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本趣味地理書
- 倪麗超編著
- 1019字
- 2021-06-21 17:58:54
絢麗多彩的極光是如何產生的
在自然界的許多美麗奇觀中,極光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
我國開始觀測極光要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迄今為止,已經有很豐富的極光記錄。極光種類繁多,五彩繽紛,形狀不一。在大自然中,還沒有發現比它更美的現象。任何繪畫技巧和畫筆也無法將這一美麗景象搬到畫紙上。
極光雖然美,但通常都是曇花一現,時間很短;不過也有時候極光會在天空中綻放幾個小時,有時候像火紅的彩帶,有時候像絢麗無比的巨大熒幕,給人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人們將極光按其形態特征分成五種:一是底邊稍微有些彎曲的圓弧狀的極光;二是有彎曲與褶皺的類似飄帶的極光;三是類似云朵的片狀的極光;四是紗幔一樣均勻的極光;五是沿磁力線方向的射線狀的極光。

一般來說,極光只出現在南北兩極的高緯度地區,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2010年8月1日的太陽風暴恰好面向地球爆發,這場太陽風攜帶了大量的帶電粒子,且恰好“擊中”地球,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產生“磁暴”,這一天,在丹麥和英國等緯度稍低的地區、美國密歇根州都看到了絢麗的極光現象。
這一次與眾不同的極光現象,并沒有像專家們預料的那樣破壞全球的衛星和電信系統,卻給地球帶來一場壯闊的視覺盛宴。
科學家們對極光的分布情況做了研究,發現極光區的形狀并不是以地磁為中心的圓環狀,而是卵形。極光的光譜線范圍為3100~6700埃,其中最重要的譜線是5577埃的氧原子綠線,也稱為極光綠線。
1959年,一次北極光所測得的高度是160千米,寬度超過4800千米。但有些極光要高得多,高度可達560~1000千米。
2015年3月3日凌晨,中國南極中山站站區上空出現絢麗的極光現象,持續時間超過數小時。我們都知道,極光多出現在高緯地區,我國的中山站地理位置特殊,一天穿越兩次極光帶,是世界上進行極光觀測的最佳場所之一。
地理知識小鏈接
極光是一種出現于高緯地區的、絢麗無比的發光現象,是由于來自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進入地球磁場,使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或電離)而產生的,在地球南北兩極附近地區的高空、夜間出現的燦爛美麗的光輝。
大多數極光出現在地球上空90~130千米處。極光在南極被稱為南極光,在北極被稱為北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