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態度決定高度,心態決定一切

引言

其實生活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是心態的不同造就了人生的不同。把握好你的心態,心態決定一切不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自己主宰自己的有效保障。

1.沙漠里也能找到星星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名叫瑪莉的婦女隨她的軍官丈夫駐防在北非的埃及,住在靠近沙漠的營地里,軍營的條件是很差的。

他們居住的木屋總是悶熱難當,連陰涼一點的地方氣溫也在30度以上,狂風裹挾著沙土總是呼呼地吹個不停。軍營里沒有幾個家屬,周圍住的又全是不懂英語的土著居民,生活毫無色彩,日子實在難熬。

而且丈夫經常要出去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這讓一個人在家的瑪莉總是感到非常寂寞。她給遠在祖國的父親寫信傾訴,多少流露出要回家的意思。父親的回信很快就收到了,信中寫了這么一句話:“有兩名罪犯從監獄里眺望窗外,一個看到的是高墻和鐵窗,一個看到的是月亮和星星?!?

瑪莉拿著父親的信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覺得父親說的很對?!昂冒?!”她振作起精神,“我這就找星星和月亮去。”于是她走到屋外,和鄰近的土著黑人交朋友,并請他們教她烹飪當地的食品,用泥土做成陶器。交往的開始是有些艱難的,但他們很快就熱情地接受了她,瑪莉也開始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之中,并且一步一步地迷上了這里的風土人情。不久之后,瑪莉還開始研究起了曾經讓自己無比厭煩的沙漠。很快,沙漠在她眼中成了神奇迷人的地方。她經常請土著朋友們引路深入沙漠的深處,聽當地人講沙漠的特點,還讓遠在倫敦的親友幫她寄來了當時能找到的關于沙漠的所有著作,她都認真地閱讀。而且她還將她對沙漠取得的點滴知識都寫進了自己的日記,她的生活因此變得充實,甚至有些忙碌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由于在中東、非洲的沙漠地區不斷發現石油,人們對沙漠的認識和興趣都大增,瑪莉因為她的知識成為了這個島國知名的沙漠專家。

幾十年后,當有人向瑪莉問起事業成功的經驗時,她說到了月亮和星星的故事。她說:“是父親教給了我對生活的態度,這種態度是我事業的源泉,它使我終身受用?!?

不錯,瑪莉女士找到了自己的“星星”,她不僅不再長吁短嘆了,而且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那么我們呢?我們又該得到什么樣的啟示呢?

也許最大的啟示就是,不要害怕寂寞和苦惱,只要我們能夠擺正自己的心態,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它們,我們就可以在沙漠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星星。

2.自己的抉擇自己掌握

人生的成敗,全系于自己的抉擇。具有堅強意志力的人,遇到任何艱難障礙,都能堅持自己的抉擇,想方設法克服困難,消除障礙。

有這樣一個人,他的父親是一個賭徒,母親是一個酒鬼。在這樣的環境下,他的學業一無所成,不久就離開了學校,成了街頭混混。直到20歲的時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這樣做。如果這樣下去,和自己的父母豈不是一樣嗎?那樣帶給眾人、留給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他下定決心,要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個人樣來。但是做什么呢?他長時間思索著,找份白領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經商,又沒有本錢……他想到了當演員——當演員不需要過去的清名,不需要文憑,更不需要本錢,而一旦成功,卻可以名利雙收。但是他顯然不具備演員的條件,長相就很難使人有信心,又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沒有經驗,也無“天賦”。然而,“一定要成功”的驅動力,使他認為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頭的機會,最后的成功可能。在成功之前,決不放棄!

于是,他來到好萊塢,找明星,找導演,找制片……找一切可能使他成為演員的人,四處哀求:“給我一次機會吧,我要當演員,我一定能成功!”

