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社會心理服務的機遇與挑戰作者名: 韋志中 漆德安 林平光本章字數: 705字更新時間: 2021-09-10 17:25:20
二、學院派與江湖派的互動模式
心理學不僅是一門基礎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著名的心理學老師鐘年老師說過:“心理學的研究分理論與應用兩大類,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應用心理學發展在前,理論心理學發展在后。”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從事基礎研究的學院派與應用研究的江湖派之間互有微詞。
學院派認為江湖派研究不是真正的學術,江湖派認為學院派書呆子氣。在心理學的發展中,我們到底應該怎么看待基礎與應用,在這兩方面的心理學的力量應該如何分配?世界著名心理學家,被譽為“社會心理學之父”的勒溫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特別關注農業工人和產業工人的勞動效率”。在社會應用方面,他做了很多實踐。同時,他也被稱作理論家。他對科學、哲學非常有興趣,喜歡研究數學。對勒溫來說,將實踐和理論對立起來毫無意義。勒溫將自己的工作稱為“行動研究”,來表明自己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的治學態度。中國的主流心理學還是較多關注統計、SCI等,較少關注心理學的社會性與應用性。
學院派認為江湖派不踏實,喜歡追名逐利,江湖派覺得學院派總是在自己的小圈子活動。這就是學院派與江湖派的矛盾。做心理學研究,既要埋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兩者都是非常重要的。拉車是本分,看路也是必不可少的。學院派與應用派多交流溝通,了解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是什么,在人們需要的基礎上做出研究,結果為人們所用。
與江湖派相比,學院里面的教授,所處的考評體系不同,價值體系不同,工作方法也不一樣,所以他們在心理學的后方進行研究,這就導致他們更關心研究理論成果,而不是關注具體咨詢的個案。
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當代背景下,需要有一大批心理學工作者,社會工作者敢于拼到一線去,他們既要勇敢,又要有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