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淡定是一種從容的心態(tài)(3)
- 淡定的人生沒煩惱大全集(超值金版)
- 牧之
- 3873字
- 2014-06-12 10:53:20
俗語有“宰相肚里能撐船”之說。古人與人為善、修身立德的諄諄教誨警示于世人,一個人若膽量大、性格豁達方能縱橫馳騁,若糾纏于無謂雞蟲之爭,非但有失儒雅,而且終日郁郁寡歡、神魂不定。唯有對世事時時心平氣和、寬容大度,才能處處契機應緣、和諧圓滿。
如果一語齟齬便遭打擊,一事唐突便種下禍根,一個壞印象便一輩子倒霉,這就說不上寬容了,就會被人稱為“母雞胸懷”。真正的寬容,應該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長。對才能超過者,也不嫉妒,唯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熱心舉賢,甘做人梯,這種精神將為世人稱道。
有個人講述了一個故事。小時候,有一天他和幾個朋友在一間荒廢的老木屋的閣樓上玩。在從閣樓往下跳的時候,他的左手食指上的戒指勾住了一根釘子,把整根手指拉掉了。當時他疼死了,也嚇壞了。等手好了以后,他沒有煩惱,接受了這個本可避免的事實。現(xiàn)在,他幾乎根本就不會去想自己的左手只有四個手指頭。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一間15世紀教堂廢墟上刻著這樣一行字:“事情是這樣,就不會是別的樣子。”
在漫長的歲月中,你我一定會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況,它們既是這樣,就不可能是別樣,我們也可以有所選擇。我們可以把它們當做一種不可避免的情況加以接受,并適應它。
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給我們忠告:“要樂于承認事情就是如此。能夠接受發(fā)生的事實,就是能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俄勒岡州的伊莉莎白·康黎經(jīng)過許多困難,終于學到了這一點。
“在慶祝美軍在北非獲勝的那天,我被告知我的侄子在戰(zhàn)場上失蹤了。后來,我又被告知,他已經(jīng)死了……我悲傷得無以復加。在此之前,我一直覺得生活很美好。我熱愛自己的工作,又費勁帶大了這個侄子。在我看來,他代表了年輕人美好的一切。我覺得我以前的努力正在豐收……現(xiàn)在,我整個世界都粉碎了,覺得再也沒有什么值得我活下去了。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悲傷過度,決定放棄工作,離開家鄉(xiāng),把我自己藏在眼淚和悔恨之中。”
“就在我清理桌子,準備辭職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封我已經(jīng)忘了的信——幾年前我母親去世后這個侄子寄來的信。那信上說:‘當然,我們都會懷念她,尤其是你。不過我知道你會支撐過去的。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些你教我的美麗的真理,永遠都會記得你教我要微笑。要像一個男子漢,承受一切發(fā)生的事情。’”
“我把那封信讀了一遍又一遍,覺得他似乎就在我身邊,仿佛對我說:‘你為什么不照你教給我的辦法去做呢?支撐下去,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情,把你個人的悲傷藏在微笑下,繼續(xù)過下去。’”
“于是,我一再對自己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沒有能力去改變它,不過我能夠像他所希望的那樣繼續(xù)活下去。’我把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都用于工作,我寫信給前方的士兵——給別人的兒子們;晚上,我參加了成人教育班——找出新的興趣,結交新的朋友。我不再為已經(jīng)永遠過去的那些事而悲傷。現(xiàn)在的生活比過去更充實、更完整。”
已故的喬治五世,在他白金漢宮的房里掛著下面這幾句話,“教我不要為月亮哭泣,也不要因事后悔。”叔本華也說:“能夠順從,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顯然,環(huán)境本身并不能使我們快樂或不快樂,而我們對周圍環(huán)境的反應才能決定我們的感覺。
必要時,我們都能忍受災難和悲劇,甚至戰(zhàn)勝它們。我們內(nèi)在的力量堅強得驚人,只要我們肯加以利用,它就能幫助我們克服一切。
已故的美國小說家布斯·塔金頓總是說:“人生的任何事情,我都能忍受,只除了一樣,就是瞎眼。那是我永遠也無法忍受的。”然而,在他六十多歲的時候,他的視力減退,一只眼幾乎全瞎了,另一只眼也快瞎了。他最害怕的事終于發(fā)生了。
塔金頓對此有什么反應呢?他自己也沒想到他還能覺得非常開心,甚至還能運用他的幽默感。當那些最大的黑斑從他眼前晃過時,他卻說:“嘿,又是老黑斑爺爺來了,不知道今天這么好的天氣,它要到哪里去?”
