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為什么會選中我?

另一個很容易想到并且極具代表性的問題就是:“為什么會選中我?”

有些人會記得觸發他們焦慮的某個事件——一個給他們留下深刻傷疤的創傷性事件。而另一些人(比如我)則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焦慮。我出生在一個幸福穩定的家庭,雖算不上富裕,但日子過得還不賴。我有一群關系很好的死黨,也很幸運地擁有健康的身體。所以,問題到底出在哪兒?我不知道。這就好比問“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顆”。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自己的神經系統天生就過度敏感,并且這種敏感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加強,這使我在生活中更容易受到傷害。平心而論,我確實一直是個敏感的小孩,少女,直至成年女性。說到這里,我腦海里浮現出一些典型的事例:

●當發現根本沒有圣誕老人這回事時,我簡直悲痛欲絕,非常夸張地在床上抱著枕頭號啕大哭,就好像家里有人死掉了一樣(以我當時的“高齡”來說,這種過激反應實在很“戲精”)。相比之下,我弟弟就處理得很好。他在某年的圣誕前夜發現爸爸在樓下推著為他準備的新自行車,當時他表現得非常冷靜,若無其事地回屋睡覺去了。

●當我發現史蒂芬·蓋特利(愛爾蘭樂團“男孩地帶”成員)是同性戀時,我傷心得無法去上學,不得不請了一天假。雖然當時我只有7歲,但我知道他是我想嫁的人。

●為了逃避朋友的生日會,我曾在樹后躲了半個小時,最后還被他媽媽發現了。可惡!

●我曾經因為害怕吸血鬼而用圍巾圍著脖子睡覺長達三個月。當時可還是夏天!

●《海底沉舟》[2]給我造成的精神傷害長達——讓我算算——到現在為止整整15年!兔子才不會這樣呢。它們為什么那么憤怒?

我有點跑題了。我的觀點是,我不會浪費時間去確定自己開始受社交恐懼癥困擾的確切時間。雖然有研究表明,它和很多其他的病癥一樣,是會遺傳的。但我認為把責任歸咎于家庭成員沒有任何意義。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人是由情感控制的,而不是邏輯和知識

為了從整體上梳理一下焦慮的發生發展,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礎知識(如人類之源、大腦進化一類的基礎知識)。讓我們舉個傳統的例子,想象一個穴居的原始人,像漫畫中那樣,披著纏腰布,頭發蓬松,拎著根棒子。你覺得原始人會整夜擔心其他原始人對他的看法嗎?睡覺前,他會思考些什么呢?難道他會想:“哦,天啊,我希望明天我別在水坑前撞見戴夫——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我敢打賭他認為我很無聊。”我不是歷史學家,但我對以上設想深表懷疑。我覺得原始人可能更關心劍齒虎,更想知道到哪兒去尋找食物以及怎樣制造火種。

所以,到底發生了什么?為什么簡單的原始生活會發生徹底的改變?美國醫師、神經科學家保羅·麥克林認為,人腦分為三大部分[3](每個部分的名字都很復雜):

●爬蟲腦(主干/主電池,負責控制肢體)

●哺乳腦/前額葉(主要負責情感或潛意識)

●皮質腦(負責理性思考)

麥克林認為,這三種腦依次進化而來,彼此相連,其中大腦皮層是最后形成的,能力也最為薄弱。人類樂于宣稱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正所謂“理智掌控一切”,對吧?但實際上,哺乳腦才是大腦最強的部分。(該死!)理論上沒問題,但這就意味著我們較早發育的,也較感性的腦控制著以下這些生活的核心元素:

●愛(人類是社交動物,我們渴望別人的愛和接受)

●性(生殖)

●危險(我們不想死,也不想遭受傷害)

當以上元素中的任何一個強勢出現在生活中時,感性大腦都會立即接手,主導我們的思維,而理性則被拋于腦后。

想一想:你是否曾經給前任發過短信,盡管你特別清楚這樣做不好?編輯短信的時候,你明知道這是個錯誤,但就是停不下來。你是否曾因同事間微不足道的小摩擦而耿耿于懷?當然你應該選擇遺忘,可你就是無法釋懷,因為她在那次會議上質疑你,讓你看起來像個白癡!這個賤人!(很明顯我還沒有釋懷。)

我的意思是:我們總是責怪自己不夠理智(我就曾說過“我腦子不清醒”這類話),或者自我懷疑(比如“為什么我不能正常一點?”)。但是,實際上,感性的大腦才是思維的主導,所以責備自己毫無用處,只能適得其反。你難道會因為手臂骨折而對自己大喊大叫:“天哪,你真失敗。真不敢相信從樓梯上摔下來你的手臂就會受傷。你應該感到羞恥!”或者“真不敢相信你竟然頭疼,這太令人尷尬了。你應該躲在床下,永遠不要出來”。你當然不會這么做,因為這些都不是你的錯。