很自然,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絕了。但他并不氣餒,他知道,失敗定有原因。每次被拒絕之后,他就把它當做是一次學習。一定要成功,癡心不改,又去找人……不幸的很,兩年一晃過去了,錢花光了,他便在好萊塢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這兩年來他遭受到上千次拒絕。

他暗自垂淚,痛哭失聲。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嗎,難道賭徒、酒鬼的兒子就只能做賭徒、酒鬼嗎?當然不行,我一定要堅持下去,我要成功!他想到了換個方法試試。他想出了一個“迂回前進”的思路:先寫劇本,待劇本被導演看中后,再要求當演員。幸好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剛來時的門外漢了,兩年多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絕都是一次口傳心授、一次學習、一次進步。因此,他已經具備了寫電影劇本的基礎知識。

一年后,劇本寫出來了,他又拿去遍訪各位導演,“這個劇本怎么樣,讓我當男主角吧!”人們認為他的劇本挺好,但要讓他當男主角是不可能的,他再一次被拒絕了。

他不斷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成功,也許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

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絕后的一天,一個曾拒絕過他20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演好,但至少你的精神令我感動。我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連續劇,先只拍一集,就讓你當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效果不好,你便從此斷絕這個念頭吧!”

為了這一刻,他已經作了3年多的準備,終于可以一試身手。機會來之不易,他自然拼盡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這部電視劇創下了當時全美最高收視紀錄——他成功了!

現在,這個人是世界頂尖的電影巨星,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史泰龍。

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必須相信和堅持自己的抉擇,一旦下了決心,不留后路,竭盡全力,向前進取,那么即使遇到千萬困難,也不會退縮。如果抱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就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把猶豫、膽怯等全部趕走。在堅定的決心下,成功之敵必無藏身之地。

一個人有了決心,方能克服種種艱難,去獲得勝利,這樣才能得到人們的敬仰。所以,有決心的人,必定是個最終的勝利者。只有決心,才能增強信心,才能充分發揮才智,從而在事業上做出偉大的成就。

人生如此,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不也是這樣嗎?讓我們相信并且掌握好我們自己人生的每一個抉擇,相信那一定會是一個美好的人生!

3.把困難當作人生的轉機

碰到困難時,一部分人會陷入恐懼狀態,另一部分人反而會利用這個機會取得成功。這種差別才是改善人生的決定性的差別。

丹麥的一名大學生,有一次到美國旅游。他先到華盛頓,下榻威勒飯店,住宿費已經預付。上衣的口袋放著到芝加哥的機票,褲袋里的錢包放著護照和現金。準備就寢時,他發現錢包不翼而飛,立刻下樓告訴旅館的經理。

“我們會盡力尋找。”經理說。

第二天早上,皮包仍然不見蹤影。他只身在異鄉,手足無措。打電話向芝加哥的朋友求援?到使館報告遺失護照?呆坐在警察局等待消息?

突然,他告訴自己:“我要看看華盛頓。我可能沒有機會再來,今天非常寶貴。畢竟,我還有今天晚上到芝加哥的機票,還有很多時間處理錢和護照的問題。我可以散步,現在是愉快的時刻,我還是我,和昨天丟掉錢包之前并沒有兩樣。來到美國,我應快樂,享受大都市的一天。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丟掉錢包的不愉快之中?!?

他開始徒步旅游,參觀白宮和博物館,爬上華盛頓紀念碑。雖然許多想看的地方他沒有看到,但所到之處,他都盡情暢游了一番。

回到丹麥之后,他說美國之行最難忘的回憶,是徒步暢游華盛頓。5天之后,華盛頓警局找到他的皮包和護照,寄給了他。

許多人一陷入困境,就悲觀失望,并給自己增加很重的壓力,其實,應該告訴自己,困境是另一種希望的開始,它往往預示著明天的好運氣。因此,你應該主動給自己減壓。

只要放松自己,告訴自己希望是無所不在的,再大的困難也會變得渺小。此時,困境不再是阻礙,而是又一次成功的希望。

人生中有很多障礙或苦難,同時所有的苦難都藏匿著成長和發展的種子。但能夠發現這種子,并好好培養出來的人,往往只有少數。這些人到底是怎樣的人呢?

第一是決心要克服苦難的人。沒有這種決心的話,不管再怎么說“苦難才是機會”,也只會變成以另一種苦難結束的悲劇。

第二是能夠認為苦難才是機會的人。沒有這種想法,苦難會帶來更多的苦難。

我們應記住,不管怎樣不利的條件,只要我們能正確處理,都可能把它轉變為有利的條件。

在歡喜狀態時,人們大都不會自我反省,也沒有上進心。相反地,在苦惱或挫折面前,倒經常會進行自我反省,因此反而有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歡樂的機會。

那么,把痛苦變成機會,或者是變成恐慌狀況,這種差別到底是從哪里出來的呢?是由決心和態度決定的!