塔金頓完全失明后,他說:“我發(fā)現(xiàn)我能承受我視力的喪失,就像一個人能承受別的事情一樣。要是我五個感官全喪失了,我也知道我還能繼續(xù)生活在我的思想里。”
為了恢復視力,塔金頓在一年之內(nèi)做了12次手術,為他動手術的就是當?shù)氐难劭漆t(yī)生。他知道他無法逃避,所以唯一能減輕他受苦的辦法,就是爽爽快快地去接受它。他拒絕住在單人病房,而是住進大病房,和其他病人在一起。他努力讓大家開心。動手術時他盡力讓自己去想他是多么幸運。“多好呀,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已經(jīng)能夠為像人眼這么纖細的東西做手術了。”
一般人如果要忍受12次以上的手術和不見天日的生活,恐怕都會變成神經(jīng)病了。可是這件事教會塔金頓如何忍受,這件事使他了解,生命所能帶給他的,沒有一樣是他能力所不及而不能忍受的。
人生感悟
我們不可能改變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實,可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要在憂慮毀了你之前,先改掉憂慮的習慣,告訴自己:“適應不可避免的情況。”
★ 沒有天生的壞脾氣
有很多人在生氣之后習慣給自己找借口,他們說:“我天生就這樣。”“我也沒辦法呀!”并以此來求得別人的原諒。如果偶爾如此,我們會嘲笑他,又在給自己找借口了!可是當他習慣于這樣說之后,當我們數(shù)十遍的勸諫都無濟于事之后,也許你就會疑惑起來,難道他的脾氣真是天生的嗎?
有這么一個故事說得很好。
盤珪禪師說法時不僅淺顯易懂,也常在結束之前讓信徒提問題,并當場解說,因此不遠千里慕道而來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請示盤珪禪師說:
“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
盤珪:“是怎么一個天生法?你把它拿出來給我看,我?guī)湍愀牡簟!?
信徒:“不!現(xiàn)在沒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會跑出來。”
盤珪:“如果現(xiàn)在沒有,只是在某種偶發(fā)的情況下才會出現(xiàn),那么就是你和別人爭執(zhí)時,自己造就出來的,現(xiàn)在你卻把它說成是天生的,將過錯推給父母,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經(jīng)此指點,明白過來,再也不輕易地發(fā)脾氣了。
答案很明顯,只要有心,沒有改不了的習慣。
科學家認為,人之所以暴躁愛發(fā)怒,是和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關。11歲左右的青少年,正處于大腦前額葉皮層發(fā)育的階段,大量的神經(jīng)連接正處于“改造”之中,而大腦前額葉皮層對感情、道德等情緒有影響,并負責產(chǎn)生行動的神經(jīng)沖動。大腦的其他部分,在這一年齡之前就基本發(fā)育完畢,前額葉皮層是大腦最后發(fā)育的部分,發(fā)育過程伴隨整個青春期。這就導致了發(fā)育期的青少年有感情判斷失常、舉止暴躁等表現(xiàn),如果他們順利度過這一階段就會恢復正常了。
人生感悟
沒有天生的壞脾氣,只要你學會控制,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脾氣也可以很好。
