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本趣味地理書
- 倪麗超編著
- 839字
- 2021-06-21 17:58:53
彩虹是如何形成的
這里,要解答孩子的疑問,我們要從太陽光的折射問題說起,彩虹是因為陽光照射到空氣中接近圓形的小水滴,發生光的色散及折射而成的。陽光射入水滴時會同時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內也是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其中角度以40~42度的折射最為強烈,這時就形成了人們所見到的彩虹。
其實,空氣中有水滴,而陽光在觀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產生可以觀察到的彩虹現象。彩虹最常在下午,雨后天氣剛轉睛時出現。這時空氣內塵埃少而充滿小水滴,天空的一邊因為仍有雨云而較暗。而觀察者頭上或背后已沒有云的遮擋而可見陽光,這樣彩虹便會較容易被看到。彩虹的出現與當時天氣變化有關,一般人們從彩虹出現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推測隨后將出現晴天或雨天。東方出現彩虹時,本地是不大容易下雨的,而西方出現彩虹時,本地下雨的可能性卻很大。

彩虹的明顯程度,取決于空氣中小水滴的大小,小水滴體積越大,形成的彩虹越鮮亮,小水滴體積越小,形成的彩虹就越不明顯。一般冬天的氣溫較低,空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下雨的機會也少,所以冬天一般不會有彩虹出現。
地理知識小鏈接
彩虹其實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是半圓形的,而是一個完整的圓。也就是說,彩虹并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彩虹的圓心就是太陽與地球的垂直連線的中點,人們看到的彩虹只是彩虹的一部分,而剩余的部分在地平線下,所以人們看不到。這也能夠解釋,為什么有些彩虹很短,而有些彩虹卻是一個完整的半圓。當彩虹呈現完整的半圓時,太陽恰好在地平線上,這時彩虹的圓心正好位于觀察者的前方地平線上。當太陽高懸于天空上時,彩虹的圓心位于地平線下,這時人們只能看到很短的一段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