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百濟復興運動

百濟殘余勢力在倭國力量的支持下,從顯慶五年(660)至龍朔三年(663),不斷掀起反唐復國運動,但陸續被唐與新羅聯合鎮壓。無論是稱為遺民反抗還是復國運動,義慈王異母弟貴族鬼室福信和從倭國返回的王子扶余豐都是其確鑿無疑的領導者。

唐軍攻陷泗沘,福信、僧道琛等召集組織百濟殘兵舊將,他們以周留城為根據地,不斷進攻舊都泗沘城的唐軍,福信的反唐作戰具有一定的發動民眾的特點,因此與唐高宗百濟之役戰爭中面對的百濟官軍有所不同。龍朔二年(662),倭國齊明天皇欲渡海向西進軍,但不幸病死,其子中大兄皇子送百濟王子扶余豐歸國,福信迎取擁立為王。倭國向百濟提供了大量援助,兩股反唐力量合流。然而局勢波譎云詭,663年唐羅聯軍圍攻周留城,同時劉仁軌向道琛、福信勸降,福信猜疑而誅殺道琛,扶余豐亦忌憚福信,先發制人,拘捕福信后宣稱其謀反,最終斬殺之,復興力量雖經內訌,但領導權更為集中了。

最終,反唐勢力與唐朝力量展開決戰。663年,震蕩東亞的白江之戰拉開序幕,一方為唐朝水軍,另一方為倭國海上力量和百濟復國勢力,雙方在白江入海口一帶決戰,唐軍大勝,從而底定了東亞政治格局。倭國勢力退出朝鮮半島,引發國內政治連環波動,對外政策上轉向積極向中原王朝學習先進文明。朝鮮半島內則實現唐朝與新羅得以從高句麗的南北兩側陸海同時進軍的目標。白江之戰三年后(666),高句麗權臣淵(泉)蓋蘇文薨逝,引發政治局面失控,他的兒子們兄弟嫌隙,蕭墻禍起。唐朝積極抓住這一難得機遇,因勢利導,泉男生投誠唐廷,唐朝政治與軍事雙管齊下,順利攻入平壤,滅亡宿敵高句麗。[23]其后,新羅與唐朝矛盾逐漸暴露并導致直接軍事沖突(史稱唐羅戰爭,670—676年),百濟故地與高句麗南部版圖最終為新羅獨占。

新羅在百濟、高句麗相繼滅亡及其之后的歷史過程中,不斷侵占百濟舊地、扶植高句麗殘余勢力反抗唐朝,甚至不惜直接動用武力與前“盟友”兵戎相向。高句麗王室代表安勝一度被新羅文武王冊封為高句麗王、報德國王,冊封者希望“永為鄰國,事同昆弟”,受冊者則宣稱“愿作藩屏,永世盡忠”。唐朝冊封的百濟郡公、熊津都督扶余隆則罹難受迫,不敢赴任,終老于洛陽宅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澎湖县| 龙南县| 平武县| 富宁县| 竹北市| 双鸭山市| 涡阳县| 溆浦县| 漯河市| 保定市| 沂南县| 保靖县| 登封市| 习水县| 姜堰市| 彝良县| 五常市| 锦屏县| 缙云县| 二手房| 那曲县| 马尔康县| 宜昌市| 明溪县| 柯坪县| 鄯善县| 黔西| 班戈县| 丁青县| 隆昌县| 新乡市| 镇江市| 伊宁市| 江津市| 宁国市| 江津市| 苏尼特左旗| 清流县| 潜江市| 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