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心理服務的機遇與挑戰
- 韋志中 漆德安 林平光
- 707字
- 2021-09-10 17:25:17
序言三
拜讀韋校長《社會心理服務的機遇與挑戰》一書頗有感觸,也深表敬佩!
心理學由哲學心理學演進為科學心理學,現代心理學進而邁向后現代心理學,其間因社會變遷或世事變化,如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歐洲許多心理學家遷居美國,促進了美國心理學的發展,俄國人造衛星率先升空,更激發美國推進人類潛能開發運動,促進學校輔導工作與小團體運動之推展,一直到最近由于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保險給付為求效果與效率,促進了短期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的發展。近十年來心理咨詢逐漸重視多元文化心理咨詢、東方心理治療、女性心理治療議題,于科技發展運用上也逐漸擴展,如生涯咨詢發展了許多生涯咨詢軟件如SIGI+、DISCOVER+,而AI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勢必影響心理學的科技化發展。
但不論心理學如何發展,離不開兩個主軸:一則為基礎心理科學研究,另一則為心理學應用于生活如心理咨詢,近年來跨領域的合作更為深入。近年來心理學逐漸為國人所了解及重視。然而心理學在中國發展必然需融合中國文化、考量社會需求因素以及進行實務運用反思下的修正,韋校長在書中探討心理學與社會服務、本土化社會心理服務模式探索、社會心理服務的人才培養探索及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要點,不僅與當前社會脈絡與需求結合,也順應中國當前的政策。
由探索中國心理學與社會服務的發展,進而發展到對本土化社會心理服務模式的探索,著眼于人才的培訓以及逐漸建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頗具邏輯性且具實務經驗之傳遞,因此這是一本頗具建設性與實用性的著作。孫中山先生說“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這本《社會心理服務的機遇與挑戰》也是對當前心理學的機會、挑戰與發展的深入探究與呼吁,頗具意義,故樂為之序。
張德聰博士
(臺灣張老師文化原理事長,心理學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