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九地篇(5)

有了糧還要注意不要過度勞累,同時還要加強思想工作,增強士氣,提高戰斗力。要注意用計謀,不能蠻干,要掌握與運用在戰場心理上形成的巨大精神力量,要堅決禁止祈求鬼神等迷信活動,做到一聲令下,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像專諸、曹劌那樣永往直前。

孫子認為,禁祥去疑能使士兵直至戰死也不會退避。古時軍中經常利用各種迷信活動占卜出師日期的兇吉、作戰的勝負,甚至將士之間的功過是非。這種做法不僅不科學,而且還會帶來惡果。迷信活動還會助長謠言四起,造成人心惶惶,互相懷疑,瓦解士氣。除此之外,將帥嫉妒部下的功績,疑神疑鬼,也是動搖軍心,發生內訌的重要原因。

【戰例】

曹操率軍遠征

東漢末年,有一次曹操率軍遠征,留下張遼、李典、樂進三位將領屯守合肥,以防孫權進攻。三位領將之間一向不團結,曹操擔心他們因積怨而誤大事。出發前,給合肥護軍薛悌留下一封密信,信封上寫著“等敵人到來時再啟封”。不久,孫權果然率領十萬大軍逼近合肥,薛悌把張遼、李典、樂進三將找去,當眾打開曹操密信,上寫:“孫權領兵到來,由張、李兩將軍出戰,樂將軍守城,護軍不得出陣?!贝蠹乙豢矗疾幻髌湟?,因為守城部隊總共只有七千余人,留下一部守城,能出城作戰的部隊也只有五六千人。敵我兵力懸殊太大,宜守而不宜攻,曹操卻讓他們出城作戰。張遼反復看了密信,弄清了曹操的意圖。他說:“我看曹公的意思是,讓我們乘著孫權的大軍尚未齊集的時機,先出城沖殺一陣,挫其銳氣,提高我軍守城的信念,然后據守里城,就可以保全孤城了?!闭l知張遼說過之后,李、樂二將軍各打各的算盤,誰也不吱聲。張遼鄭重地說:“勝敗的關鍵,全在于不失時機。諸位如果還有懷疑,那就只好由我一人領兵出戰,一決勝負了!”李典聽張遼這么一說,很受感動,表示放棄私怨,團結對敵。張遼、李典緊密配合,靈活出擊,終于以區區幾千人的部隊,打敗了十萬大軍。

羅馬共和國的無冕之王——凱撒大帝

在羅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凱撒大帝,于公元前62年出任西班牙總督,率軍征服不少部落,讓官兵都發了財。部下對他感恩戴德,宣布他為“英白拉多”(意為“勝利的統帥”)。為了奪取最高統治權,他與另外兩位統帥克拉蘇和龐培于公元前60年結成了相互支持的秘密同盟,史稱“前三頭同盟”。兩年后,凱撒出任高盧總督。在此后的幾年間,凱撒不僅征服了高盧(今法國、比利時、瑞士的大部和荷蘭的一部),兩度渡海入侵不列顛,而且積聚了巨額的財富,統率的軍團達到十個,威震四方。克拉蘇和龐培對此妒火中燒,三頭間的同盟關系漸漸變得名存實亡。

公元前53年,克拉蘇在同東方帕提亞人的作戰中被打死。龐培對戰功赫赫的凱撒非常嫉妒,必欲除之而后快。公元前49年,龐培聯合元老院中凱撒的政敵,宣布解除凱撒的兵權。凱撒得到這一消息后,知道這是龐培搞的陰謀,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拚死一搏。經過一番周密策劃,他毅然率部南下,來到意大利與高盧諸行省的界河盧比孔。根據羅馬的法律,沒有元老院的命令,行省總督不得率軍跨過盧比孔,否則將以謀反論處。凱撒來到河邊,對部下大聲喊道:“骰子已經擲下去了!”(意思是說,潑出的水收不回了)然后,打馬躍進河流,部下紛紛跟隨前進。大軍很快跨過盧比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羅馬。龐培聞訊大驚,根本來不及組織抵抗,只好倉皇出逃。

龐培雖然丟掉了意大利,但在巴爾干和西班牙,他仍擁有強大的兵力,足以同凱撒相抗衡。但他行動遲緩,忙于在東方諸行省招兵買馬,耗費了寶貴的時間,拱手讓出了主動權。凱撒在意大利站穩腳跟后,首先出兵西班牙,經過四十天的戰斗,打敗了龐培的兩個部將,解除了進軍東方的后顧之憂。公元前48年1月,凱撒率軍三萬人渡過亞得里亞海,成功地在希臘西海岸登陸。龐培枉有六百艘戰艦,卻未采取任何行動加以阻止。同年7月,雙方在巴爾干進行第一場會戰,即杜爾拉奇烏姆會戰,凱撒吃了一個大敗仗,他本人也差一點丟了性命,龐培軍一天就奪取了三十二面軍旗。但是龐培沒有組織追擊,結果又一次使凱撒獲得喘息之機。難怪凱撒在會戰后的當天晚上對朋友說:“如果敵人中有一個懂得兵法的話,戰爭今天就結束了?!?