4.可以輸給別人,不能輸給自己

莎士比亞曾說:假使我們自己將自己比作泥土,那就真要成為別人踐踏的東西了。其實,別人認為你是哪一種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肯定自己;別人如何打敗你,并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是否在別人打敗你之前,就先輸給了自己。很多人失敗,通常是輸給自己,而不是輸給別人。

下面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美國從事個性分析的專家羅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辦公室接待了一個因企業倒閉而負債累累的流浪者。羅伯特從頭到腳打量眼前的人:茫然的眼神、沮喪的皺紋、十來天未刮的胡須以及緊張的神態。專家羅伯特想了想,說:“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如果你愿意的話,我可以介紹你去見本大樓的一個人,他可以幫助你賺回你所損失的錢,并且協助你東山再起。”

羅伯特剛說完,他立刻跳了起來,抓住羅伯特的手,說道:“看在上帝的份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

羅伯特帶他站在一塊看來像是掛在門口的窗簾布之前。然后把窗簾布拉開,露出一面高大的鏡子,他可以從鏡子里看到他的全身。羅伯特指著鏡子說:“就是這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這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你覺得你失敗了,是因為輸給了外部環境或者別人了嗎?不,你只是輸給了自己?!?

他朝著鏡子走了幾步,用手摸摸他長滿胡須的臉孔,對著鏡子里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鐘,然后后退幾步,低下頭,哭泣起來。

幾天后,羅伯特在街上碰到了這個人,而他不再是一個流浪漢形象,他西裝革履,步伐輕快有力,頭抬得高高的,原來那種衰老、不安、緊張的姿態已經消失不見。

后來,那個人真的東山再起,成為芝加哥的富翁。

一支小分隊在一次行軍中,突然遭到敵人的襲擊,混戰中,有兩位戰士沖出了敵人的包圍圈,結果卻發現進入了沙漠中。走至半途,水喝完了,受傷的戰士體力不支,需要休息。于是,同伴把槍遞給受傷者,再三吩咐:“槍里還有5顆子彈,我走后,每隔1小時你就對空中鳴放一槍。槍聲會指引我前來與你會合?!闭f完,同伴滿懷信心找水去了。躺在沙漠中的戰士卻滿腹狐疑:同伴能找到水嗎?能聽到槍聲嗎?會不會丟下自己這個“包袱”獨自離去?日暮降臨的時候,槍里只剩下一顆子彈,而同伴還沒有回來。受傷的戰士確信同伴早已離去,自己只能等待死亡。想象中,沙漠里禿鷹飛來,狠狠地啄瞎了他的眼睛、啄食他的身體……結果,他徹底崩潰了,把最后一顆子彈送進了自己的太陽穴。槍聲響過不久,同伴提著滿壺清水,領著一隊駱駝商旅趕來,找到了一具尚有余溫的尸體……

那位戰士沖出了敵人的槍林彈雨,卻死在了自己的槍口下,讓人扼腕嘆息之余不免警醒:我們奮斗在人生的旅程中,與天斗、與人斗,我們不輕易服輸,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沒有什么戰勝不了的。然而很多時候,面對惡劣的環境,面對天災人禍,面對爾虞我詐,是我們在心理上先否定了自己,是我們自己選擇了放棄,選擇了失敗。

在生活的艱難跋涉中我們要堅守一個信念:可以輸給別人,但不能輸給自己。因為打敗你的不是外部環境,而是你自己。

5.學會給自己頒獎

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自己年幼的兒子在門口練習走路。當扶著媽媽的手時,小孩便大膽地往前邁步,可當媽媽把手拿開時,他便站在那兒不敢往前邁步。孩子的媽媽沒有去扶他,而是蹲在前面不遠處一個勁地說表揚他的話:“寶寶真厲害,寶寶一定能走過來……”

過了一會兒,那小孩居然真的在媽媽的鼓勵下向前邁出了小腿,晃悠悠地走了幾步,然后一下子撲到母親懷里。

“寶寶真棒?!蹦贻p的母親又不住地贊美著自己的兒子。孩子“咯咯”地在母親的懷里笑著。

年輕媽媽的幾句贊美的話,竟能鼓起那么小的孩子的勇氣,有了媽媽的稱贊與鼓勵,小孩將走得越來越遠,大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大人又何嘗不需要贊美???

