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環境問題

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是指為保證人類社會、經濟和生存環境可持續發展對水資源實行永續利用的原則。可持續發展的觀點是20世紀80年代在尋求解決環境與發展矛盾的出路中提出的,并在可再生的自然資源領域相應提出可持續利用問題。其基本思路是在自然資源的開發中,注意因開發所致的不利于環境的副作用和預期取得的社會效益相平衡。在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中,為保持這種平衡就應遵守供飲用的水源和土地生產力得到保護的原則,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受干擾或生態系統平衡發展的原則,對可更新的淡水資源不可過量開發使用和污染的原則。因此,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活動中,絕對不能損害地球上的生命支持系統和生態系統,必須保證為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合理供應所需的水資源,滿足各行各業用水要求并持續供水。此外,水在自然界循環過程中會受到干擾,應注意研究對策,使這種干擾不致影響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為適應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原則,在進行水資源規劃和水工程設計時應使建立的工程系統體現如下特點:天然水源不因其被開發利用而造成水源逐漸衰竭;水工程系統能較持久地保持其設計功能,因自然老化導致的功能減退能有后續的補救措施;對某范圍內水供需問題能隨工程供水能力的增加及合理用水、需水管理、節水措施的配合,使其能較長期保持相互協調的狀態;因供水及相應水量的增加而致廢污水排放量的增加,而需相應增加處理廢污水能力的工程措施,以維持水源的可持續利用效能。

二、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在新德里由印度農業研究會、美國農業部和美國Rodale研究所共同組織的首次國際土地持續利用系統研討會上正式提出的。

(一)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內容

從總體來看,“土地可持續利用”應該涵蓋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內容:

(1)從生態學意義上來說,是保持特定地區的所有土地均處于可用狀態,并長期保持其生產力和生態穩定性。

(2)從社會—經濟學意義上來說,是保持特定地塊特定用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持續利用戰略資源。農民可能從他們自己的觀點出發,并有他們自己的理解和定義,他們的觀點和行動在確定現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持續性問題上起著重要作用(Shaxon, 1998)。

(3)從時間上看,土地可持續利用不僅著眼于眼前,更著眼于永久的未來;從空間上看,不是著眼于一部分人,而是著眼于全體人類。

(4)從系統論看,土地可持續利用是在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戰略下進行的,這就意味著土地可持續利用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要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繁榮。

(5)從與傳統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較看,土地可持續利用更加強調土地利用的可持續性、土地利用的協調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

(二)土地資源性質、現狀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土地資源是指已經被人類所利用和可預見的未來能被人類利用的土地。土地資源既包括自然范疇,即土地的自然屬性,也包括經濟范疇,即土地的社會屬性,是人類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

土地資源是可供農、林、牧業或其他可利用的土地,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資料和勞動對象,具有質和量兩個內容。在其利用過程中,可能需要采取不同類別和不同程度的改造措施。土地資源具有一定的時空性,即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歷史時期的技術經濟條件下,所包含的內容可能不一致。如大面積沼澤因漬水難以治理,在小農經濟的歷史時期,不適宜農業利用,不能視為農業土地資源。但在已具備治理和開發技術條件的今天,即為農業土地資源。由此,有的學者認為土地資源包括土地的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兩個方面。

自然綜合體,也是人類生產勞動的產物。因此,土地資源既具有自然屬性,也具有社會屬性,是“財富之母”。

土地在人類活動中,不斷受到影響,比如:采空塌陷區、尾礦對周圍環境的危害,企業產生的廢水、廢氣、噪聲、固體廢棄物、危險廢棄物造成的環境污染,人類發明的化學品、塑料、化肥、農藥等對大自然造成的危害,日益成為生態環境的破壞者,嚴重地影響著農產品、中草藥、畜牧產品、水產品等的安全。

三、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問題

(一)人口問題

人口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發展是可持續還是不可持續,緊緊地同人口變動方面包括人口數量、質量(含發展意識)、結構聯系在一起。通過人口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改變著資源和環境,從而形成一定歷史時期的發展模式。

我國人口數量眾多,特別是還存在著占總人口約60%的農村人口,要將這些農民化為市民,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并且我國人口平均教育程度較低,近年來又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上攵覈鞘锌沙掷m發展的進程將更為艱難。

(二)資源問題

中國素以“地大物博”著稱于世,自然資源比較豐富而且品種比較齊全,是少數可以基本上依靠本國資源建立起比較完整國民經濟體系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人口眾多”且增長較快的發展中國家,所以常常是某些重要資源絕對數量在世界名列前茅,而人均占有量卻排名靠后。

當前,人類世界所面臨的資源問題主要有人均土地數量減少、土地嚴重退化、不可再生資源瀕臨枯竭、水資源短缺與水污染、森林濫伐、草地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

(三)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是關系到人類生存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全局性問題。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但是,當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環境問題仍然是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影響發展的質量和投資環境,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甚至影響社會穩定。同時,環境因素也制約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椒县| 美姑县| 行唐县| 巫山县| 贵定县| 甘德县| 梅州市| 纳雍县| 辽中县| 天津市| 玛曲县| 金昌市| 嘉定区| 正阳县| 彭水| 平武县| 城步| 壶关县| 岳池县| 杭州市| 格尔木市| 石嘴山市| 柳河县| 唐河县| 海宁市| 宁晋县| 眉山市| 买车| 灯塔市| 镇雄县| 平乐县| 兴宁市| 乌拉特前旗| 西乡县| 娄烦县| 治多县| 博兴县| 西藏| 营口市| 孟津县|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