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追蹤:個人隱性知識產生過程及機制
- 宋貝
- 1621字
- 2021-01-15 19:29:41
1.7 研究章節安排
本書主要從個人層面闡述隱性知識是如何一步步產生的,為了實現這一研究目的,本書通過九章展開討論。
第1章是引言。本章結合個人隱性知識的研究背景,提出研究目的、研究意義、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并明確了本書的章節安排,同時為進一步研究做好規劃和準備工作。通過閱讀本章,讀者可以大致了解本書的研究方向、內容和策略。
第2章是隱性知識綜述。本章圍繞研究主題,展開對個人隱性知識文獻的回顧和評述。首先,從知識觀開始,以客觀主義和流程主義知識觀為主線,我們對個人隱性知識的內涵、概念、特征分類等進行了討論;其次,對隱性知識顯性化研究、轉移研究、創造和獲得等相關研究進行了梳理,對不同流派的知識管理策略進行闡述,并就客觀主義知識管理的KMS和ES進行闡述,對流程主義的社區實踐等進行梳理與評述;最后,通過總結評述知識管理中隱性知識研究的現狀,歸納研究所處的研究位置,進而提出研究的主問題:個人隱性知識是如何從個人擁有但不知道自己擁有到個人擁有且知道自己擁有一步步轉化的。通過閱讀本章,讀者可以了解以往的研究和這本書中的研究之間的關系,明確主要研究問題。
第3章是預調研及子問題的提出。本章根據研究主問題展開預調研,以預調研的方式取樣、設計訪談問題,并以預調研的結果分析為主線,根據預調研結果提出了四個子問題:個人是如何覺知到自己擁有隱性知識的,靈感階段的隱性知識是如何產生的,靈感是如何一步步建構起來的,建構起來的隱性知識是如何最后形成的。通過閱讀本章,讀者可以進一步明確本書的研究問題。
第4章是方法論。本章根據質性研究的規范,為上述四個子問題設定合理的研究方法,分別從研究方法的哲學基礎、數據收集方法、數據分析方法、訪談提綱的設定、訪談對象的選取與程序及質性研究的評估進行闡述,為上述四個子問題的研究進行設計和規劃,為子問題研究資料收集和分析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通過閱讀本章,讀者可以明確研究設計規范和研究方法策略。
第5章是個人隱性知識的覺知階段。本章主要對“個人是如何覺知到自己擁有某一隱性知識的”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和分析。采用解釋現象和敘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并對個人隱性知識的覺知途徑、覺知的影響因素、覺知的原因進行闡述和分析。通過閱讀本章,讀者可以了解到個人是如何覺知到自己擁有某一隱性知識的。
第6章是個人隱性知識的靈感階段。本章主要對“靈感階段的隱性知識是如何產生的”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和分析,采用解釋現象和敘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并對靈感階段個人隱性知識的狀態、產生的相關因素、產生的原因進行研究和分析。通過閱讀本章,讀者可以了解到個人最初的靈感是如何產生的。
第7章是個人隱性知識的建構階段。本章主要對“最初的靈感是如何一步步建構起來的”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和分析,采用解釋現象和敘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并對建構階段個人隱性知識的建構過程、建構原因及該階段隱性知識的特征進行研究和分析。通過閱讀本章,讀者可以了解到個人最初的靈感是如何建構起來的。
第8章是個人隱性知識的形成。本章主要對“建構起來的隱性知識是如何最后形成的”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和分析,采用解釋現象和敘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并對隱性知識的形成、形成階段個人隱性知識的特征、形成階段個人隱性知識的表征等相關因素進行研究和分析。通過閱讀本章,讀者可以了解到個人隱性知識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第9章是結論與展望。本章主要提出了本書的研究結果、研究發現、研究結論和研究貢獻,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隱性知識管理的啟示,同時指出了本書研究的局限和對未來研究的展望。通過閱讀本章,讀者可以總括本書的研究結果、研究發現等,了解本書研究的局限與貢獻。
本章小結
本章介紹了本書的研究背景、意義、目的、方法及技術路線,同時對本書的整體章節安排做了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