馬克·吐溫說:“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可以多活3個月?!比巳硕伎释玫絼e人的贊美,贊美是一種肯定,一種褒獎。工作中聽到領導的表揚,我們干活便特別帶勁;生活中聽到朋友的贊美,心情舒暢好幾天。

贊美就像照在人們心靈上的陽光,能給人以力量,沒有陽光,我們就無法正常發育和成長。贊美能給人以信心,沒有信心,人生的大船便無法駛向更遠的港灣。

渴望得到別人的贊美畢竟不如自己贊美自己來得容易。既然我們需要贊美,既然贊美可以讓我們更上一層樓,催我們奮進,那就讓我們學會贊美自己吧!當自己考了個好成績,或是寫了一篇好文章,不妨贊美自己幾句,為自己喝彩,為自己叫好。不!不需要說出口,不需要任何人的分享,只要一個會心的微笑,只要心靈的一點點波動,這時你就能體會到擁有成功的喜悅,這不僅是對自身的欣賞和肯定,更是對未來的追求和希望,是用自信再次揚起人生的帆船。不!這也不是自我陶醉。在飛梭似的人生里留下一絲完全屬于自己的時間,不要用手去摸,不要用眼睛去看,只要用心去感觸,體味一個真實的自己,成功就是自身價值的體現。只要那么一瞬間,你便可以看到前途的光明,看見世界的美好。

一個喜歡棒球的小男孩,生日時得到一副新的球棒。他激動萬分地沖出屋子,大喊道:“我是世界上最好的棒球手!”他把球高高地扔向天空,舉棒擊球,結果沒中。他毫不猶豫地第二次拿起了球,挑戰似地喊道:“我是世界上最好的棒球手!”這次他打得更帶勁,但又沒擊中,反而跌了一跤,擦破了皮。男孩第三次站了起來,再次擊球。這一次準頭更差,連球也丟了。他望了望球棒道:“嘿,你知道嗎?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擊球手!”

后來,這個男孩果然成了棒球史上罕見的神擊手。是自己的贊美給了他力量,是贊美成就了小男孩的夢想。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像小男孩一樣登上成功的頂峰,那時再回首今天,我們會看見通往凱旋門的大道上,除了腳印、汗水、淚水外,還有一個個驛站,那便是自己的贊美。也許有一天你會贏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但你會發現,只有自己的贊美才是最美最真實的!

因此,成功勵志學大師卡內基認為:只有一個人能治療你的不安,那便是你自己。

6.走好心靈的獨木橋

弗洛姆是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一天,幾個學生向他請教:心態對一個人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說,就把他們帶到一間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導下,學生們很快就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接著弗洛姆打開房間里的一盞燈,在這昏黃如燭的燈光下,學生們才看清楚房間的布置,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這間房子的地面就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動著各種毒蛇,包括一條大蟒蛇和三條眼鏡蛇,有好幾條毒蛇正高高地昂著頭,朝他們“滋滋”地吐著信子。就在蛇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木橋上走過來的。

弗洛姆看著他們,問:“現在,你們還愿意再次走過這座橋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聲。

過了片刻,終于有3位學生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其中一個學生一上橋,就異常小心地挪動著雙腳,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個學生戰戰兢兢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個學生干脆彎下身來,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

“啪”,弗洛姆又打開了房內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耀得如同白晝。學生們揉揉眼睛再仔細看,才發現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只是因為網線的顏色暗淡,他們剛才沒有看出來。弗洛姆大聲地問:“你們當中還有誰愿意現在就通過這座小橋?”

學生們沒有做聲,“你們為什么不愿意呢?”弗洛姆問道。“這張安全網的質量可靠嗎?”學生心有余悸地反問。

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們的疑問了,這座橋本來不難走,可是橋下的毒蛇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于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慌了手腳,表現出各種程度的膽怯——心態對行為當然是有影響的?!?

