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俗通義: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孫雪霞 陳桐生譯注
- 902字
- 2021-06-11 16:49:43
樂正后夔一足
俗說:夔一足而用精專①,故能調暢于音樂②。
謹按:《呂氏春秋》③:“魯哀公問于孔子:‘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以夔為樂正,始治六律④,和均五聲⑤,以通八風⑥,而天下服⑦。重黎又薦能為音者⑧,舜曰:夫樂天地之精,得失之節⑨,故唯圣人為能和樂之本⑩。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行。’”
【注釋】
①用:用心,用力。精專:精神專一。
②調暢:調和順暢。
③《呂氏春秋》:雜家代表作品。戰國時呂不韋召集門客編成八覽、六論、十二紀。其十二紀,以春夏秋冬為序,因以“春秋”名其書。又因書中有八覽,故別稱《呂覽》。
④六律:律是定音器,六律是指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等六個陽律。陽為律,陰為呂,舉六律統指六律六呂。《呂氏春秋·察傳》高誘注曰:“六律,六氣之律,陽為律,陰為呂,合十二也。”
⑤五聲:是五種音階,即宮、商、角、徵、羽。
⑥八風:八種季候風。《易緯通卦驗》:“八節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閶闔風至,立冬不周風至,冬至廣莫風至。”又,《呂氏春秋·慎行論》:“夔于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高誘注曰:“八風,八卦之風也。通和陰陽,故天下大服也。”
⑦服:服從,順服。
⑧重黎:相傳為帝顓頊之后代,為帝嚳高辛氏火正。《呂氏春秋·察傳》云:“昔者,舜欲以樂傳教于天下,乃令重黎舉夔于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
⑨得失之節:這里指政治上得失的關鍵。節,節骨眼,關鍵處。
⑩故唯圣人為能和樂之本:所以只有圣人才能從根本上調和音樂。
?一而足:一人就足夠了。足,充足,足夠。
【譯文】
民間傳說:夔只有一只腳,但他用心專一,所以能使音樂調和暢通。
謹按:《呂氏春秋》:“魯哀公問孔子:‘樂正夔只有一只腳,這是真的嗎?’孔子說:‘以前舜讓夔當樂正,他開始整理六律,調和五聲,以通和八風,所以天下順服。重黎又推薦調和音樂的能人,舜說:“音樂是天地的精華,得失的關鍵,所以只有圣人才能從根本上調和音樂。夔能夠調和它,平定天下。像夔這樣的人,一個就足夠了。”所以說是夔一個人就足夠了,而不是說夔用一只腳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