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手敕[1]太子
- 中華歷代家訓集成·周-南北朝卷: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石孝義編著
- 1132字
- 2021-02-08 15:11:24
西漢卷
劉邦
導讀
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手敕太子》這篇家訓就是劉邦在病危之時寫給嫡長子劉盈的,病榻之上他諄諄教導兒子為君之道。同時,作為皇帝和父親,劉邦在家訓中毫不掩飾地反省了自己當年認為讀書無用,并鄙薄侮辱讀書人的錯誤做法。此外,他以堯舜為例,以自己治理朝政的深切體會,講明帝位的重要性,并告誡兒子劉盈要任人唯賢,要做稱職的太子,要勤于讀書習字,凡批復奏疏要親自動筆,不要讓手下人代書。此外,他還諄諄教誨太子,對那些年長的開國功臣要尊敬禮拜。并囑托他照顧好他所寵幸的戚夫人及其年幼的兒子如意。這篇家訓細細讀來,語言樸實,言簡意深,循循善誘,可謂語重心長。
作者簡介
劉邦(前256—前195),字季,泗水郡沛縣(今江蘇沛縣)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軍事家。
吾遭亂世,當秦禁學[2],自喜,謂讀書無益。洎踐阼以來[3],時方省書[4],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堯舜不以天下與子而與他人,此非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5]立耳。人有好牛馬尚惜,況天下耶。吾以爾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稱汝友四皓[6],吾所不能致,而為汝來,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為嗣。
吾生不學書[7],但讀書問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8],然亦足自辭解[9]。今視汝書,猶不如吾。汝可勤學習,每上疏宜自書,勿使人也。汝見蕭、曹、張、陳[10]諸公侯,吾同時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語于汝諸弟。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11]。其余諸兒,皆自足立,哀此兒猶小也。
注釋
[1]敕(chì):敕書,皇帝的詔令。
[2]禁學: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秦始皇采納丞相李斯的進諫,下令焚燒秦史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于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書籍也限期燒毀;有敢私下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知道不舉報的同罪;同時在民間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即為“焚書”,當時留下來的只有醫藥、卜筮、種樹之類的書。轉年,秦始皇在咸陽坑死了四百六十多名誹謗秦始皇的方士和儒生。史稱“坑儒”。當時劉邦已四十多歲,對此事件記憶深刻,所以說“當秦禁學”。
[3]洎(jì)踐阼(zuò)以來:自登皇位以來。洎,及,等到。踐阼,即登基。
[4]省(xǐnɡ)書:看書。
[5]不中:不適合。
[6]汝友四皓:你和商山四皓交友。四皓,居住在陜西商山深處的四位須發皆白、德高望重、品行高潔的老隱士。即,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甪里先生周術和綺里季吳實,這幾個人都是秦博士,后因逃避秦的暴政而來到商山隱居。
[7]學書:習練書法。
[8]工:工整,精巧。
[9]辭解:以言辭為自己辯解。
[10]蕭、曹、張、陳:指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四個開國功臣。
[11]以如意母子相累:把如意和他母親戚夫人托付給你照看。累,煩勞、托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