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面對各種挑戰時,也許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勢單力薄,不是因為智能低下,也不是沒有把整個局勢分析透徹,反而是把困難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徹,考慮得太詳盡,才會被困難嚇倒,舉步維艱。倒是那些沒把困難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夠勇往直前。

如果我們在通過心靈的獨木橋時,能夠忘記背景,忽略險惡,專心走好自己腳下的路,也許我們就能輕松愉快地快步到達目的地。

7.破釜沉舟的勇氣不可或缺

斷絕你所有可能之路,才能夠讓自己無后顧之憂,無牽無掛,一門心思地去追求成功。

凱撒在尚未掌權之前,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將領。有一次,他奉命率領艦隊前去征服英倫諸島。

在他檢閱艦隊出發前,才發現一項嚴重的問題。隨船遠征的軍隊人數少得可憐,而且武裝配備也殘破不堪,以這樣的軍隊妄想征服驍勇善戰的盎格魯·薩克森人,無異于以卵擊石。

但凱撒當下還是決定啟程,駛向英倫諸島。艦隊到達目的地之后,凱撒等候所有兵丁全數下船,立即命令親信一把火將所有戰艦燒毀。

同時他召集全體戰士訓話,明確地告訴他們:戰艦已經燒毀,所以大伙兒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勉強應戰,如果打不過勇猛的敵人,后退無路,只得被趕入海中喂魚。另一條路是,不管軍力、武器、補給的不足,奮勇向前,攻下該島,則人人有活命的機會。

士兵們人人抱定必勝的決心,終于攻克強敵,而凱撒也因為這次成功的戰役,奠定下日后掌權的基礎。

凱撒的領導智慧,在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故事?!捌聘林邸钡拇_是最能激勵人心的方式之一。

大多數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他們能夠專心致力于與他們所努力想要成就的目標上。為了達成目標,他們能舍棄一些與成功之路不相關的事物,眼光只鎖定他們的目標。

這般強烈的成功意志,對于一般人而言,似乎難以具備。故而,我們不妨學習凱撒大帝火燒戰船斷絕后路的方式,來激勵自我全力以赴。

你可將紛亂的思緒暫時放下,靜心省思,哪些事物是阻礙成功的絆腳石。

當看清所有阻礙你成功的事物,諸如拖延、怠惰、消極意識……接著你必須有個堅定的決心,先去除所有的障礙物,然后再斷絕你所有可退之路,唯有如此,才能夠保證渴望追求成功的愿望,如同求生一樣,那么迫切而強烈,這種本能將引導你走向成功。

如果確知自己無路可退,再怎么怯懦的人,也立刻能成為最英勇的戰士,自然地挺起胸膛,去迎向任何挑戰,且必將勝利。

8.心靈也要有一個堅持的理由

凡事你只要再堅持一下,成功的概率就會更大一些。

一家書店,進來一個窮孩子,打聽店里有沒有地理書。

“多著呢?!钡陠T回答說。

“多少錢一本?”

“1元錢一本?!?

“我沒想到這么貴。”

孩子轉身向外走,店門都打開了,但他又把門關上,走回來,說道:“我只有6角2分錢,先給我一本,過兩天我把其余的錢送來,好嗎?”

店員拒絕了他的請求。

孩子去了第二家書店,也遭到了拒絕。

他又去了其他三家書店,都遭到了拒絕,但他仍然不灰心。

他走進了第六家書店,像大人似的走到那個店員面前:“我想要一本地理書,可我只有6角2分錢。”

“你很想要這本書嗎?”店員問他。

“是的,先生。非常想要。”

“為什么?”

“學習用。我不能上學,不過,我有時間,我就在家里學習。所有的男孩子都有地理書,要是我沒有,他們就會超過我了。再說我爸爸曾是一名水手,他經常去的那些地方,我很想了解了解。”

“你父親現在在哪里?”

“他死了。”孩子輕聲回答。過了一會兒他接著說:“將來,我也想像爸爸一樣當一名水手?!?

店員望著他說:“好吧,我告訴你,要么我賣給你新書,等你有錢的時候再給我;要么我賣給你本舊書,只用5角錢?!?

“舊書的頁碼會少嗎?”

“當然一頁不少?!?

“那么買本舊的也行。我用多余的1角2分錢買別的書。這是我進的第六家書店,謝謝您讓我不用到別的書店去買?!?

