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兒期
1.如何理解身體發育與飲食營養之間的關系?
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的少兒,對營養的需要量與成人有所不同,成人的生理發育已成熟,基本的營養需要較穩定。而少兒的生理、身體狀況經常是改變的,加之少兒個體差異較大,并有許多不同的生長類型,所以對營養的需要有不穩定性。
幼兒期牙齒的咀嚼能力差,胃腸功能尚不完全,消化能力弱,如飲食和營養不適宜,會影響消化吸收,致使食物攝入不足,阻礙生長發育。
飲食與合理營養不僅直接影響到少兒的生長發育,也為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少兒營養不良,不但直接影響正常生長發育,而且抵抗能力差,易于感染疾病,且疾病后康復緩慢,此外,也影響智力發育。
食物中含有少兒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并能滿足其生命活動、生長發育和維持各種活動的需要的飲食,即為合理營養。好營養不是指山珍海味,更不是指巧克力、麥乳精之類所謂的營養品,只有以科學的喂養方法合理地搭配飲食,才能真正滿足少兒的營養需要。
2.怎樣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保證少兒健康地成長,不僅需要科學的營養膳食,還要注意培養少兒養成良好飲食衛生習慣。
(1)要遵守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進食,注意力要集中,不能邊吃邊玩或看書看報,否則,就會使消化器官的活動沒有規律,消化液的分泌在質和量上發生變化,造成消化不良,食欲減退。平時要注意糾正孩子暴飲暴食及吃零食的習慣。
(2)教育孩子吃飯時應細嚼慢咽,這樣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并且有利于頜骨發育,增加牙齒和牙周的抵抗力。
(3)預防和糾正偏食、挑食習慣。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存在于不同種類的食物之中,孩子如若養成偏食習慣,會限制營養素的攝入。偏食習慣的養成,往往與家長不注意攝食心理衛生有直接關系,如家長挑食,或在孩子面前講述某些食物好吃、某些食物不好吃,或說某某食物孩子不喜歡吃,阻止孩子品嘗,就會使孩子漸漸養成偏食、挑食習慣。此時若家長出于溺愛,依著孩子不吃這種就換那種食物,久而久之便會養成頑固的偏食習慣。
心理療法是糾正孩子偏食、挑食最有效的方法。家長可向孩子講述某種不吃的食物中含有人體最需要的營養成分,如果不吃就長不高、讀書不聰明,還會患病、打針、吃藥,并舉例某家的孩子,經常住院、打針等實例證實。如果孩子一開始進食少量不愿吃的食物時,要及時予以獎勵。在孩子喜歡吃的食物中摻入不吃的食物,由少到多,循序漸進,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為了預防孩子養成偏食習慣,首先家長一定不能挑剔食物,而且平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孩子吃多種主副食品,使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4)要注意每次吃飯時間不少于15~20分鐘,不超過30分鐘,飯后休息20~30分鐘再學習和進行活動;體育訓練和比賽后,應休息30分鐘再進食。吃湯泡飯或飯前大量飲水,都會增加胃的負擔和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吸收。另外,飯前便后要洗手,餐具及時刷洗并經常消毒,以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3.腹瀉為什么不宜嚴格忌油?
人們在小兒患腹瀉時,常常讓小兒忌油。這種做法只適用于急性腸道炎癥,且一般不得超過3天。
有些小兒容易腹瀉,尤其是滲出性體質的小兒,腹瀉可持續很長時間,不應當長期忌油。如長期忌油,可使小兒消耗體內貯存的脂肪,引起消瘦,還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與利用,久之,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另外,長期忌油還可造成腹瀉,易發生在6個月至3歲小兒,稱“學步嬰兒腹瀉”或慢性非特異性腹瀉。此與小腸黏膜上酶的活性增強有關。
這種腹瀉可用植物油治療,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可抑制這一過程。嬰兒長期腹瀉吃些植物油有益無害。乳母嚴格忌油可使嬰兒腹瀉,所以也不要忌油。
4.腹瀉為什么忌吃雞湯?
雞湯作為一種營養物質,對人體確有補益作用,但喝雞湯并非對什么人都是有益的。小兒腹瀉時會隨胃腸液丟失大量的營養物質,但千萬不要用像雞湯等高營養的液狀食物來給小兒補身體。否則,不但達不到壯體健身的目的,反而給小兒帶來更大的麻煩。
美國有個兒科醫生曾診治過一名17個月的女嬰,這個女嬰因嘔吐和腹瀉被父母喂了大量的雞湯,結果不但腹瀉未停,體重反而下降了110,經該醫生檢查診斷,發現該女嬰有嚴重的酸中毒,血液含鈉量也大大超過正常值,可她的皮膚彈性和黏膜都很正常,這表明患兒的高鈉血癥并非由腹瀉脫水引起的,而是雞湯的副作用。
為什么高營養的雞湯會造成小兒出現高鈉血癥呢?原來雞湯進入人體后,蛋白質合成顯著增多,而人體每合成1克蛋白質就需要0.5毫克鉀,由于鉀不斷進入細胞,人體為維持平衡,鈉大量進入血液和細胞液中,因而造成高鈉血癥。所以,小兒腹瀉時,忌喂雞湯。
5.高熱病兒怎樣飲食?
