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誡子伯禽[1]
- 中華歷代家訓集成·周-南北朝卷: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石孝義編著
- 794字
- 2021-02-08 15:11:24
周卷
周公姬旦
導讀
周公姬旦不僅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優秀的父親,他在家庭教育方面,為我們寫出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篇家訓《誡子伯禽》。在本文中他諄諄教導兒子伯禽要學習自己“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的待人之道,勸誡兒子伯禽到封地之后要以恭、險、卑、畏、愚、淺六字時時警醒自己,務必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長期立于不敗之地。這篇家訓充分體現了周公“滿招損,謙受益”的處世原則,后來伯禽謹遵父親的教導,到封地魯國后,苦心經營,平定了淮夷、徐戎之亂,并始終堅持以周禮治國,使魯國快速發展,最終成為周王朝在東方的一個重要邦國。
作者簡介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因封地在周(今陜西岐山北),史稱周公。周公性情至孝,文王去世后,武王即位,周公便開始忠心地輔佐武王伐紂。周朝建立之后,周武王論功封賞,周公被封為魯公,封地在曲阜。但不久武王就去世了,周公因為成王年幼,一心留在朝中輔佐成王,而讓其子伯禽前往魯國代父襲封,后來直至將成王輔佐成人,才還政于成王。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2],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3]。
德行廣大而守以恭[4]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險者,安;祿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以畏[5]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記而守以淺者,廣。去矣,其毋以魯國驕士矣!
注釋
[1]伯禽:周公旦的長子,周武王的侄子。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繼承王位。當時周公旦被封于魯國,但由于周成王年紀幼小,于是周公旦便選擇了留在周的都城鎬京(今陜西西安)輔佐周成王,而改派長子伯禽代替自己受封魯國。本文便是伯禽臨行前,父親周公旦告誡他的話。
[2]吐哺:吐出嘴里食物,借喻殷勤待士。
[3]以國驕人:因為受封于魯國就產生傲慢心理、怠慢士子。
[4]恭:謙恭有禮。
[5]畏:此處意為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