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績效管理實踐案例
- 丁家奎 李國英
- 1093字
- 2021-01-22 20:21:20
二、績效管理體系建設四個體系理論概述
天維信息在績效管理體系建設及服務過程中,提出了四個體系理論:管理體系、文化體系、制度體系和軟件體系??冃Ч芾眢w系是促進企業業務發展的“指揮棒”和員工動力的“發動機”,是支撐企業戰略目標落地最有效的工具和支撐銀行經營管理的總抓手。因此,在績效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應對四個體系進行系統化和全面性的建設,將四個體系建設貫穿績效管理體系建設的整個過程,相互關聯、互相促進、缺一不可,四個體系在績效管理建設中的重要性分別為40%、30%、20%和10%,如圖1-1所示。

圖1-1 績效管理最佳實踐模型
(一)管理體系
管理體系是考核“指揮棒”的組織保障,解決的是“誰使用”、“怎么使用”、“使用工具”和“配套改革”的問題。管理體系包括績效管理體系的組織、流程、工具等。
(二)文化體系
文化體系是考核“指揮棒”能否發揮作用的員工認知和心理轉變過程,是培養員工逐步從認知、重視到接受、認可的轉變過程。一個好的績效管理體系是一場涉及企業、股東和員工切身利益的變革,是一種新的分配體系。構建新的分配體系需要得到廣大員工的理解、重視、接受和認可,這樣才能有效推行,這種認知與心理上的變化過程就是一種新的文化形成過程??冃Ч芾眢w系的核心理念是“規則公開與公平”“過程透明、結果公正”“多勞多得、按績取酬”的績效文化,將改變現有“大鍋飯”或“中鍋飯”的分配體系。
(三)制度體系
制度體系是構成考核“指揮棒”的獎懲機制。隨著企業不斷發展,通過不斷更新、不斷優化完善該體系,逐步建立一套適合銀行發展和管理的績效管理制度,且只有這套制度能被廣大員工普遍接受,才能有利于后期的績效推廣實施。
(四)軟件體系
軟件體系是考核“指揮棒”的落地工具,是科技支撐體系。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發展,建立一套自身績效管理辦法與業務發展需要相匹配的信息管理平臺,涉及一系列的軟件子系統,如績效管理信息系統(PAS)、移動PAS系統(MPAS)、360度打分系統、業績預約系統、輔助定價系統、存量分配系統等。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軟件體系的發展趨勢是“大智移云”。其中,“大”是指大數據,績效管理平臺積累了非常詳細及大量的業務及考核數據;“智”是指智能化,通過智能化為銀行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并能對數據進行深層次的挖掘,真正把積累的數據變成數據資產;“移”是指移動化,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的發展,移動化是發展趨勢,既能隨時隨地為員工提供支撐服務,也大大方便員工的使用;“云”是指云計算及云平臺,特別是對組織架構為“總—分—支”管理模式的銀行/省聯社非常適合,可以滿足信息管理平臺統一建設、數據集中及安全性管理的需要。
以下分別就四個體系的內涵進行較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