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真相:傅海棠演講集
- 傅海棠論述 沈良主編
- 2132字
- 2021-06-03 10:46:41
? 正確的管理讓經濟變好,錯誤的管理讓經濟變差
下面講講勞動效率和貨幣匯率問題,政府調控和市場經濟的問題。現在我們總是說市場經濟,我們有一個誤區,說要市場不要政府管理,我們又有誤區了。其實,是政府的規劃和管理讓我們的市場更健康、更穩健。市場經濟是國家管理經濟的一種手段和方法,名曰市場經濟,不是說放任自流,國家不能管。不管是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都是國家在管經濟。
計劃就通過管理和調控,讓市場秩序更穩定,而不是反對市場,這個我們要想通,就是讓市場更好地發揮作用,提高效率。這啥意思?比方種玉米,行距、株距、種多少苗、施多少肥,這都是計劃。但計劃太死了,就壞事了。合理地計劃和管理,然后讓市場更好地競爭。當然,要滿足生長的條件,不施肥、不澆水、不拔草、這樣競爭,那就要壞事,市場就不能良好運行,要經過人為的管理,市場才能穩定運行。
政府調控和管理經濟,有些經濟學家就說政府不按套路出牌,不按經濟學規律辦事,市場就會出問題。這是不對的。只要知道金融危機怎么產生的,就知道用什么辦法施救,那就一定會見效。政府放水沒有用?肯定有用!水漲船高這是千古不變的規律,一放水需求就會起來。
2015年年底,政府說了這么一句話,要改變人們的心理預期。我一下子聽明白了,我的信心就來了,賺大錢的機會來了。有些人現在終于知道錯過了什么,這跟過去幾年市場的言論有關系。人民的信心在減弱,該消費的不消費,形成惡性循環,要改變人民的消費信心,政府就要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
政府又說房地產去庫存,加大貸款額度,拆了舊房子,貨幣安置,那不快了?房子很快就要被搶了,不是說崩盤嗎,后來房子還是被消費了。
還有一個問題,生產的問題,這里有一個小插曲。我上海有個好朋友,我也不提是誰了,在微信上給我發:你是我見過的最樂觀的投資家。我跟他回復:你看我不樂觀也不行呀,高樓到處在建,我們的工廠盈利,到處是工廠。他說,高樓大廈到處在建,工廠盈利怎么你就不悲觀了?他最后回了一句:到了哈爾濱我向你請教。對啊,為什么呢?我們的地鐵、高樓大廈、輕軌、機場噌噌從地上往上冒,我們怎么會有問題呢?我們哪里不好了?我們的工廠生產又不停,2015年12月13日,我到了甘肅和青海調研,然后去了上海交易所,還開個小會,讓我幫忙說點好話。不需要我幫忙,本來市場就很好。
生產的財富源源不斷,只要我們生產不停,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只要生產一停,沒問題也會出問題。我就跟你們講,又不缺吃也不缺喝,有啥問題?總比我們餓著肚子不夠吃強吧。如果短缺不夠呢?中國是個古老的文化之國,古老的文化都傳下來了。自古以來都是希望多一點,有點余量,多了沒事,短缺,那就麻煩了。我們害怕的是什么?我們害怕的就是短缺,就是不夠。
所以這些的主流經濟學家們,他們錯得太大。我們看問題一定要看到本質,經濟危機怎么產生的呢?通貨緊縮。那通貨緊縮怎么來的?不是市場的問題,貨幣發行權在國家的手里。適時地對癥下藥,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凡是問題都能解決。經濟的本質就是這樣的。
現在經濟學上有這樣一個誤區,就是認為經濟危機是周期性的、必然的,還當成它潛在的規律,也不想想金融危機是怎么產生的,是什么原因產生的經濟蕭條,為什么蕭條,也不想一想,財富有縮水嗎?它是因為治理有問題而產生蕭條。
舉個例子,本來我沒有病,很健康,過去三四十年里都沒什么問題,一個很著名的醫生有問題,他說:“你這不符合規律,三四十年了,胡吃海喝的,也太健康了吧,你要控制風險。”我聽了很傷心,還不是他一個人這樣說,都這么說,那怎么辦?我不控制也要控制,總要控制吧。就給我少吃飯,少喝水,少穿衣服,搞了幾顆藥,人也消瘦了,直到有一天我沒有抗病能力了,真的得病了。這時候醫生又來了,說:“有問題了吧,生病了吧,早就跟你說要注意,天天胡吃海喝的。”你活活地把我搞出問題了,你還有理了你。
經濟學也是這樣,本來經濟很好,發展得很好,就因為防止風險了,收縮貨幣,減少投資,最后活活把經濟搞壞了,所以說這是人為地搞出來的。為什么產生像2008年的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是怎么產生的呢?在經濟上升時期,它經過一個時間階段,大概3~5年持續向好,基本上產品都是盈利的,產品是供不應求,比如企業賺了5000萬,它就會繼續擴大生產,產能在不斷增大,供應在不斷增加。后來呢,它在投資的時候,通脹比較多了,后來通脹再加劇,加劇以后,所有的人都認為要控制了。你看,前幾年讓你控制你不控,現在加劇了吧,有風險,我們控制吧,然后達成了一致性。殊不知在這個時候,加劇投資以后,使供應面不斷增加,當然供應量不斷增加,需求量也應不斷增加。但因為收縮貨幣,供應量上升,需求量卻萎縮,原來的很多需求沒有了,因為貨幣收回去了,利息等都提高了。好了,供應量急劇膨脹,需求量急劇萎縮,非常不平衡,壞事兒了,突然發現供應面過剩了,嚴重的過剩,它還不說因為這個事產生的過剩。如果不縮水,使貨幣充裕,就是有一點通脹也不要害怕,價格不一定馬上就會上去,因為產量大了,價格自然會平穩回落,而不會產生斷層式、崩塌式的跌價,它會平穩回落,因為供應量增加了嘛。
跟小孩一樣,慢慢長大,鞋就穿不下去了。經常可以看到,我們的商品不管是存量還是生產速度都在加倍,貨幣不增加就有危險,還要回收?所以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