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學會說“不”,過有界限的人生

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不知道該怎么拒絕別人。但凡別人開口找我幫忙,無論我心里是否愿意,有沒有難言的苦衷,都會應承下來,然后自己想辦法解決,哪怕過程充滿了糾結與掙扎,痛恨自己不該答應,可還是默默承受著一切。下一次,遇到相同的情境,那個想要回絕的“不”字,就算已到嘴邊,我也會硬生生地把它咽下去。

認識我的人,都覺得我溫和可人,很好相處。而我,也認可了這樣的評價,愿意成為別人心中的那個“好人”。曾經一度,我甚至把這種好說話的特質,當成一種優點。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我漸漸地發現,事實并不是我所想的那樣,而我的生活也因為“好說話”的特質,在很多時候變得不堪重負。

上大學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生活費是有限的,但寢室的同學過生日總要請客吃飯,而被邀請的室友就要給對方送一份禮物。每次買禮物,要花費50~60元,而這是我五天的伙食費。我并不喜歡那樣的聚會,每次都是從飯費里扣除這部分費用,內心極不情愿,卻沒有一次委婉地拒絕。

在工作方面,初入職場時并不太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代替周圍的同事承擔了許多本不該由自己去做的事,為了獲得一個所謂的好人緣,多少次都是獨自在辦公室加班,把自己落下的工作趕上來。坐上末班地鐵回家的路上,疲累和委屈全涌了上來,眼淚不停地打轉,心里想的是:為什么生活這么難?

這只是生活中的一些極小的片段,但我相信,它絕不是我一個人的故事?,F實中,像我曾經那般小心翼翼維護人際關系的,并不在少數。然而,結果又如何呢?我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好說話,就換來更多人的真心相待;也沒有因為做一個“老好人”,就活得更愉悅、更滿足。相反,我們更多的真實感受是憋屈、不甘、疲累、厭煩……因為,太多的事都不是發自內心想做的,太多的選擇都違背了內心的意愿,那些所謂的給予、付出和承擔,不過是自我感動,其本質并不是出于愛,而是出于不敢拒絕。

為什么我們總是不敢拒絕,無法說“不”呢?

日本有位教授曾發出過這樣的感慨:“央求人固然是一件難事,而當別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絕的時候,亦是叫人頭痛萬分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同時我們也不希望別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難說出拒絕的話了?!?/p>

我們害怕說“不”,一是怕傷害對方,二是怕拒絕別人之后不再受人歡迎。究其本質,是我們沒有為自己設定合理的界限。所謂界限,就是指心理邊界,根據這個邊界確定什么事是我應該負責任的,什么事是我可以拒絕的。

當我們樹立了清晰的界限,就會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認識,知道自己該對什么負責,負怎樣的責任,有怎樣的能力,明確自己的行為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并為這個結果負責。到那個時候,我們會做自己能夠做的事,而不是用事情的結果來證明自己。

幸運的是,我后來通過學習,認識到了界限的重要性,同時也親體力行地去實踐它。現在面臨一個請求的時候,我會詢問自己的內心:我是什么感受?我希望怎么處理這件事情?我能不能接受對方提出的要求?如果答案是:我可以做,我愿意做,那么我會答應。如果答案是:我不想做,我很為難,我不確定,那我會告訴對方自己無法答應,并說明原因,態度很溫和,但立場很堅定。

事實證明,我們的拒絕并沒有給對方帶來多么嚴重的傷害,但給自己爭取到了更自由、更舒適的活法;我們的拒絕并沒有失去真正的朋友,而且贏得了應有的尊重。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應做一個性格謙和的人,但不應該為此失去自我,強迫自己無條件地順從,并不是一個聰明的、長久的、健康的選擇。

沒有人會因為我們的無條件服從,而選擇更愛我們,更尊重我們;也沒有人會因為我們的無條件妥協,而對我們刮目相看。成長的第一步,就是為自己樹立界限,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這意味著我們開始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明白了自我的發展才是與人和諧相處的根基。

最后,愿我們都能告別那個唯唯諾諾、不敢說“不”的自己,溫和而堅定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與感受。很多事情,雖不能盡善盡美,卻在可以選擇的時候,希望我們都能夠行使自己應有的權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做選擇,獲得從容的、有界限的人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永年县| 昭觉县| 梁河县| 科技| 甘南县| 阳信县| 海林市| 阿城市| 杭锦后旗| 田东县| 临桂县| 久治县| 台北市| 长沙市| 漳州市| 南皮县| 盐亭县| 天门市| 绿春县| 台州市| 岚皋县| 内丘县| 平和县| 崇明县| 珲春市| 房产| 民权县| 东平县| 错那县| 古浪县| 右玉县| 全椒县| 曲水县| 九台市| 册亨县| 探索| 双流县| 曲沃县| 鹰潭市|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