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恐懼:如何走出自我排斥的陷阱
- (英)克萊爾·伊斯特漢姆
- 2096字
- 2021-04-21 16:03:05
CHAPTER 2 這就是負面評價的作用
——它會永遠纏著你!
有人說學生時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我決不會說任何人是騙子,但他們一定是在開玩笑!我現在還會做噩夢,夢見我的校園生活。
從文學的角度想象:大衛·科波菲爾被打了;簡·愛被罰站在椅子上了幾個小時;還有哈利·波特……好吧,他幾乎每隔一天就會被這樣或那樣的理由攻擊。
然而,也沒有必要就此絕望。學生時代確實可能是極具挑戰的一段時間,但它不會永遠持續下去,現在的你就不再需要像那時一樣在沉默中忍受。目前,許多學校都增強了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和壓力的關注。例如,我的一個朋友是老師,她的學生在模擬考試卷上寫道:“我無法忍受考試的環境,等到真正考試那天我該怎么辦?”我的朋友對此事十分重視,她在課后和那個學生聊了一會兒,他們一起制訂了一個計劃,讓那個學生不斷練習適應考試的環境。這種小型的暴露療法可以幫助他為真正的考試做好準備。現在,一些慈善機構,如“學生心理(Student Minds)”[4]也開始為學生提供幫助和建議。正如心理健康專家娜塔莎·德文(2015)指出的:“你不能把成人才能承受的壓力量施加到孩子身上,并期望他們能夠應付。”目前,教育系統已經開始認真對待這個問題了。
令人遺憾的是,在我接受教育的那些年里,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緒健康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我覺得我的中學時代特別艱難,艱難到至今都無法粉飾那段時光。就在那時,我被迫有生以來第一次以“令別人滿意”的方式行事,而不是以我覺得自然的方式。
頻繁的小組活動、課堂發言、大聲朗讀等,都是“正常”和“快樂”的孩子喜歡的活動。與此相反,我喜歡自己一個人讀書,喜歡對有限的幾個人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對著全班30個目光足以“生吞活剝”你的少男少女們。每次老師跟我說話,我都會緊張到呆滯。說真的,在那種情況下我能記住自己的名字就謝天謝地了。
在那樣的環境里,我發揮不出自己的能力,可悲的是,我的許多老師都不知道我的痛苦源自何處。
下面是我的地理老師為我寫下的一段評語:
請注意,這份報告絲毫沒有提到我的成績以及我作業的實際水平(我大部分作業得分都是優秀或者良好)。老師在報告里只提到了我的性格,這似乎很奇怪。
老師們通常認為,由于我在課堂上溜號且不積極發言,所以我有些不對勁。我記得一位數學老師曾經說過我脾氣不好,有點笨。同學們喜歡這些負面評價,經常引用這些話來嘲笑我。
雖然我現在已經獲得了碩士學位,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在我最焦慮痛苦的時刻,我仍然覺得自己很笨。這就是負面評價的作用——它們會永遠纏著你!盡管同學們早就不再嘲笑我了,但傷害已經造成了。
中學時,我對自己外貌和性格的自信幾乎喪失殆盡。同學們總是笑我又丑陋又怪癖。他們說我骨瘦如柴、面色蒼白、胸部平坦。如果我當時是個大人,我一定會讓他們有多遠滾多遠。但是,作為一個年輕的、敏感的、不自信的少女,他們說的每個字都烙印在我的頭腦里,以至于之后數年,我花費很多錢去做假的古銅色皮膚、去購買填充胸罩!我也曾多次嘗試染發。我想,如果我能變成金發碧眼,有古銅色皮膚和更大的胸部,那么一切都會好起來。在我成長的時代,女孩子的夢想是成為足球明星的妻子,而我的夢想,是最終可以成為一個大家認可的女孩。后來,我把這一時期的照片都銷毀了。
所以,總體說來,那段時間非常可怕,到15歲時,我已經出現了一些非常明顯的生理上的焦慮癥狀。正如我在前言中所描述的那樣,在課堂上,每次有人直接和我說話,我都會臉紅,而且我越是擔心別人注意到這一點,臉就越紅。我的手抖得厲害,為了防止大家發現,我不喜歡舉手。當時的我還沒有意識到,之后伴隨我一生的與焦慮的漫長戰斗,就這樣開始了。像大多數人一樣,我試圖忽略焦慮,我希望隨著長大,問題會慢慢消失。當時的我還不明白發生了什么。
直到上了大學,我才明白,我并不古怪,也不是與眾不同——我只是一個內向的人!
內向者生活指南
以下是對典型內向者的簡要描述:
讀了蘇珊·凱恩的書《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我才恍然大悟。做一個內向的人沒問題,內向性格不會讓你變得容易被打敗或者軟弱。事實上,世界上有相當一部分名流首腦自認為性格內向:
要是我在中學的時候就知道這些該多好!做一個內向的人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甚至從很多方面而言,內向都是一件好事。不同并不等于另類,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最終明白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