初戰失利后,凱撒認真地總結了教訓,認識到在敵人握有制海權的情況下,在海邊作戰于己不利。于是,他決定率軍向內地轉移,以誘使龐培遠離其軍事基地。臨行前,他集合全體官兵,發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講。他說:“士兵們!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次失敗算不了什么。大家不要驚慌失措,命運之神對我們是厚愛的,我們應該感謝她。我們兵不血刃奪取意大利,不費吹灰之力征服西班牙,平平安安地渡過亞得里亞海來到巴爾干,難道這不是命運之神的保佑嗎?士兵們,失敗是勝利之母,決戰的勝利一定是屬于我們的!”他的演講堅定有力,充滿了必勝的信心,給剛剛吃了敗仗的士兵以巨大的鼓舞。士兵們高呼:“您下令吧!我們服從您!”

凱撒率軍向北轉移,經過十天的急行軍,來到北希臘帖撒利亞平原的法薩羅附近,與部將率領的一支援軍會師。龐培誤以為凱撒兵敗北逃,率軍窮追不舍。數日后,也追到了法薩羅。杜爾拉奇烏姆的勝利使龐培及其部將完全沖昏了頭腦。他們各個得意洋洋,根本沒把凱撒放在眼里。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部將們不是討論如何打敗凱撒的問題,而是興致勃勃地大談戰后的官職和財產的分配問題。兩個大將就將來由誰接任凱撒的大祭司一職吵得面紅耳赤,有人還建議對依附于凱撒的元老嚴懲不貸。但是,他們誰也沒想到第二天的會戰使他們的一切夢想全都化為泡影。

公元前48年8月9日,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會戰——法薩羅之戰打響了。從雙方兵力對比來看,龐培占有絕對優勢:步兵四萬七千人對兩萬兩千人,騎兵七千人對一千人。凱撒的士兵雖然不到龐培的一半,但他們大都是多年跟隨凱撒南征北戰的老兵,訓練有素,經驗豐富,斗志旺盛,步調一致,戰斗力極強。當天早晨,兩軍在埃尼派夫斯河北岸排兵布陣。雙方均成三線配置。龐培軍的右翼緊靠陡峭的河岸,全部騎兵和弓弩手都集中在左翼;龐培企圖以優勢的騎兵突破凱撒的右翼,然后從側后攻擊凱撒軍。當龐培在西北方布陣時,凱撒一直在不遠處冷靜觀察,很快就識破了龐培的意圖。針對敵軍重兵集結在左翼的陣勢,凱撒把僅有的一千人的騎兵全部部署在右翼,并從各軍團中抽調三千名精銳的步兵在右翼組成第四線。他將這三千人巧妙地埋伏在騎兵的后面,呈斜交配置,使敵人無法發現他們。他親自向這些人訓話,明確他們的目標,并再三叮囑說,今天決戰的勝負完全取決于他們的表現。

凱撒一聲號令,全軍殺聲震天,以雷霆萬鈞之勢從東南方向西北方殺過去。當凱撒的士兵接近龐培的隊陣時,龐培下令騎兵、投石兵和弓弩手出擊。雙方你來我往,一場混戰,只打得天昏地暗,鬼哭狼嚎。在中央,雙方步兵攪在一起,一時難分高下。在龐培的左翼,龐培占絕對優勢的騎兵一開始就占了上風,很快把凱撒的騎兵壓下去,并乘勝追擊,來勢兇猛,銳不可擋,大有突破凱撒軍右翼之勢。凱撒看到時機成熟,立即向第四線的步兵發出戰斗號令。剎那間,三千名精兵各個手持長矛,如猛虎下山,餓狼撲羊,給敵人的騎兵以迎頭痛擊。他們揮舞著旌旗和長矛,拼命向敵騎兵的眼睛和面部刺去;敵人遭此突然打擊,頓時亂了方寸,紛紛向四處逃散。戰場形勢急轉直下,失去騎兵掩護的龐培弓弩手和投石兵立即陷入混亂,全部被殲。此時,正面的戰斗打得難解難分。凱撒這第四線步兵在騎兵的配合下,繞到龐培軍的背后,從后面對其實施夾攻,龐培軍全線崩潰。

當優勢騎兵被凱撒的伏兵打敗后,龐培就像高加米拉會戰中的大流士三世一樣,打馬逃出戰場,跑回大營,坐等會戰的結果。至中午時分,雙方都已精疲力竭,但凱撒還是親自督促士兵追擊敗退中的敵軍,一直沖入龐培的大營。龐培見大勢已去,便脫下斗蓬,匆匆上馬,率少數隨從向海邊逃去,然后乘船前往埃及。凱撒揮師窮追不舍,將龐培的殘部圍在一個山頭上,切斷水源,迫使他們投降。

此戰,龐培數萬大軍轉眼間便灰飛煙滅。龐培本人逃到埃及后被殺,落得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而凱撒則乘勝進軍埃及和敘利亞,轉戰小亞細亞,打敗與龐培結盟的本都國王法爾納凱斯。此后,他又平定非洲的叛亂,鎮壓了龐培兩個兒子在西班牙的反抗。到公元前45年,凱撒終于如愿以償,成了羅馬共和國的無冕之王。

