的她了。
在接待室等待的時候,她會做其他的日程計劃,或者寫報告,或者安靜地做呼吸練習和冥想。這樣可以讓她保持鎮定和放松。
放松和情緒穩定對她來說非常重要。她定期去做瑜伽。很多時候,從一個客戶到另一個客戶的路上要開很長時間的車,她就會在車里唱歌。有時候她也會有的沒的哼唱著,只是為了保持愉快的心情。
芭芭拉對大家一貫稱贊她的友善和好心情而感到自豪。人們認為,她天性便如此快樂。拉爾夫不明白,芭芭拉怎么能在工作中保持這樣的好心情。他一再告訴她,她的這種工作多么讓他抓狂,以及他對醫生以及無限的等待是多么憤怒。他很佩服女朋友的耐心,但有時她也會讓他產生疑慮。他在考慮,她是否有能力感受更深層的情感。
芭芭拉感受不到生氣。
她可以解釋生活中的所有情況,始終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她也不愿意發火,因為她認為生氣是一種會使她不開心的多余的感覺。她理解別人,并對自己給別人造成的麻煩表示歉意。
芭芭拉通過解釋別人沒有惡意來安撫自己的情緒。有時候,當遇到困難或者沖突時,她還是在想,自己是否做錯了,或者考慮不周到了。
拉爾夫很驚奇,芭芭拉是如何掌握這一切的。“一個真正強大的女人。”他說。可芭芭拉真的強大嗎?還是她只是害怕憤怒,將憤怒壓抑起來?
她承認,有時候她會有些生氣,但那并不是能夠讓她發火的理由。
但是,讓她感到困擾的是,當她想要改變某些事情時,她很難堅持到底。用拳頭敲著桌子喊道“那不適合我”的想法會讓她感到非常不適。盡管她知道這樣做會更好,但她還是喜歡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處理所有事情。
事實上,她沒有充分重視自己的需求,有時她會注意到,但她更愿意將這些想法快速推到一邊。
她有時會在夢中和別人爭吵,甚至是朝客戶或者她的男朋友大喊大叫。然后滿頭大汗地醒來,并對自己做了這樣的夢感到內疚。
她注冊了馬歇爾·羅森伯格的“非暴力溝通”課程。她想要在那里學習以友好的方式進行溝通,并以合理的方式滿足自己的需求。
她還想讓拉爾夫也去學習,以便也能學會如何用合理的方式爭吵。
他拒絕了她的建議,因為現在芭芭拉的始終和善對他來說就像定了鬧鐘一樣。
他感覺,憤怒好像總是粘在他的身上,因為芭芭拉總是友好的那一個。他希望最好能真正動搖她,因為她總是那樣善解人意。而另一方面,芭芭拉不明白他為什么那么喜歡和她吵架。這是一種兩難的困境,而這兩者其實又喜歡彼此。
賈斯帕·尤爾談到了“友善和正確的暴力”。
在始終友善、積極和善解人意的道德前提下,其攻擊性可能被隱藏起來,特別是當人們能夠很好地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并熟練和客觀地與人進行爭論時。
而對于對方來說,這種友善可能會讓人感到虛假,其實很冷酷和沒有同情心。
我們通常會排斥憤怒的感覺,因為這會讓我們感到不適,并且沒有學會生氣和憤怒是一種我們應該去感知的重要的情緒。
很多人感覺不好,因為他們相信,生氣會在身體和情感上傷害別人。當別人因為他們的憤怒而陷入困境時,他們會感到內疚。我們擔心自己的怒氣會讓別人難受,破壞好心情和和諧。
但是,我們最深層害怕的是別人不再喜歡我們,當我們表現出憤怒時,我們便不再被接納。
如果在因為別人而受傷和失望時,我們不(想)感受自己的憤怒,甚至還為他辯護,我們就會貶低自己的自我價值。也就是說,我們不會認真對待自己所受的傷害和自己的需求,被自己否認的憤怒并沒有消失。
憤怒無法永遠被否認或壓抑。
它將以其他方式展示出來,可能在運動中、在彌漫的壞心情中、在工作中、在性愛中、在夢中、在各種身體癥狀中。
有些女性害怕自己的憤怒,因為那不符合自己溫柔體貼的好女人形象。或者更確切地說,生氣不符合她們為自己塑造的理想形象。因為生氣和憤怒對有些人來說是一種禁忌,如果她們感受到這種情緒,甚至只是稍有跡象,便會感覺很糟。然后,憤怒會被誤認為是“邪惡”的。在針對女性的咨詢工作中,我一再遇到這種自我誤解的情況。
例如,薩比娜由于強烈的和諧需求而無法感受到憤怒。
觀察她的生活經歷,我們發現她有長期壓抑的經歷。在她還是個小女孩兒的時候,有一次,她非常非常生氣。她的媽媽把她拉到鏡子前對她說:“好好看看你自己,如果你繼續發脾氣,你馬上就會看到自己頭上長出犄角。”
小女孩兒當然非常害怕,不知道是不是有個魔鬼住在自己的身體里。在她天真的邏輯里,對媽媽說的話深信不疑,因為害怕,她還時不時照鏡子確認自己沒有長出犄角。
薩比娜經歷了什么?
