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什么是“野人”

3000年以來的歷史記載至最近為止,已經(jīng)有很多關(guān)于“野人”、“毛人”和“山鬼”等的記載。從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這種動物是直立的、兩足走路的,頸部是靈活轉(zhuǎn)動的,前肢是揮動自如的,頭上和身上是披毛的,腹部的毛是短而少的,牙齒排列是像人而沒有明顯獠牙的。這種動物確實被傳說,被看見過,還打過人、吃過人,被汽車逼到崖邊而被人圍堵過。

新近,周國興研究員則認為,“既然是人,它必然具有人類的某些特征,比如直立行走,有自己的語言,會使用和制造生產(chǎn)工具等。而且,它不應(yīng)該也不可能是孤零零的個體,而應(yīng)是個群體。從理論上說,野人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停留在某個階段上的群體,這個意義上的野人,我認為是不存在的。如果講是存在某種未知的動物,甚至是人形動物的話,那存在的可能性只有5%, 95%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我的這個判斷跟一個美國科學家不謀而合?!?

那么,在人們心目中,這種動物又是什么呢?古今中外的研究者,他們的看法是不是一致呢?

在世界各地流傳著許多有關(guān)“野人”的故事,中國亦不例外。除古代典籍及地方雜志中有關(guān)“野人”的記載外,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不時能聽到目擊或遭遇“野人”的消息。

有一種觀點認為“野人”曾經(jīng)是人類社會的成員,由于某種原因流落在大自然里,因為長久隔絕于人類社會,人性逐漸泯滅,成為如同“野獸般的生物”。當他們返回到人類社會后,頗難恢復(fù)其人性,這就是所謂的“野人”,即野化了的人。法國大革命時期,有位獵人在阿威龍地區(qū)的森林里發(fā)現(xiàn)了。一位約17歲的少年。這個從小被遺棄在森林里的孩子被發(fā)現(xiàn)時,已變成“野獸般的孩子”,經(jīng)過20多年的馴化訓練,才失盡他的動物行為。以后,所謂的“狼孩”、“豹孩”和“猴孩”等一度為動物哺育的小孩,都被稱做“野人”。

對于什么是“野人”,科學上尚另有一種說法,認為“野人”是原始人的殘存代表,即人類發(fā)展過程中停留在某個階段而殘存下來的群體。如前蘇聯(lián)的有些學者將流傳在蒙古和高加索一帶的“阿爾瑪斯野人”看做是石器時代的尼安德特人。

然而,現(xiàn)在所稱的“野人”含義卻頗為混雜,幾乎所有那些尚未被科學搞清楚的“人形動物”都被稱為“野人”。即使現(xiàn)在已知的一些人形動物,在它們尚未被科學搞清楚之前,也曾被稱為“野人”,如亞洲的猩猩,甚至藏匿在原始叢林中某些非常落后的野化民族,在他們被發(fā)現(xiàn)之初,都曾被稱為“野人”。現(xiàn)在我們在各種媒體上所看到的有關(guān)“野人”的傳聞,并非指嚴格科學意義上的“野人”,而是一類科學上有待探清的未知“人形動物”,這也是現(xiàn)在對“野人”比較流行和直觀的解釋。

1953年,新西蘭探險家希拉里成功地登上珠穆郎瑪峰后,喜馬拉雅山區(qū)存在“雪人”的傳聞開始出現(xiàn)在當時的報刊上。在眾多的“雪人”消息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列寧格勒大學與烏茲別克科學院聯(lián)合考察隊的水文隊隊長普羅寧于1957年8月兩次見到“渾身披覆毛發(fā)的類人動物”。消息披露后,帕米爾地區(qū)是否也有“雪人”出沒引起了爭議。

前蘇聯(lián)科學院為此組織了一個“雪人問題專門委員會”負責收集有關(guān)“雪人”的情報,同時還派遣一支考察隊前往帕米爾進行調(diào)查。此時,我國電影攝影師白辛在報上發(fā)表文章,宣稱他在新疆帕米爾的慕士塔格冰山拍片時,偶然碰見兩個莫名其妙的人在雪峰上行走,給他留下的印象與普羅寧所見到的“駝背”、“身材不高”等特征頗為相似,意即他也碰見了“雪人”。我國學者開始在報上展開討論,認為所謂“雪人”很可能是喜馬拉雅棕熊,但不排除喜馬拉雅山區(qū)生存著一種特殊靈長類動物的可能性。

1959年1月,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致函前蘇聯(lián)科學院有關(guān)人士稱:“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內(nèi)增設(shè)一個人類學研究室,負責進行雪人問題的研究工作。研究雪人問題的負責人是裴文中教授?!碑敃r我國正組織首次攀登珠穆郎瑪峰的活動,便將“雪人”列為考察內(nèi)容之一。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與登山隊于1959年5月至7月間在珠穆郎瑪峰最大的河谷——扎卡曲河谷進行了考察,但沒有什么重要發(fā)現(xiàn),只是在珠穆郎瑪峰東南部的卡瑪河附近獲得一根長達16厘米、據(jù)說是“雪人”的毛發(fā)。后經(jīng)化驗檢查,表明此毛與牦牛、猩猩、猴子及棕熊的毛發(fā)均不相似,但也無法證明它是“野人”的。

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文化局局長約樂瓦斯曾在1995年抓獲一個名叫“卡桑·恰卡爾貝拉莫爾”(意為“砸鐵鍋的人”)的“野人”,據(jù)約樂瓦斯的描述,那“野人”原來是一個流落在外野化了的人!

20世紀60年代初,從中國西部邊陲云南省傳來在西雙版納的原始密林中發(fā)生兩起遭遇“野人”的消息。其一是1960年11月在修建勵臘至勐棒的公路時,架橋隊隊長和班長發(fā)現(xiàn)兩個“野人”,他們向“野人”射擊,一個被擊傷后逃走,一個被擊斃。他們拖回“野人”尸體,原想美餐一頓,但見到“野人”與人竟如此相像,以致戰(zhàn)士們不敢食用。第二件是1961年2月底,一位勵臘縣小學教員夜晚去當?shù)孛芰掷锎颢C時,碰到了“野人”母子,因恐懼該教員沒敢放槍就倉惶而逃。云南思茅地區(qū)文教局將這兩件事上報了省文化局,同時與中科院西南分院動物研究所取得聯(lián)系。該所所長根據(jù)報告分析,認為“野人”情況與長臂猿相仿,但因沒有實地調(diào)查難于確定。

20世紀80年代,云南西南邊境的滄源和西盟等地不斷傳來獵取到佤語叫“古”的“野人”,但這些“古”都是有尾巴的。其中包括有1980年春節(jié)勐來公社一位佤族小學教員獵獲的一頭高約2.2米的“古”,他保存了“古”的一只左腳掌,1982年在班巖公社獵獲的“古”的頭骨標本。這兩件實物曾被鑒定為“合趾猿”的腳掌和“最大的靈長類”或“猿”的頭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强县| 奉贤区| 台南县| 华宁县| 手游| 沛县| 太仓市| 岑溪市| 武宣县| 平南县| 余江县| 古交市| 辽宁省| 石嘴山市| 和田市| 京山县| 聊城市| 曲沃县| 泊头市| 班玛县| 宕昌县| 眉山市| 鸡西市| 乐业县| 阿鲁科尔沁旗| 慈溪市| 门头沟区| 兴业县| 兰坪| 临湘市| 大丰市| 石屏县| 巧家县| 隆德县| 金溪县| 尼勒克县| 临武县| 贵定县| 遵化市| 兴城市|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