人是由情感控制的,而不是由邏輯或知識。由情緒觸發的自動肢體反應始終都是我們最主要的生存技能。你可能聽說過“戰斗還是逃跑”情結,這種身體自動反應的控制中樞被稱作杏仁體(我個人喜歡稱它為“煙霧報警器”或“蜘蛛感應”,但很明顯有些人更喜歡杏仁體這個名字)。你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差點在樓梯上跌倒,但最后一秒你的手閃電般地抓住了欄桿。你沒有思考,事情就這樣發生了,這是因為你的杏仁體在起作用,它的主要職責就是確保你的生命安全。它是如何做到的?好吧,它可以識別潛在的危險情況,并在你的體內釋放大量的腎上腺素(能量)以增強你的反應速度和強度。對于人體而言,腎上腺素是自然的強化劑。(在這里我要說一句,我的杏仁體功能超強。當身后的門關上時,我有時會跳起來躲開。真的,在末世危機之類的情況下,我一定超強。)

從原始人的角度看,這樣的大腦很合適。原始社會中的一切都非常簡單:躲避危險,尋找伴侶,和其他原始人結盟。在這一時期,消極的心態可以幫助人類存活——如果大腦無法判斷眼前的情況,它會自動預想最壞的情況并開啟自我保護模式。大腦還擁有最好的記憶庫,例如“我們以前曾被獅子襲擊過,所以我要把獅子放在危險清單上”。聽起來不錯,對吧?

不幸的是,在現代社會里,劍齒虎被挑剔的上司取代,交友場所也從篝火邊變成了學校或辦公室,只有善交際的人才會如魚得水,整個交友過程也變得異常復雜。世界變化的速度遠超大腦的進化速度,而感性至上的大腦沒能力應付現在的社會,光靠杏仁體的直接反應是解決不了復雜問題的。大家想想,難道我們能逃離會議或者用棒子毆打老板嗎?

警察:再說一遍你為什么用球棒打你老板的臉?

我:因為他讓我在會議上發言……

也許你曾在聚會時有過不愉快的經歷,感到難堪。于是,你勤奮的杏仁體可能就此決定將聚會和獅子一樣列入危險清單。這是一種自發反應。為什么你的大腦會如此反應呢?因為你擁有超強的哺乳腦,這并不是你的錯。如果你可以接受以上的解釋并且對你自己耐心一些,你就已經擁有了邁向康復之路的堅實基礎。

為什么大腦會如此反應

如果你曾因恐懼癥去看過醫生,那么你可能已經聽說過“血清素”“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和“皮質醇”這些術語。

請想象以下場景:

醫生:您體內的血清素不足。

我:哦,天哪,那是什么?聽起來糟透了!我會死嗎?

醫生:不會。血清素是存在于血小板和血清中的化合物。它收縮血管并成為神經傳遞素。

我:什么是神經傳遞素?

醫生:當神經沖動發生時在神經纖維末端釋放的化學物質,通過突觸或連接處擴散,從而影響沖動傳導向其他神經纖維、肌肉纖維或其他結構。

我:……你是在開玩笑,還是你是機器人?(這句我沒有說出來,但我真的這么想。)

我花了幾星期時間上網查資料,才弄清楚她在說什么。為方便理解,我將這些術語定義如下。

血清素:一種鎮定/快樂激素。當醫生使用“神經傳遞素”一詞時,他們想說的是血清素就像一位DHL快遞員,將信號從神經傳遞到大腦。它是一種重要的化合物,有助于大腦運作并保持情緒穩定。基本上,它是一個快樂的使者,可以平衡大腦的壓力水平。你知道這些就可以了。

皮質醇:一種壓力激素。它與腎上腺素有關,有助于人類對潛在危險情況做出快速反應。然而,在不存在威脅的情況下,杏仁體也可能會意外釋放它。如果你遲到,也會感覺“腦子嗡嗡響”“緊張”,這都是皮質醇在發生作用。

我聽過很多對血清素的比喻,我最喜歡的是將其比作燃料或汽油。如果汽車的燃料不足,就會回火、顛簸著向前。同樣地,如果大腦的血清素水平不足,它仍可以進行基本的運轉,但是這時的運轉會很艱難。

每個人的大腦中都有一個盛滿血清素的容器,但有些人的容器比較大,有些人的血清素則消耗比較快。而我們都知道保證血清素的儲備充足很重要,這樣大腦才能正常運轉。就好像汽車的燃料箱一定要裝滿,以防陷入泥濘的田野,被奶牛群和某只暴躁的公牛包圍一樣(這是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事件,我爸一定印象深刻,因為他開了三個小時的車來解救我)。

血清素的缺乏會嚴重影響神經系統,導致大腦運轉不暢甚至崩潰(崩潰=焦慮癥發作或者恐慌發作)。試著將血清素理解為人體的天然鎮靜劑。如果你感到焦慮,很可能是血清素水平不足引起的。那么,如何保持血清素一直滿格呢?請繼續閱讀……第12章中有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县| 句容市| 武冈市| 乌拉特前旗| 尼木县| 泸水县| 和平县| 玛曲县| 岗巴县| 洱源县| 林周县| 龙井市| 辽中县| 长阳| 太保市| 瓦房店市| 友谊县| 林芝县| 昆山市| 左贡县| 株洲县| 化隆| 赣榆县| 宜章县| 滁州市| 林周县| 德令哈市| 松桃| 长乐市| 皮山县| 同仁县| 宜兴市| 大渡口区| 尼勒克县| 阜平县| 乐陵市| 弥勒县| 房产| 东乡县| 遂溪县| 镇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