在幼兒常見病中,以上呼吸道感染為多見,發熱是其主要的臨床表現。一般說,發熱期間唾液分泌減少,口干,口腔內細菌易于繁殖。如果此時維生素供給不足,常易引起舌炎或齒齦炎,以致口臭、無味等。此外,由于高熱,胃腸道消化液分泌減少,運動機能顯著減弱,因而食物在胃腸道中停留時間較長,使腹部飽脹。嬰兒可見腹瀉,較大兒可有便秘、腸脹氣等癥狀,影響腸道的消化吸收。
根據上述癥狀,對高熱病兒應補充大量水分,飲食以流質食物為主。在無腹瀉的情況下,給以高熱量而易于消化的流質食物,如以母乳或牛奶為主食。在發熱期間,無論是母乳喂養或人工喂養,均應停止一切輔食,待病情好轉后再恢復。如已斷奶小兒,可喂牛奶、米湯、藕粉、豆漿、蛋花湯、肉汁、果汁等流質食品。宜少食多餐,以減少胃腸負擔。體溫逐漸下降后,即改為半流質,如粥、面、蒸蛋、肉末、雞末、碎菜等,到完全恢復正常體溫后,可改為原來膳食。在患兒發熱并伴有腹瀉時,應考慮減輕腸道負擔的原則,適當將每日的食品攝入量降低。如用母乳喂養的嬰兒,應減少喂哺時間來控制奶量,或將兩次喂奶的間隔時間拖長。如用人工喂養的嬰兒,則可根據腹瀉的程度,將牛奶沖淡,或改用脫脂牛奶等。
6.怎樣才能做到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主要通過制定科學而衛生的膳食制度來實現。這是因為,合理的膳食制度使營養素之間比例平衡,分配合理,又使胃的負擔適宜,按時定量進餐成為條件刺激,使大腦皮質形成條件反射,這樣,食欲旺盛,有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科學實踐證明,一日三餐比一日二餐或一日多餐都要合理,這是因為食物在胃內排空的時間是4~5小時,只有胃排空后才愿意接納下一餐。這樣使得消化道有勞有逸,營養的消化吸收也好。
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進餐時間為:早餐7:00~8:00,午餐11:30~12:30,晚餐5:30~6:30;三餐的熱量分配為:早餐占30%~35%,午餐占40%~45%,晚餐20%~30%。
只有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一日三餐膳食,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才算達到平衡膳食。
從生理需要上講,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經過一夜的睡眠,已有十幾個小時未攝食,而且每天上午常常是學習、活動量大而集中的時間,如果早上馬馬虎虎地混一下,遠遠抵擋不住身體的消耗,特別是到11:00左右時,因饑餓,血糖不能維持在正常水平,開始學習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混亂,精神不振,反應遲鈍,學習效率下降,因此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早餐。早餐最理想的配給是既有碳水化合物,也有適量的優質蛋白和脂肪,如包子、饅頭、豆漿、牛奶、雞蛋之類混合性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長,能維持上午熱能的需要。
課間加餐,是膳食構成上補充早餐熱量不足的重要方法。可以由學校組織,在第二節課后補充食物,如牛奶或豆漿、點心或面包之類,也可從家里自帶。
午餐是一天的主餐,要供給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足量食品,如米飯、饅頭。蔬菜中還應配一些肉類以瘦肉為主,以保證各種營養素的攝取。這樣才能適應下午作息時間長、文體活動較多的特點。
晚餐宜選清淡少油膩的飲食,而且要富含維生素和粗纖維的蔬菜,既能幫助消化,又能供給較多量的無機鹽、微量元素,以吃到八成飽為好。如果晚餐吃得過飽過于油膩,睡眠時,由血液大部分供給消化功能,大腦血液分配相應減少,睡眠時會出現失眠、多夢等,影響睡眠質量。另外,長期能量過剩,被轉變成脂肪貯存在腹壁之下,也使人發胖,給身體健康帶來一定隱患。
7.適宜喝哪些健康飲料?
