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原文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分析
子游 言偃,字子游,孔門七十二賢弟子中唯一的南方弟子,比孔子小四十五歲。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今之:指當時的社會普遍現象,孔子在和子游談論社會現狀的弊病。
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犬馬:主要說三種解釋,一是犬馬能代勞人之事,犬馬能代替子女養其父母;二是愛屋及烏,奉養父母,也飼養父母的犬馬,但這兩種養是有區別的;三是犬馬也有人養,不敬父母和養犬馬有什么區別。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p>
【譯解】
子游問(什么是)孝。孔子說:“如今的孝道,是說能奉養父母。即使狗和馬,也都一樣要奉養。(如果對父母)不敬愛,那有什么區別呢?”
【邏輯】
孝的核心是敬愛,以孝治國便是將這種敬愛由小家推廣至大家。人與人之間都能相親相愛,便實現了仁愛,德政便是將仁孝推行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