孩子買到書后,店員又送他一支漂亮的新鉛筆和一些干干凈凈的白紙。

生活就像自然界,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有陽春,也有金秋,有酷暑,也有寒冬。走運和倒霉都不會持續很久。要永遠堅信一點:一切都會變的。無論身受多大創傷,心情多么沉重,一貧如洗也好,沒人理解也好,都要堅持住。太陽落了還會升起,不幸的日子總有盡頭,過去是這樣,將來也是這樣。在許多人頻頻遭遇失敗的時候,那些有必勝信念的人成功了,他們應該成功。永不放棄的人總會成功。對他們來說,成功就像明天早上的太陽一定要出來一樣肯定!

真正勝利的人,是能堅持到最后一秒鐘的人,因為不到最后關頭,是不可能分出真正勝負的。一次的失敗并不代表永遠的失敗,如果你把一次的失敗當做最后的失敗,因而失去了戰斗的意志,那被打敗的是你自己。人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只有堅持到最后的人,才有成功的機會。

9.心態真的可以決定一切

米盧有句話說:心態決定一切。

事實上,我們也經??吹竭\動員在比賽場上因為心態的起伏變化而導致結果的出人意料。心態左右著我們對人對事對環境的看法,而這看法又決定了我們對人對事的態度。

從前有一位智慧老人,每天坐在加油站外面的搖椅上,向開車經過鎮上的人打招呼。

這天,他的孫女在他身旁,陪他慢慢地共度光陰。他倆坐在那里看著人們經過,一位身材很高看來像個游客的男人(他們認識鎮上每個人)到處打聽,想要找地方住下來。

陌生人走過來說:“這是個怎樣的城鎮?”

老人慢慢轉過身來回答:“你來自怎樣的城鎮?”

游客說:“在我原來住的地方,人人都很喜歡批評別人。鄰居之間常說別人的閑話,總之那地方很不好住。我真高興能夠離開,那不是個令人愉快的地方。”搖椅上的老人對陌生人說:“那我得告訴你,其實這里也差不多。”

過了個把小時,一輛載著一家人的大車在這里停下來加油。車子慢慢開進加油站,停在老先生和他孫女坐的地方。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小孩子下來問哪里有洗手間,老人指著一扇門,上面有根釘子懸著扭歪了的牌子。孩子的父親也下了車,問老人說:“住在這市鎮不錯吧?”坐在搖椅上的老人回答:“你原來住的地方怎樣?”

孩子的父親看著他說:“我原來住的城鎮每個人都很親切,人人都愿幫助鄰居。無論去哪里,總會有人跟你打招呼,說謝謝。我真舍不得離開?!崩舷壬D過來看著他,臉上露出和藹的微笑,“其實這里也差不多。”

然后那家人回到車上,說了謝謝,揮手再見,驅車離開。

等到那家人走遠,孫女抬頭問祖父:“爺爺,為什么你告訴第一個人這里很可怕,卻告訴第二個人這里很好呢?”祖父慈祥地看著孫女美麗的雙眼說:“不管你搬到哪里,你都會帶著自己的態度;那地方可怕或可愛,全在于你自己!”

其實生活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是心態的不同造就了人生的不同。把握好你的心態,心態決定一切不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自己主宰自己的有效保障。

10.不要忘記沉重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對夫婦去劇院觀賞著名的基督受難舞臺劇。戲落幕以后,他們到后臺去拜訪扮演耶穌的主角。跟主角合完影后,他們注意到角落里有一個很大的木制十字架,是主角在舞臺上背負的那個道具。

先生對太太說:“替我照一張背十字架的相?!?

他上前把十字架背在背上,讓他大為驚訝的是,十字架非常重,大大超出他的想象。原來十字架是用沉重的橡木做的,背上后他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挪動一步。結果在使盡了力氣后,他不得不氣喘吁吁地放棄了。

他回頭問主角:“我還以為它的中間是鏤空的、分量很輕呢。你為什么要打這么重的一個十字架呢?”

主角答道:“先生,如果我感覺不到十字架的重量,我就演不好這個角色?!?

