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拉圖的倫理學
- (英國)特倫斯·埃爾文
- 853字
- 2021-03-05 13:44:28
第三章 蘇格拉底關于美德的論證
19.對話的特點
有幾部蘇格拉底對話討論了五種基本美德。[82]《拉凱斯》討論勇敢,《卡爾米德》討論節制,《游敘弗倫》討論虔敬;這三部對話都關心定義,也最明顯地堪稱是探究性的對話。[83]沒有一部蘇格拉底對話會以同樣的方式討論智慧和正義,但是《拉凱斯》和《卡爾米德》都就智慧提出了一些說法,而《申辯》、《克里同》和《游敘弗倫》則表達了某些關于正義的觀點。[84]
這些對話并不依循某種標準模式。這三部關于定義的對話涉及不同類型的對話者,他們的觀點導致了不同類型的問題。不過,把它們放在一起加以討論并對那些從個別討論中浮現出來的共同問題、論點和進路進行比較也是有益的。蘇格拉底聲稱他那些不同的論證與探究都支持同樣的結論(Cri.,46b3—c6,49a4—b6;參照G.,482a5—c3,509a4—7),這些不同的對話提出了看起來不同的問題,但是這些對話在觀點上的收斂支持了他的主張。
盡管《申辯》和《克里同》不是關于定義的對話,而《申辯》甚至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對話,但是它們也應當和那些關于定義的對話密切聯系起來加以討論。因為它們既表明了蘇格拉底持有某種明確且有爭議的道德立場,也表明了他聲稱這些立場立足于那類在其辯駁探究中展開的論證。這兩部對話警示我們,不要假定蘇格拉底認為他自己的探究根本上是負面的或解釋性的;它們迫使我們去追問,這些探究何以能夠支持正面的道德結論。
如果我們將這些對話放在一起考慮,那就既不會把其中那些負面的、沒有結論的方面僅僅作為論證技巧而打發掉,也不會在試圖區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自己的觀點時受到阻礙。將某個明確的觀點歸諸柏拉圖并不是要聲稱他不去處理所有可能從某部對話中產生的、對于該觀點的異議,也不是說他相信自己對這些反駁具有清楚的答案。實際上,研究這些明晰或不明晰的反駁或許都有助于我們理解柏拉圖本人后來的反思。
研究這些對話中不同的倫理論證將會解答某些我們在上一章結尾提出的問題。一旦我們看到蘇格拉底關于他的對話者,以及他在其論證中所依賴的原則所做的假定,我們就會看到,他在多大程度上有資格聲稱,他的辯駁探究是實現道德發現和道德進步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