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水清無魚,人察無徒
- 菜根譚活學活用
- 東方聞睿
- 505字
- 2014-06-05 17:47:17
■原文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
■譯文
陸地上污穢的地方,有利于各種生命的繁衍;清澈見底的水中,沒有魚兒棲息繁殖。所以君子應當經常培養包容一切的氣度,容得下別人的缺點錯誤,千萬不能過于愛好高潔而成為孤家寡人。
■活學活用:
水清無魚,人察無徒
《孔子家語》中有:“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如果太清了就不會有魚,人如果太認真就不會有朋友。這是孔子教導弟子子張的話,今天,這句話仍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與人相處,要坦誠相見。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一切,無須在一些無所謂的問題上爭個你死我活,過于“精明”,就會落得“人至察則無徒”的結果。
人與人之間交往,產生矛盾,原因很多,也許由于觀點、趣味的不同,也許是因為感情、個性的抵觸,從而誤會,產生糾紛。對此一位學者總結道:“產生矛盾的原因很多,但歸根到底還是由于諸如狹隘自私、敏感多疑、剛愎自用等人性的弱點造成的。”發生矛盾、沖突對雙方都沒好處,必然會對各自的事業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學會以一顆寬容之心待人,善于從別人的過錯中吸取教訓。永遠提醒自己:小錯誤并不傷害大的德行,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我又何必去認真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