當她的媽媽給她講了長犄角的傳說時也許并沒有惡意,但是薩比娜感覺到了媽媽不喜歡她發脾氣。而且,她相信她發脾氣的時候是一個壞孩子,而沒有人會喜歡一個壞孩子。所以,這個小女孩兒當時決定:“不能讓任何人察覺到我的憤怒,否則所有人就會發現我是一個壞孩子(甚至是一個魔鬼)。我最好不再表現出憤怒,也不要產生憤怒。”
那些無法感受到自己的憤怒,也不想經歷憤怒的人經常會有“我是邪惡的,但是不能讓任何人發現”的生活劇本模式。
可以存在多少憤怒?這個世界上充滿了煩惱、憤怒和暴力。可以理解,人們害怕攻擊性。
賈斯帕·尤爾擔心在兒童教育中出現“攻擊性禁忌”。有些人根據膚淺的聯系,“攻擊性會導致暴力,而暴力最終會導致戰爭”,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不想要戰爭,也不想要暴力,所以也不想要攻擊性。
而事實上,暴力和戰爭的存在除受攻擊性影響之外,還受很多其他因素影響,例如,權力和利益。
但是,孩子們該如何學習用健康的方式與生氣和憤怒相處,而不是去壓抑它們呢?
許多地方開展了反暴力訓練。
孩子們學習對彼此不做出憤怒和攻擊性反應,而且不僅在校園里。他們要學習控制自己的憤怒,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和需求。
對我來說,這仍然存在一個問題,如果女孩兒和男孩兒們不再嬉戲打鬧,衡量和釋放自己的力量,這種方式最終是否也會導致攻擊性禁忌?
被動攻擊性或者“我對此無能為力”
所謂的“被動攻擊性”,是壓抑不被允許向外宣泄的憤怒的另外一種方式。
卡琳是一家大型全科診所的助理醫生。她與塔瑪拉一起在前臺工作,負責預約和發藥方。塔瑪拉才剛來幾個星期,她為卡琳提供幫助,也負責一些其他工作,比如,為病人做心電圖、換繃帶等。
相互著想和幫助是良好合作關系的前提。幾周后,卡琳注意到,塔瑪拉整理東西并不總是很仔細,有時還會忘記一些東西。但是塔瑪拉每次都非常和善地道歉,并盡力迅速解決所有問題。
所以,兩個女人相處得很好。她們倆都經歷了一段失敗的感情,目前處于單身狀態。她們在午休的時候經常會相互傾訴和交流。此外,她們倆都熱衷于徒步旅行。所以,卡琳和塔瑪拉計劃下一個暑假一起度過,來一次兩個星期的徒步旅行。
塔瑪拉提供了一條步行路線,然后為兩個人預訂了合適的酒店。但是她一次又一次地推遲計劃,期間總有其他事情發生。卡琳變得不耐煩了。但好在房間預訂還一切順利。
在工作中,塔瑪拉也不總是很健談,她解釋為自己感覺比較疲憊。但是她似乎經常分心,好像沒有聽到卡琳給她的工作任務。當卡琳和她說話時,她又試圖迅速解決掉所有問題。
一次,當兩個人約好了晚上一起看電影時,塔瑪拉遲到了:“哦,我以為我們約的是八點半見面,我搞錯了,對不起。”卡琳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女人,她沒有多說什么。
但是,在遠足假期中,她崩潰了:塔瑪拉忘記預訂住宿和準備地圖。最后,還是卡琳自己負責了日常線路規劃并確保一直有充足的食物補給。在某一刻,卡琳終于失去了所有耐心:“所有的事情都得我來負責!”而塔瑪拉只是回答道:“非常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卡琳決定不再和塔瑪拉一起去度假,并且下班后也只是偶爾一起出去。她還發現,診所中的其他女同事逐漸對塔瑪拉感到惱火,并對她的道歉感到厭倦。而當她們忍不住發火,和塔瑪拉討論她的疏忽時,她們會聽到塔瑪拉這樣的指責:“我不知道你們怎么了,你們為什么這么生氣,我根本什么都沒做。好吧,我忘記了一個預約,可那是因為我的壓力實在太大了。我已經道歉了啊,你們到底想怎么樣?”
