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回 《漢謨拉比法典》對利率上限的管制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誕生初期,蘇美爾人曾繁盛一時。公元前3500年左右,蘇美爾人開始使用人類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并且率先在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沿岸發展灌溉農業,形成村落。由于農產品產量不斷增加,自給自足后仍有盈余,農民開始將糧食提供給神職人員、士兵、工匠、商人等不直接從事糧食生產的社會成員。這些人員聚居形成城市,之后各個城市開始獨立的統治,并演變為城邦。

在此背景下,收獲的谷物糧食需要先匯總、貯存,再進行重新分配。于是,負責分配工作的首領便成為城邦統治者,并修建了神殿作為行政機關。而神殿并非僅是祭神或政治活動的場所,同時也是倉庫,用于集中貯存收獲的谷物以及以捐贈和納稅的形式上交的各種產品和物品。

這種對于農產品進行再分配的方式,正是稅收制度的雛形,同時也是政治的開端。為了管理這些收集并貯存的物資,必須進行記錄。誰上交了多少小麥,現在倉庫里還有多少剩余——這些數據對于統治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記錄物品數量的一個可行的辦法,是使用硬木棒在墻壁上畫線。我們在中小學選班委的時候,也會在黑板上畫“正”字來計算得票結果。然而蘇美爾人需要處理的信息量要龐大、復雜得多。于是,蘇美爾人便用泥丸作為單位標記,一個泥丸對應一定數量的小麥。如圖1-1所示,泥丸就是用泥土制成的“彈球”。將標記(泥丸)在不同的貨架間移動,可以對物品的入庫出庫情況進行管理;對貨架上的標記(泥丸)數量進行統計,就能夠迅速計算出庫存情況。此外,當標記(泥丸)積累到一定數量時,蘇美爾人會將其存放進一個泥制球狀容器(封匣)中,以便進行更大數目的計算與統計。

不難設想,倉庫儲存的物品種類會不斷增加。谷物不僅限于小麥。金屬、木材、紡織品、工藝品等需要分門別類,并且需記錄入庫日期和物主等信息。特別是安裝在磚房上的木門,在當時是非常貴重的物品。最初,倉庫會在封匣上做記號,隨后記號被楔形文字代替,之后封匣和泥丸標記也不再使用,而是直接在泥板上鐫刻記錄。泥板之效用無異于紙張,除了畫面是靜止的,它和現代的平板電腦極其相似,頗為有趣(見圖1-2)。

圖1-1 作為統計標記的泥丸(下)和泥制容器(上)

圖1-2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時期的“平板電腦”——蘇美爾人的泥板

從此,各種記錄通過泥板這一媒介保存了下來,甚至連每年作物收獲時節對倉庫進行清倉盤點后編寫的年度決算報告,也流傳到了后世。

然而,泥板的用途并非僅限于庫存管理。早在公元前2800年,就已經有了不動產交易的泥板記錄。《漢謨拉比法典》第七條也規定,在無泥板契約的情況下轉讓所有權,受讓方將被視為偷盜者。這些商業交易的記錄都說明,除物物交換的方式以外,應該還存在類似于貨幣的交易媒介。的確,當時,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除了谷物以外,白銀也是一種稱量貨幣,其價額根據重量決定。

《漢謨拉比法典》對貸款利率有如下規定。由于當時貨幣尚未出現,因此下列規定中的計算單位皆為重量單位:

“①商人若以谷物放貸,每1庫魯[1]谷物可收取60卡谷物為利息;

②若以白銀放貸,每1舍客勒[2]白銀可收取1/6舍客勒又6塞白銀為利息。”

①中規定了谷物貸款的利息。1庫魯=180卡,即利率為33.3%;②中規定了白銀貸款的利息,1舍客勒=180塞,則1/6舍客勒為30塞,再加上6塞合計36塞,即利率為20%。

此外,更有后續條文如下:

“如果商人違反規定,收取的利息超過了1庫魯谷物允許獲得的60卡谷物,或者1舍客勒白銀允許獲得的1/6舍客勒又6塞白銀,則商人應喪失其所貸付之物。”

這就是《漢謨拉比法典》對利率上限的管制。由此可以猜想,當時的美索不達米亞也存在高利貸,并且成了社會問題,從而催生了這樣的法律規定。

[1] 每庫魯約合121公升。——譯者注

[2] 每舍客勒約合11.25克。——譯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西乌| 新源县| 渝北区| 图片| 富川| 临海市| 江口县| 美姑县| 巴中市| 贵定县| 勐海县| 堆龙德庆县| 石柱| 天峻县| 马公市| 蒙山县| 化州市| 公安县| 桐城市| 迁安市| 钦州市| 德州市| 建瓯市| 柳林县| 清水河县| 库尔勒市| 甘谷县| 丰镇市| 鹤庆县| 台州市| 丹棱县| 石首市| 新丰县| 嘉荫县| 来凤县| 思茅市| 垣曲县| 北碚区| 阿尔山市|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