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題大做牙籤筒
- 飲食調情(香港散文12家)
- 杜杜
- 1498字
- 2021-03-16 16:29:09
這世界早已成了爛攤子,但總不成以此為懶散的藉口,吃飯之前還得抖擻精神把一張飯桌經營出一片井井有條的小天地:飯有飯碗、菜有菜碟、箸有箸托、匙有匙座。坐在桌前只見萬物各得其所,也就能夠把一頓飯吃得口腹受用、心身舒泰。
懶人講哲學
活地.亞倫(Woody Allen)電影中的小男孩悶坐家中不肯做功課,完全不理會父母的勸告,再三追問之後才說:“地球正在一天一天地縮小,我的功課做來於事何補?”這論調等於是:“做人反正到頭來難逃一死,不做也罷。”這不過是哲學化的偷懶,歸根究柢還是放任和墮落。
正因為面對破壞和災難,更加要奮力戰鬥。意大利作家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記述他在集中營中的生活有如人間地獄,朝不保夕,三餐不繼,但是他還是千方百計地活下去了。因為他發現他的營伴每天總會找個機會去洗澡,在這骯髒之地還是堅持把自己的肉身保持清潔,似乎十分荒謬,但營伴解釋道:“我這樣做正是對虐待我們的納粹蓋世太保作出無聲抗議。他們越是不把我當人看待,我越是要振作活得像一個人。我每天這樣洗澡正是保持頭腦清醒和鬥志堅強的方法。”
要懶散是多麼的容易,理由俯拾即是:今天精神欠佳,最近心情不好,老闆態度惡劣,同事不肯支持,做人終歸要死;而振作的理由永遠只有一個:不為甚麼,就因為自己喜歡。《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1869)裏面的彼埃爾答應了好友安德烈不再去找豬朋狗友過胡鬧放任的生活,但是一到夜裏卻又身不由己地尋快活去了,並且這樣向自己交代:“所謂諾言和忠信,不過是空泛的名詞罷了。說不定明天自己就死了,又或者有大災難臨頭,一切名譽忠信都變得毫不相干!”彼埃爾經常以這樣的思路來把自己作出的決定一筆勾銷,真是倒也方便得很。
向悲劇說不
其實大災難早就已經發生了。倒不必等第三次世界大戰或者禽流感。從天地初開就是個爛攤子。《查泰萊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 1928)開首便宣稱:“我們根本就生在一個悲劇時代裏,因此我們拒絕以悲劇的態度處之。大災難已經發生了。我們正陷於廢墟之中,我們開始懷著細小的希望,去進行細小的建設。工作不易為,前路並不平坦,我們得繞道而行,又或者攀越障礙。我們總得活下去,不管天翻地覆。”
父親九十三歲,但頭腦之清醒、思路之明確,令人咋舌。家中輪到是誰的生日了,還是由他來提醒我。古董錶、洋大頭放在房中哪一個抽屜裏,他記得一清二楚、分毫不爽。談話時理路分明,時露幽默靈光。當然他還喜歡說故事,音調抑揚,富戲劇性。他說:“有一次不小心把一大盒牙籤打翻,散滿了一張桌子。一時火起,只打算把牙籤通通掃到垃圾桶裏面去。但是回心一想:看看到底你狠還是我狠。我偏偏要和你鬥一鬥。於是乎坐了下來,耐著性子把牙籤一根一根撿了起來,全部圓頭尖尾順著一個方向排列妥當。把最後一根牙籤也順好了的時候,登時神清氣爽,彷彿打了一次勝仗。”
牙籤的情趣
茶樓分兩種,有牙籤和沒有牙籤的。講究一點的茶樓,每張桌子除了有芥醬瓶子之外,還有小小一個插滿牙籤的牙籤筒。喝茶的當兒茶客可以把這些牙籤拿來當作消遣。我喜歡把五根牙籤從當中對折,尖端對尖端拼合成一朵菊花形狀,然後在當中放一滴茶,慢慢地菊花就散成一顆星星;小朋友看了很覺新鮮,也要試著玩。茶樓夥計看見了自然老大不高興。牙籤還可以用來做各種拼圖幾何益智遊戲。茶樓老闆大約看了認為太浪費,也就取消了餐桌上的牙籤,改為在賬臺處放一隻機械鳥鴉。茶客付賬之後,按一下烏鴉頭,烏鴉便會啣出一支牙籤來,既保險衛生,又避免浪費。
牙籤筒如今不怎麼流行了。但老派人家說不定還會藏有骨瓷、玻璃,甚至景泰藍的巧緻牙籤筒。一張整齊的飯桌上除了放妥當有條不紊的碗筷調羹之外,還得在桌中央放一隻巧緻的牙籤筒,才算是功德圓滿,在這混亂的世界之中整理出一個小小的秩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