飲料可分為很多種,如普通飲料、防暑飲料、藥用飲料等,它們與人體健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下面進行分類介紹。
(1)普通飲料。茶、咖啡、可可被稱為世界著名的3大飲料。在我國,茶是最普通的飲料。茶葉品種眾多,各有其特點和風味。一般以葉嫩而色香味美者為佳。中醫認為茶葉有清腦明目、降火、解毒、清熱、消暑、化痰、消食、治痢、利尿、強心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茶葉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癌癥的作用。
茶對人體有益,但應注意清濃適量。飲過濃過量的茶會影響消化和睡眠,應遵循睡前不飲、飯前和飯后少飲的原則。另外,不可用茶水服藥,不可喝隔夜茶。咖啡的優點似茶,但含膽固醇,為防止少年兒童種下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的禍根,應慎用。
(2)防暑飲料。又叫清涼飲料。具有生津止渴、清熱除煩的作用。我國民間喜用自制飲料,如:
①綠豆湯:綠豆加薄荷或甘草煮湯,能清熱解暑、增強體力、防止皮膚瘡口發生。
②酸梅湯:烏梅適量,洗凈,加水煮沸30分鐘,過濾,加適量白糖,冷開水調至酸甜合適制成。
③菊花茶:白菊花6克,茶葉15克,加開水1升沖泡后冷用。
④銀花湯:金銀花15克,糖少許,加開水浸泡冷后用。
⑤冬瓜皮湯:冬瓜皮加水煎煮備用,有消暑、清涼、解毒作用。
⑥瓜翠湯:新鮮西瓜翠衣(西瓜的外層皮)切碎,白糖適量,加水煮沸,冷后飲用。
(3)藥用飲料。胖大海、麥門冬浸泡代茶飲,治疾熱咳嗽、肺熱聲啞和熱結便秘;貫眾、板藍根各9克,煎湯代茶飲(或用螃蜞菊)可預防流行性感冒。
(4)酒。酒的種類很多,有白酒、葡萄酒、黃酒、果酒、啤酒等。每一種酒都含有一定的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其中白酒的營養素最少,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僅能提供熱能。黃酒中含有糖、醇、甘油、有機酸、氨基酸、酯類和維生素。葡萄酒、果酒中含有維生素、糖、果膠質、醇、氨基酸和無機鹽等。啤酒中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B族特別豐富)。因此,適量飲酒有好處。但青少年正處生長發育期,以不飲酒為好。
飲料雖好,但不能代替水。因為人體的構成成分中水占的比例最大,體內若失水20%即無法生存。沒有水,體內物質代謝無法進行,體溫不能保持恒定,因而水對人體非常重要,千萬不可以飲料代替水。
8.哪些食品可以健腦?
腦是人體的司令部,也是人體最復雜、最活躍的器官,尤其是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時期的少兒,大部分時間用在腦力勞動上,其腦功能日趨發達、活躍。腦的重量雖只占人體的2%,但腦所消耗的能量卻占全身總耗能量的20%。如果營養不足或營養不平衡,首先出現不良反應的即為大腦,表現出疲勞,精力不集中,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減退,嚴重者可導致神經衰弱和精神性疾病。為保持良好的腦功能,除了勤于用腦,注意用腦衛生外,還要講究腦的營養。
腦需要的營養成分有糖、脂質、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鈣等。健腦食物有植物性和動物性兩類。
(1)植物性健腦食物。小米和玉米所含的蛋白質、脂質、鈣、鐵、維生素B等,具有增強胃腸功能、提高智力的作用,是最佳的健腦主食。
①副食中的健腦食品有核桃、棗、黑芝麻、松子、葵花子、花生、大豆、金針菜(黃花菜),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增強腦細胞功能,具有健腦補腦功效。
②海藻類(如綠紫菜、海帶等)含有豐富的鈣、磷等礦物質和大量的胡蘿卜素及維生素B族,具有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神經功能的作用。
③棗、桂圓含糖豐富,并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較強的健腦作用。
④蓮子有養心益腎、安神益智作用。白木耳有滋陰養胃補腦強心作用。花粉及花粉食品,含有大量氨基酸、維生素、糖、微量元素和活性酶,能平衡營養,有健腦強身作用。還有草莓、橘子、花菜、龍須菜、菠菜、萵苣、芹菜等堿性食物,使營養酸堿平衡,起健腦作用。
⑤茶是我國傳統飲料,含咖啡堿、茶堿、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芳香油等溶脂肪、助消化的成分,可提神益智,少年可飲少量淡茶解除大腦疲勞。
(2)動物性健腦食物。有鵪鶉、雞、鴨、蛋、兔肉、瘦肉(豬)、魚、牡蠣等。各種動物腦含有人腦所需的營養成分,對人腦有強化作用。
9.幼兒對哪些食物宜產生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是某些物質刺激人體后所引起的一種異常反應。這種反應不僅有明顯的個體差異,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對同一種食物的反應也不相同。這種食物性過敏反應,有人認為母親孕期單調的飲食或與家族中有過敏史者有關。反之,母親孕期飲食多樣化,尤其對各種動物蛋白都有足夠攝入者,似有減少發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