諾曼底登陸戰役

1944年6月6日上午,兩支美軍特混艦隊和三支英軍特混艦隊,在不間斷的空中掩護下,發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登陸戰役——諾曼底登陸戰役。這次登陸戰役作為“霸王”作戰計劃的第一步,經過四十二天的作戰,于7月8日基本結束。盟軍推進到了來賽——佩里斯——圣洛一線,基本上實現了“霸王”作戰計劃的預定目標,為發動陸上的全面進攻創造了條件。經過一周的準備,盟軍于7月25日突破了德軍的防御,發起了全面進攻,并形成了追擊作戰。

8月19日,由巴頓將軍率領的美軍第三集團軍(隸屬第十二集團軍群)在巴黎西北五十公里處渡過塞納河,并于8月25日解放了巴黎。美軍第一集團軍(隸屬第十二集團軍群)也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全部渡過塞納河,向東推進。8月29日,第三集團軍渡過馬恩河,8月31日渡過默茲河,9月7日前進到摩澤爾河一線。第一集團軍也于9月3日渡過默茲河,到達德國邊境。與此同時,英軍第二十一集團軍群于8月31日渡過索姆河,9月3日占領布魯塞爾,9月4日占領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爾后推進到荷蘭邊境。但是,也正是從8月下旬開始,盟軍作戰出現了補給危機。

按照原定的“霸王”作戰計劃,盟軍的進攻速度是比較穩健的,即在登陸戰役發起之后的三個月內,占領塞納河與盧瓦爾河之間的整個地域,作為實施陸上大規模進攻的基地。至8月24日,盟軍基本上達到了“霸王”作戰計劃的目標。但是,部隊沒有在塞納河停止進攻。當時,由于法國境內的德軍實力已大大削弱,并開始潰逃,因此盟軍統帥部于8月19日做出決定,在后勤保障允許的條件下,以最快的速度追擊潰逃之敵。至8月中旬,當盟軍越過塞納河,超出了“霸王”作戰計劃的范圍之內,也就同時超出了原計劃的補給范圍,從而給后勤保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各集團軍的儲備幾乎告罄。這并不是因為諾曼底灘頭的后勤基地沒有物資,而主要是因為運輸線越來越長,運輸工具不足,物資補給跟不上部隊的推進速度。至8月底,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物資都堆集在灘頭基地的倉庫里。而在諾曼底至各集團軍的四五百公里的距離上,沒有任何物資儲備。

盟軍在塞納河以西地區作戰時,盟軍后勤為各集團軍提供了比較充足的物資補給,有力地保障了作戰需要。但是,盟軍渡過塞納河之后,采取四個集團軍(共計一百五十萬人)寬正面、快速度的戰法,部隊推進非常迅速,遠遠超過了“霸王”作戰計劃預定的進攻速度和目標。特別是巴頓將軍率領的第三集團軍,在其“不管后勤,只管前進”的命令下,追擊得最快,前進得最遠。由于一味追擊,沒有考慮后勤保障能力和后勤基地的轉移、前伸以及運輸線的搶修、延伸所需的時間和條件,致使物資補給與部隊作戰出現了脫節。第三集團軍由于離后勤基地最遠,因此得到的補給最少。8月28日,該集團軍領到的油料為490噸,8月30日下降到86.8噸,至9月2日只有68.9噸。為了解決燃眉之急,該集團軍不得不攔路“搶劫”友鄰部隊的物資來補充自己。對此,巴頓將軍抱怨說:“我的官兵沒有糧,可以吃皮帶;可是,我的坦克沒有油就開不動了?!?

9月初,盟軍的追擊速度達到了頂峰,有的部隊每天前進六七十公里,甚至一百多公里,后方基地和運輸線都被遠遠地拋到了后面。此時,美軍第一、第三集團軍日申請物資分別達五千噸和六千噸。但是,實際送達第一、第三集團軍的物資只有三千七百噸和二千六百噸。

那么,盟軍為什么會出現補給危機呢?具體來說,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部隊進攻速度太快,補給線迅速延長,后勤難以跟上部隊,只能窮于應付。

二是部隊密度太大,后勤保障能力有限,在短時間內難以提供巨大的需要量。

三是未能及時奪取布列塔尼半島的全部港口,降低了盟軍后勤在布列塔尼半島的物資卸載量和通過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永胜县| 平度市| 湘潭市| 会宁县| 福清市| 丘北县| 兴海县| 余庆县| 嵩明县| 印江| 临猗县| 陈巴尔虎旗| 山丹县| 康乐县| 措勤县| 西盟| 乌恰县| 麦盖提县| 杭锦旗| 安达市| 南和县| 台湾省| 洛阳市| 兰溪市| 泗水县| 巴彦县| 阜康市| 寻乌县| 阿图什市| 建瓯市| 永靖县| 扶余县| 砚山县| 博客| 宜都市| 兴隆县| 赤壁市| 巢湖市| 台北县| 关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