沉重是真實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享受著生活中的歡樂,也就要接納生活中的沉重,因為生命中的一些重擔和責任是你必須承擔的,你必須要負重前行,才能踩出踏踏實實的腳印。

11.不要讓你的心靈背叛整個世界

克萊特16歲那年夏天,他心愛的哥哥出了車禍,死在他的懷里。霎時,他的大腦里一片空白,自此精神崩潰了。失去親人的痛感壓迫著他的心,他沉默寡言,不再有歡容笑顏。在他看來,歡樂是別人的,悲傷痛苦如柵欄一樣,牢牢地圈著自己;孤寂如同衣衫一樣裹著他。他沒有朋友,沒有任何交往的欲望。在靜默中,他想到過死。

終于有一天,他驀然醒悟,才明白自己為什么活得如此累、如此苦。這一切又是多么幼稚。逝者如斯,對待死者最深切的慰念,除了在墳上哭啞嗓子,還有更重要的,那絕不是人為地構筑堡壘,制造憂傷,而是直起腰來,挺身前行。

后來,他交上了女朋友,不久又分手了??巳R特沒有痛不欲生的感覺,他已經學會了選擇堅強,學會了換個想法去考慮問題。他不再封閉自己的感情,不再封閉自己的世界。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幸,諸如親人不幸死亡、朋友分手、身患重病……你一定要注意,這一切于你都不重要,于你都不會構成致命的創傷。

最致命的創傷來自我們自己心靈深處,是我們的心靈導致我們絕望。

假如你背對著整個世界,整個世界也會背對著你。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只是我們對命運的態度。只要我們能夠以恰當的態度對待命運,命運也就不是那么可怕的東西了。放棄絕望的思想,換一個角度想問題,就會豁達起來,發現原來什么都沒變:陽光依舊照耀著你,月光仍然撫愛著你。

12.真正的光明,是在人的心中

一位年輕人的父母突然病故,他自己也失了業。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他陷入了極度的痛苦之中,便想跳河自殺。一位盲人從河邊經過,手中的竹竿碰到了這位欲跳河的年輕人。

盲人問他為什么要自殺時,他說:“我覺得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一點光明?!?

盲人勸導他說:“其實你實在太傻了!黑夜再長,可你總能看到太陽出來的時候;冬天再冷,可你總能看見春天花開的樣子;生活再苦再累,可你總能有笑的那一刻,至少感傷時你可以哭。我什么都看不到,一直生活在又長又冷的黑夜中,甚至欲哭無淚。可我一直告誡自己,一定要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因為我熱愛光明。難道你不覺得,你比我幸福快樂得多嗎?但你有沒有我堅強呢?”

年輕人感嘆道:“真得好好謝謝你,是你給我帶來了光明。你真是個光明的天使!”

真正的光明,是在人的心中。是取決于人們對生活的熱愛,思想的堅強。

真正的光明,是燃燒在人心頭的火炬,它是對人生的一種熱愛,對生命的一種希冀。

真正擊倒你的,只有你自己。不要輕易就悲觀失望,看不到光明,是因為你自己閉上了眼睛。

13.不要活在他人的價值觀里

如果你追求的幸福是處處參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都會悲慘地活在他人的價值觀里。

生活中的我們常常很在意自己在別人的眼里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因此,為了給他人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印象,我們總是事事都要爭取做得最好,時時都要顯得比別人高明。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把自己推上一個永不停歇的痛苦的人生軌道上。

事實上,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并不是一定要壓倒他人,也不是為了他人而活。人活在世界上,所追求的應當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對自我的珍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人是否能實現自我并不在于他比其他人優秀多少,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的滿足。只要你能夠得到他人所沒有的幸福,那么即使表現得不高明也沒有什么。在這方面,珍妮做得非常好。

有一天下午,珍妮正在彈鋼琴時,7歲的兒子走了進來。他聽了一會兒說:“媽,你彈得不怎么高明吧?”

不錯,是不怎么高明。任何認真學琴的人聽到她的演奏都會退避三舍,不過珍妮并不在乎。多年來珍妮一直這樣不高明地彈,彈得很高興。

珍妮也喜歡不高明的歌唱和不高明的繪畫。從前還自得其樂于不高明的縫紉,后來做久了終于做得不錯。珍妮在這些方面的能力不強,但她不以為恥。因為她不是為他人而活,她認為自己有一兩樣東西做得不錯,其實,任何人能夠有一兩樣東西做得不錯就應該夠了。