★ 憤怒讓你失去理智
有一些人,受了點窩囊氣,又不便表白,他們就氣急惱火,用打自己的臉來表示憤怒。憤怒使人失去理智,其結果往往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古人為了教導我們,留下了一句三字經(jīng):“怒思禍。”
2002年11月22日早上7時左右,四川綿陽平政小區(qū)居民彭某開車出門時發(fā)現(xiàn)路被挖斷。車輛無法通行,遂對正在溝槽上搭建臨時通行鋼橋的施工人員發(fā)脾氣,最后竟然一時火起,情緒失控,抱起一塊石頭朝溝槽內(nèi)砸去。“砰”的一聲,石頭砸在了主供水管道上,水管當場被砸漏,自來水立即噴涌而出,嚇得溝槽周圍的人四散逃離。半小時后,溝槽就被漏出的自來水淹沒,整個小區(qū)的200余戶居民和小區(qū)周圍的數(shù)百戶居民瞬間無水可用。由于斷水事故發(fā)生在早上,平政小區(qū)和周圍的許多居民早餐斷炊,無法洗臉刷牙;而且正值冬天,搶修人員幾乎是在冰冷的泥水里浸泡著。這個瘋狂的舉動害人不淺。事后,被帶進派出所的彭某說自己很后悔。
很多人也許沒有經(jīng)歷過憤怒到極點的體驗,那恰似火山爆發(fā)的急劇噴發(fā)感,別人無法阻擋,但他們事后總會后悔。有時候生氣傷害的不僅僅是你自己的身心、你的家庭,還會破壞更多人的生活。
清人石成金的《莫惱歌》中說:“莫要惱,莫要惱,煩惱之人容易老。世間萬事怎能全,可嘆癡人愁不了。任何富貴與王侯,年年處處埋荒草。放著快活不會享,何苦自己尋煩惱。莫要惱,莫要惱,明日陰陽尚難保。雙親膝下俱承歡,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飯飽,這個快活哪里討。富貴榮華眼前花,何苦自己討煩惱。”
一個住在美國密歇根州的人想移去一個在朋友院子里的樹根。他決定使用家里存放的炸藥,結果樹根是除去了,但爆炸把樹根變成一顆炮彈,順勢射到163英尺遠,最后穿過一個鄰居的屋頂。樹根在屋頂上造成一個3英尺寬的大洞,劈開了屋椽,穿過了飯廳的天花板。
如果我們仔細反省,就會看到自己的舉動就和那人一樣。我們用粗暴的言語及行動去解決問題,結果是事與愿違,反而會越搞越糟。
我們的社會有它運行的秩序,任何人違背了就會搞得一團糟。可是有時候人們把自己“極為生氣、以至于控制不住自己”作為自己的理由。但誰能例外呢?
違背了約定就要受懲罰。
南非特種部隊是一支戰(zhàn)略力量。南非特種部隊的挑選程序號稱當今世界最為嚴格的。參選者必須是南非公民,必須接受過學校教育;必須至少在部隊、警隊服役一年,或在預備役中呆過一年;必須會說兩種語言;年齡必須在18-28周歲之間。入選測試,主要包括身體測試和心理測試。身體方面的測試包括:兩分鐘內(nèi)做完67個俯臥撐,18分鐘3公里全速跑。入選后,他們還得參加一流的海陸空訓練,了解自己的任務是什么,掌握如何參加空中合作、水下作戰(zhàn)、走過障礙物、叢林謀生、跟蹤、破壞等作戰(zhàn)戰(zhàn)術。而心理測試方面,任何無自我控制能力或脾氣暴躁的人都被淘汰。
這就是游戲規(guī)則。任何游戲都有個規(guī)則,你可以批評它、懷疑它,只要你參加這個游戲,就必須遵守這個規(guī)則。敢于超越這個規(guī)則的就要接受懲罰。固然有人可能宣稱他可以不遵守規(guī)則參加游戲,因為他是天才。可在當今社會,尊重規(guī)則比愛護天才重要得多。現(xiàn)代社會的基礎就是尊重規(guī)則,而不是天才至上。
人生感悟
生氣不是你破壞秩序、破壞游戲規(guī)則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