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關於牙籤的二三事
- 飲食調情(香港散文12家)
- 杜杜
- 1912字
- 2021-03-16 16:29:09
飲宴完畢離坐的那一刻,我往往會變得沉默。倒不是因為“千里搭長棚”這句老話而引起了曲終人散、生命無常的感觸,而是因為牙籤的聯想。在大紅乳豬、蟠龍大鱔和紅燒大群翅的熱鬧繁華之後,杯碟狼藉,筷子橫陳,調羹覆舟;此其時也,那小巧的牙籤便悄然登場,在口腔內往還清理,靈活如同鱷魚嘴內的埃及鴴鳥,並且事後在齒頰間留下了一點薄荷或肉桂的清香,餘音裊裊,回味無窮。
落泊書生臭牙籤
鴴鳥和鱷魚之間那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實在是強弱相處的最佳榜樣。小小的鴴鳥可以肆無忌憚地在鱷魚身上找得滋養生命的食糧,而鱷魚口中的殘餘肉屑和身上的寄生蟲亦因此得以消除。鴴鳥的別名就叫牙籤。只可惜真正的牙籤卻沒有鴴鳥的幸運。好端端一條清清白白的柳木,在完成任務之後壯烈犧牲,變為髒臭的廢物,只好丟往垃圾桶內。
《牡丹亭》裏面的腐儒陳最良赴鄉試不第,轉為郎中,自嘲為“儒變醫,菜變虀”,每況愈下,鮮菜成為腌菜了。後來應杜太爺之邀,前往當杜麗娘的先生,又再自嘲曰:“硯水漱淨口,去承官飯溲,剔牙杖敢黃虀臭。”總不脫其窮酸落泊口吻,把自己比作一條沾滿腌菜臭味的牙籤。
牙籤本是極巧之物,為甚麼會稱作剔牙杖?《鄉言解頤》內說:“牙籤,又謂之牙杖,特不能扶危耳。”意思是又不能扶持行動不穩的老人,怎麼就稱做“杖”呢?我想稱牙籤作杖,是叫我們別以貌取人,不要被虛幻的外表大小矇騙了。藏在孫悟空耳內的金針,原是叫群魔喪膽的金剛棒。小小一根牙籤,在適當時機自會發揮無窮威力,連齒間最隱蔽的污垢也能一舉成擒。葛洪的《抱樸子》裏面如是說:“擿齒則松檟不及一寸之筳,挑耳則棟梁不如鷦鷯之羽。”《伊索寓言》裏的小鼠把羅網咬破,救出巨獅,是另一個比較顯淺的說明例子。
《鄉言解頤》裏面還有一則牙籤的笑話:“世有己無罅隙之時,但笑人之尋罅隙,至己有漏空處,而亦不能不尋者,牙籤是也。”世人只會挑別人的錯失疏漏,而唯一挑自己疏漏的時候是用牙籤剔自己的牙齒縫。
三事挑牙藏情色
《金瓶梅》裏面的韓道國找應伯爵,誰知應伯爵在何金蟾兒家吃酒,“吃得臉紅紅的,帽簷上插著剔牙杖兒”。可見是飲飽食醉,牙籤用完還捨不得丟掉,順手往帽邊一插,留為後用。雖然可以稱之為惜物,到底不衛生。這還只是木牙籤,另外還有更精緻的金牙籤、銀牙籤。《醒世姻緣傳》裏面,有“汗巾頭上還繫一副烏銀挑牙,一個香袋”。這烏銀挑牙(即銀牙籤)除了實用之外,也是一種佩戴裝飾。
在《金瓶梅》第五十九回中,愛月兒陪西門慶吃酒,“先是西門慶向袖中取出白綾雙欄子汗巾兒,上頭拴著三事挑牙兒,一頭束著金穿心盒兒。鄭愛月兒只道是香茶,便要打開。西門慶道:‘不是香茶,是我逐日吃的補藥。我的香茶不放在這裏面,只用紙包兒包著。’於是袖中取得一包香茶桂花餅兒遞與他。那月兒不信,還伸手往他這邊袖子裏掏,又掏出個紫縐紗汗巾兒,上拴著一副揀金挑牙兒,拿在手中觀看,甚是可愛”。
這裏的三事挑牙兒用金或銀打成,所謂三事,除了挑牙兒(牙籤)之外,還有耳挖和鑷子,繫在汗巾子上,隨身攜帶,往往又是現成的貼身定情信物。在《金瓶梅》第二十八回中,陳經濟向潘金蓮要一件物事兒,潘金蓮“於是向袖中取出一方細撮穗白綾挑線鶯鶯燒夜香汗巾兒,上面連銀三字兒都掠與他”。這裏的“三字兒”即是“三事兒”。
色字頭上一把刀
張愛玲短篇小說〈金鎖記〉裏面的七巧嫁給患了骨癆的丈夫,雖然也養下一子一女,到底還是有不足為外人道的怨,而且又戀著小叔子季澤。這一天,七巧和季澤公然調笑,季澤的妻子蘭仙也夾在當中,“七巧長長的吁了一口氣,只管撥弄蘭仙衣襟上扣著的金三事兒和鑰匙”。張愛玲熟讀《金瓶梅》,當然知道這金三事兒和情色相關。這樣一來,七巧的撥弄裏面就有非常豐富的內容了。像《金瓶梅》的第十九回裏面,西門慶和春梅調情,“婦人一面摘下□領子的金三事兒來,用口咬著,攤開羅衫……”□,就是把飾物縫綴在衣服上面,而□在衣領上的金三事兒就成了精緻的鈕扣。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裏面的王熙鳳,“蹬著門檻子拿耳挖子剔牙,看著十來個小廝們挪花盆呢”。一筆白描就勾勒出當家少奶奶的惡氣。狄更斯的《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1859)裏面的得伐石太太後來是法國大革命的中堅分子。她初次出場坐在酒舖裏面,“面前放著編織物,但是她並不編織,正在用一支牙籤剔牙齒。當她的家主公進來的時候,她仍然用左手托著右手肘剔牙齒,並不說話,只是輕輕地咳了一聲。這一聲咳嗽,連帶著在牙籤之上的那陰險的黑眉毛的微微一揚,暗示丈夫留神突如其來的陌生人”。也是借一支牙籤來襯托出人物的殺氣。
亞弗烈.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電影《奪命狂兇》(Frenzy, 1972)裏的變態色魔果商,在姦殺女人之前咬吃青蘋果,事後又若無其事地把蘋果吃完,然後把領帶上的別針拿下來剔牙。那是色情和殺氣兼備的一支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