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內隱和外顯

心理學的研究分為兩部分:內部的精神過程和外部行為。精神過程是內隱的,行為則是外顯的。內隱的精神過程可以通過內省的方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外顯行為可以直接觀察。內隱和外顯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它們背后的心理意義則是相同的。

在心理分析理論中,外顯的行為與內部的行為功能表征是等價的,包括感覺、情緒、認知和行為等功能組成的聯結構成了所有內隱的精神過程,而外顯的行為只是最終執行的一個環節。這里要強調的是,我們所謂的內隱的精神過程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弗洛伊德認為,理解行為和人格問題的關鍵是對意識和潛意識進行劃分。潛意識是指那些存儲的經驗、欲望、記憶以及一些無法實現的需要和動機。這一認識也可以認為是對的,但不夠深刻。對它的解釋必須從生理學的角度進行,潛意識是指受本能、類本能以及自由意識中固化的知識和經驗影響的長時加工的心理過程,而意識則是受當時環境因素影響的短時加工的心理過程。雖然弗洛伊德發明了潛意識概念,但是一直以來它都被排除在科學心理學之外。因為沒有一個科學的解釋和定義,沒有人真正理解它是否代表著某種結構化的心理實在。不過現在這一問題解決了,在功能理論中我們認為潛意識指的就是本能和類本能,由于人的社會屬性,大多數本能性的欲望及心理不能表現出來,所以一般處于壓抑狀態。

人的精神過程的內隱特征使得對它的研究最好的方法是內省法。內省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因為只有內省法才有可能全面地了解一個人真實的感知和想法。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只要和他人在一起,哪怕是想象中他人的存在,都會改變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為,使他不能真正了解自己。每個人都必須有時間獨處,并且在獨處的時候真正地感知自我內心的想法。精神分析理論對內省非常重視,它努力地給來訪者營造一個去社會化的表達方式,就是自由聯想。為什么心理學家會如此重視內省法呢?因為只有內省法能更好地知道隱藏的真實自我,而只有知道了真實自我,我們才能去掉那些表面的社會化的行為,開始心理治療。

行為主義堅持客觀心理學,否定內省的價值,它只研究可觀察行為的刺激—反應模式。這種模式只能用動物做實驗,因為只能進行食物和簡單的情緒刺激,而行為主義的局限就在于此。大量內隱的精神過程都是復雜的意義性的功能聯結,所以觀察外顯的行為只能獲得少量的信息,這顯然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知道對精神過程的描述以及它們的作用方式。最早對這一內隱過程研究的是認知主義心理學,它把大腦比作計算機,建立了注意模型、短時記憶等。這些其實都是生理規律,而我們需要的是心理規律。心理規律必須有心理意義,心理意義的基礎就是功能及功能間聯結。所有的這些功能聯結首先產生內隱的心理過程,然后再產生外顯的行為過程。這就是功能聯結理論能夠統一內隱和外顯的原因。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姜堰市| 吉木乃县| 尼木县| 枣阳市| 彰化县| 基隆市| 黄梅县| 大埔区| 河东区| 周口市| 泽普县| 瑞安市| 尼玛县| 吕梁市| 舒兰市| 德兴市| 丁青县| 长泰县| 璧山县| 威宁| 前郭尔| 滁州市| 河源市| 门源| 台安县| 长海县| 泸定县| 肃宁县| 南木林县| 酒泉市| 舒兰市| 象州县| 鹤岗市| 普安县| 玉田县| 钦州市| 通化市| 襄城县| 南郑县| 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