塔瑪拉的這種行為被稱為“被動攻擊性”。被動攻擊性行為并非直接懷有敵意,而是相反,某人什么都不做:不完成工作任務,不回答問題,等著問題自己被解決。通過這樣的方式避免直接沖突。當被問及他們的行為時,他們常常會感到驚訝,因為他們“什么都沒做”。
被動攻擊性者會讓身邊的人感到非常生氣。請記住,被動攻擊性者自己通常會壓抑憤怒。這些人通常會有這樣的信條:“如果我發脾氣,別人會不喜歡我。”甚至是“我不允許自己發脾氣”。
不被允許的怒氣會表現為對別人缺乏尊重、疏忽、忘記約定、沉默、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社會環境中,被動攻擊性可能以突然疲勞、退縮或者冷漠表現出來。“我不知道應該說什么”或者“我沒什么話說”,都是被動攻擊性者的典型表達方式。
他們很容易說“我不知道”,而不是清楚地說明“我不想談這個”或者“我不想這樣做”,這避免了直接的辯論。
卡琳想向她的同事塔瑪拉說明一些有關患者賬單的重要事項,而她卻仍在檢查材料清單。當卡琳問她:“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她會回答:“當然,但是我想要盡快完成這些清單。”
兩個女人在溝通中都不清晰和足夠重視自己的需求。
卡琳可以說:“我想要和你說明一些工作的事情,現在希望你注意聽一下,先把清單放到一邊,你現在可以嗎?”
而塔瑪拉也可以堅持她的需要,說:“我想要先完成這些清單,你能等會兒再和我說嗎?”這樣兩個人就可以一起考慮如何處理這個情況了。
這是一個很平常的例子,但卻非常清楚地說明,特別是在那些微不足道的日常情況下,沒有明確的溝通也會導致本應避免的事情發生——憤怒。
在未被意識到的被動攻擊性行為背后通常都隱藏著童年的痛苦經歷。
表達自己的情緒,堅持自己的觀點都是危險的,危險的意思是會因此受到家長的拒絕,甚至懲罰。
我們已經多次經歷過,孩子們會決定:“我最好什么也不說,或者什么也不做,這樣我就不會錯,事情也不會變得更糟!”用被動攻擊性的形式間接表達出憤怒,這適用于生病、失望的家長。但是,在童年時期表現這樣的情緒是危險的。
被動攻擊性非常有效,它會逐漸在他人的身體中移動、蔓延,不會引起任何具體的沖突和公開的反抗。這會形成惡性循環。
被動攻擊性者會造成對方產生攻擊性,通常不知道什么時候便會偏離正軌,有時恰恰會觸發被動攻擊性者攻擊:現在,對方公開進行攻擊,那么從他的角度終于可以理直氣壯地發脾氣了。
我說過,有些人在兒童時期會因為公開的攻擊性而感受到家長不理他們了,不愛他們了的懲罰。
這是攻擊性行為,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攻擊”“破裂”,而是一種疏遠。被這樣懲罰的人通常會產生“我不值得別人喜歡”的想法。所以,在人際關系中,冷戰是迫使對方適應自己的最有效的施加壓力的方法之一。
探索自己對憤怒的態度,并以我們的生活經歷為背景去審視自己過往的經歷,這會對你有所幫助。
我們只有糟糕甚至創傷性的憤怒和生氣的經歷嗎?還是也有建設性的經驗?
看看自己過往的經歷,也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并接受自己將壓抑憤怒作為早期的“生存策略”。這是我們和自己和解,而不是對自己生氣的第一步,因為我們之前對自己的憤怒了解太少了。
● 反思問題
我能夠多大程度感知到自己的生氣和憤怒?
我更愿意不去真正感知它嗎?
我有時會假裝自己沒有生氣嗎?
我是否會通過分散注意力等方式讓自己快速壓下剛剛萌芽的怒氣?
我是否更愿意放棄沖突,而非積極地促進沖突?
我有時是否更愿意不做出任何反應、不表達自己,并且假裝什么都沒有發生?
在我周圍是否有這種被動攻擊性者,面對這樣的人,我是否感到無助或者憤怒?
什么能夠給我勇氣,讓我直接、清楚地說出自己的需求或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