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民要術譯注(修訂本)
- (北朝)賈思勰著 繆啟愉 繆桂龍譯注
- 1978字
- 2021-04-02 14:16:13
旱稻第十二
旱稻用下田,白土勝黑土〔1〕。非言下田勝高原,但夏停水者,不得禾、豆、麥,稻田種〔2〕,雖澇亦收〔3〕,所謂彼此俱獲,不失地利故也。下田種者,用功多;高原種者,與禾同等也。凡下田停水處,燥則堅垎,濕則污泥,難治而易荒,埆而殺種—其春耕者,殺種尤甚—故宜五六月暵之,以擬
麥。麥時水澇,不得納種者,九月中復一轉,至春種稻,萬不失一。春耕者十不收五,蓋誤人耳。
凡種下田,不問秋夏,候水盡,地白背時,速耕,耙、勞頻煩令熟。過燥則堅,遇雨則泥,所以宜速耕也。
二月半種稻為上時,三月為中時,四月初及半為下時。
漬種如法,裛令開口。耬耩 種之,
種者省種而生科,又勝擲者。即再遍勞。若歲寒早種—慮時晚—即不漬種,恐芽焦也。〔4〕
其土黑堅強之地,種未生前遇旱者,欲得令牛羊及人履踐之〔5〕;濕則不用一跡入地。稻既生,猶欲令人踐垅背。踐者茂而多實也。
苗長三寸,耙、勞而鋤之。鋤唯欲速。稻苗性弱,不能扇草〔6〕,故宜數鋤之。每經一雨,輒欲耙、勞。苗高尺許則鋒。天雨無所作,宜冒雨薅之??拼?,如穊者,五六月中霖雨時,拔而栽之。栽法欲淺,令其根須四散,則滋茂;深而直下者,聚而不科。其苗長者,亦可捩去葉端數寸,勿傷其心也。入七月,不復任栽。七月百草成,時晚故也。
其高田種者,不求極良,唯須廢地。過良則苗折,廢地則無草。亦秋耕,耙、勞令熟,至春,黃場納種。不宜濕下。余法悉與下田同。
【注釋】
〔1〕白土、黑土: 指土壤的不同形態特征,包括顏色、粗細、結構、松緊等的表征?!鞍住?,這里不是指空白、空閑。
〔2〕“田”,金抄及《輯要》引均作“四”,概括“禾、豆、麥、稻”四種,講不通;南宋本作“田”,是,但宜作“下田”?!暗鞠绿锓N”,意謂不是說下田比高原好,只是下田夏天漬著水,不能種谷子、豆、麥,只有耐澇的旱稻種在“下田”,“雖澇亦收”。
〔3〕雖澇亦收: 就是有潦水,也有收成。按: 旱稻即陸稻,耐旱也耐澇,適應在種水稻易受旱而種旱作不怕略澇的地區,以及春旱而夏秋易澇的低洼地區種植。所以在夏天有滯澇不能種谷子等旱作的地,宜于種陸稻,不怕澇,仍有收獲。下文說種麥時仍有滯澇不能下種,只能在明春種陸稻,正反映后一種春旱而夏種易澇的情況。
〔4〕這整條注文,不大容易點讀,今暫參照江蘇泰州市董愛國同志的意見作如上讀。“慮時晚”是對“歲寒早種”的注腳,是說碰上春寒年份,由于種期已迫近,仍不得不趕時早些播種—因為如果等到天暖再種,怕時間太晚。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漬種發芽,怕芽會被凍枯。
〔5〕履踐之: 黑壚土如果耕不及時,地整不熟,旱則塊硬虛懸,風日失墑,所以種后未出苗遇旱,須要踐踏使落實,使種土相接,以利保墑出苗。
〔6〕陸稻幼苗長勢弱,生長緩慢,不易遮蔽雜草,反而易被雜草所蔽,所以必須早鋤快鋤。
【譯文】
旱稻要種在低田,白土比黑土好。不是說低田比高原好,只是因為低田夏天會有漬水,不能種谷子、豆子或麥,只有種旱稻,就是有潦水,也有收成。這樣,兩種地彼此都有收獲,不致失去地利。種在低田,用的人工多;種在高原,用工和谷子一樣。低田漬潦的地方,干燥時堅硬板結,濕時泥濘,難以耕治,又容易草荒,土地瘠薄,很難出苗—春耕的尤其難出苗—所以該在五六月里耕翻曬過垡,準備入秋種麥。但如果種麥時仍有滯潦不能下種的,那就在九月間再耕轉一遍,到明年春天種旱稻,便萬無一失。春耕的十成沒有五成收成,那真是誤人。
凡在低田種旱稻,不管秋天還是夏天,等水干了,地面發白時,趕快耕翻,多遍地耙、耢,把地整熟。太干時堅硬,遇上雨又會泥濘,所以該在白背時趕快耕翻。
二月半種是上好的時令,三月是中等時令,四月初到月半是最晚時令。
浸種按照通常的辦法,保溫保濕,芽催到開口露白就可以了。耩溝下種,掩上土,掩種的省種子,發棵大,比撒播的強。隨即耢兩遍。如果怕時間太晚誤過時機,即使當年春天還是寒冷的,仍然需要冒寒早些種,那就不要浸種催芽,怕的是催了的芽會被凍枯焦。
黑壚堅硬的地,種下去還沒出苗就遇上干旱的,要叫牛羊和人在地上踐踏過;但地濕,卻不允許有一步踏進去。稻出苗后,還要叫人踐踏壟背。踐踏過的苗就長得茂盛,結實多。
苗長高到三寸時,耙過,耢平,再鋤過。鋤務必要快。稻苗力量弱,遮蔽不住雜草,所以該多次快鋤。每下一場雨,就要耙、耢。苗長到尺把高時,用鋒鋒過。天下雨沒有什么事,該冒雨薅去稻草??茀泊罅?,如果嫌稠,五六月里連雨時,就拔掉些另外移栽。栽的方法: 要栽得淺,讓根須向四面散開,就長得茂盛;如果直插下去栽得深,株叢緊密聚著不發科。稻苗過長的,也可以把葉尖掐掉幾寸,可不能傷及苗心。一到七月,便不能再移栽了。七月各種草營養生長已完成,〔稻也一樣,〕時間太晚了。
在高田種旱稻,田不要求很肥,只須用原先種過的地。過肥的地容易倒伏,種過的地雜草少。也是秋耕,耙,耢,把地整熟,到春天,趁黃墑下種。不宜地濕時下種。其余辦法,都和低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