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身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譯文
耳中常聽些不中聽的話,心中常想些不如意的事,這些都像是敦品勵德有益身心的磨刀石。反之假如聽到的每一句話都悅耳動聽,想到的每一件事都稱心如意,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毒藥里。
■活學活用: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孔子家語》中有“良藥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這句話人們常說,其間道理也顯而易見。可生活中人們往往只喜歡聽夸獎奉承之詞,別人一夸就飄飄然、得意洋洋;反之,對待逆耳忠言,一聽如坐針氈,甚至是暴跳如雷。殊不知自己生活的輕浮,在無形之中削弱了自己的上進心。
記得那窮途末路的郭國國君,逃亡之際仍改不了喜歡聽奉承話的毛病,當車夫告訴他之所以逃亡全是由于他有德,而天下人皆無德的緣故,郭君聽后喜不自禁,笑著睡熟于車上,而車夫悄悄離去,郭君死于田野。由此可見,這樣的人多么幼稚、無知,其失敗并非偶然。
聽逆耳忠言,思失意之事,能使人更加成熟,是使人成功的階梯。從聽和思中可以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從而修正自己的思想言行。正如哲人所說:“人是在不斷地糾正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中成長和提高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