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暖帽

在清朝,統(tǒng)治者不光是要求人們剃掉腦門的頭發(fā),在腦后留長辮子,同時還用帽子來區(qū)分人的身份地位,尤其是官銜的大小和等級。暖帽就是做些復(fù)雜的帽子體系中的一種。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禮帽、便帽之別。禮帽俗稱“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為冬天所戴,名為暖帽;一為夏天所戴,名為涼帽。

暖帽的形制,多為圓型,周圍有一道檐邊,材料多為皮制,也有呢制、緞制及布制的,其不同是根據(jù)天氣變化而定。暖帽的顏色為黑色為多,其所用皮毛亦有差異。最初,以貂鼠為貴,其次為海獺,再次為狐,其下則無皮不用。由于海獺價格昂貴,后用黃狼皮染黑代替,名為騷鼠,時人爭相仿效。康熙年間,一些地方出現(xiàn)一種剪絨暖帽,色黑質(zhì)細(xì),宛如騷鼠。由于此類價格低廉,一般學(xué)士都樂于戴用。暖帽中間還裝有紅色帽緯,或以絲制等。帽子的最高部分,裝有頂珠,多是紅、蘭、白、金等色寶石。頂珠是區(qū)別官職的重要標(biāo)志。按照清朝禮儀:一品官員頂珠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lán)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文鏤花金,九品陽文鏤花金。頂無珠者,即無品級。

涼帽的頂珠與暖帽同,與暖帽的不同在其形制。涼帽,無檐,形如圓錐,俗稱喇叭式。材料多為藤、竹制成。外裹綾羅,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黃色等。

無論是暖帽還是涼帽,由于其所代表的等級、森嚴(yán)與尊卑,人們今天少有效之。在埋葬清王朝的同時,暖帽作為其一種附屬物也自然成為殉葬品而被埋葬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金县| 巴东县| 西宁市| 梓潼县| 黎平县| 桐乡市| 洛阳市| 曲水县| 巴林右旗| 油尖旺区| 怀集县| 屯留县| 萍乡市| 长宁县| 鲜城| 徐水县| 浦江县| 浦城县| 宜阳县| 伊通| 宁化县| 登封市| 清流县| 射洪县| 清涧县| 富川| 文山县| 乐山市| 汤阴县| 尤溪县| 塔城市| 班戈县| 龙口市| 沿河| 石城县| 永济市| 吉首市| 吉安县| 施甸县| 安乡县|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