假定你確實希冀從他人那兒得到認可,更進一步假定得到這種認可是一種健康的目標,腦子里裝滿這種假定后,你就會想到,實現你的目標的最好最有效的途徑是什么呢?在回答這一問題之前,你的腦子里就會想象你的生命中有這樣一個似乎獲得了大多數人認可的人。這個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他怎樣行事呢?他吸引每個人的魅力何在呢?你的腦中這個人的形象也許就是一個坦率、不轉彎抹角的人,也許就是一個不輕易茍同他人意見的人,也許就是一個實現了自我的人。不過,出乎意料的是,他極少或沒有時間去尋求他人的認可。他很可能就是一個不顧后果實話實說的人。他也許認為策略和手腕都不如誠實正直重要。他不是一個容易受傷的人,而是一個沒有時間去想那些巧舌如簧和將話說得很有分寸之類的雕蟲小技的人。

這難道不是一個嘲諷嗎?似乎得到了生命中最多認可的人卻是從不為他人而活的人。

下面的這則寓言也許很能說明問題,因為幸福無須尋求他人的認可。

一只大貓看到一只小貓在追逐它自己的尾巴,于是問:“你為什么要追逐你自己的尾巴呢?”小貓回答說:“我了解到,對一只貓來說,最好的東西便是幸福,而幸福就是我的尾巴。因此,我追逐我的尾巴,一旦我追逐到了它,我就會擁有幸福?!贝筘堈f:“我的孩子,我曾經也注意到宇宙的這些問題。我曾經也認為幸福在尾巴上。但是,我注意到,無論我什么時候去追逐,它總是逃離我,但當我從事我的事業時,無論我去哪里,它似乎都會跟在我后面?!?

獲得幸福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為別人而活,就是避免去追逐它,就是不向每個人去要求它。通過和你自己緊緊相連,通過把你積極的自我形象當作你的顧問,通過這些,你就能得到更多的認可。

當然,你絕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同意或認可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但是,一旦你認為自己有價值,值得重視,那么,即使你沒有得到他人的認可,你也絕不會感到沮喪。

14.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在認清了自己、認清了別人、認清了環境、認清了客觀條件之后,就要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朝著既定的目標勇敢前進,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要因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放棄。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而且要意志堅定,不為別事所動。在當今光怪陸離的商品社會中,就是堅持自己的節操,維持自己高貴的人品,甘于寂寞和寧靜,不為錦衣玉食、高官厚祿所動,而是淡泊明志,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奮斗,堅持自己的生存方式。

我國南朝時有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無神論者范縝做了尚書殿中郎,并做了竟陵王蕭子良的賓客。蕭子良相信佛教,但范縝卻不信。蕭子良問他:“你不相信因果報應,那么,為什么有的人富貴,有的人貧賤呢?”范縝回答說:“人生好比樹上的花,同時開放,隨風飄落,有的吹到廳堂座席上面,有的落到墻外糞坑中間。吹到座席上的就像你,吹到糞坑中的就像我,貴賤雖不相同,其本質是一樣的。因果又在哪里呢?”

范縝的《神滅論》出版后,朝野嘩然,于是蕭子良召集一些高僧和文士,同他辯論,都不能取勝。蕭子良派王融去對他說:“《神滅論》的道理是錯誤的,你堅持這種說法,恐怕對你不利,像你這樣的才能,還怕做不到中書郎那樣的高官嗎?你何必堅持,還是放棄這種說法吧?!狈犊b大笑說:“假如范縝賣論取官,早就做到尚書或左、右仆射了,豈止做一個中書郎呢?”

我們活在世上,不能沒有做人的尊嚴,不能不顧及自己的身份和名譽,不能讓強烈的虛榮心占據自己。正如徐悲鴻所說:“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边x定了目標,就不要理會別人的冷嘲熱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镇市| 伊春市| 平凉市| 临沧市| 寻乌县| 斗六市| 甘孜县| 峨山| 巴东县| 库车县| 额济纳旗| 蓬莱市| 三亚市| 茂名市| 长沙县| 安乡县| 岑溪市| 桑植县| 富裕县| 扶余县| 衡水市| 望谟县| 恩平市| 德惠市| 凤山市| 龙岩市| 太原市| 工布江达县| 贵南县| 会理县| 辉县市| 霍林郭勒市| 海宁市| 调兵山市| 肇源县| 个旧市| 乐山市| 东城区| 漯河市| 分宜县| 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