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p>
分析
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 信:約言。復:復言。朱熹注:“復,踐言也。此言人之言行交際,皆當謹之于始而慮其所終,不然,則因仍茍且之間,將有不勝其自失之悔者矣?!薄洞蟠鞫Y記·曾子立事》云:“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因:親近?!对姟ご笱拧せ室印吩疲骸耙蛐膭t友。”不失:不去?!抖Y記·禮運》云:“故人情不失。”親:父母雙親?!缎⒔洝ぬ熳诱隆吩疲骸肮蕫燮溆H,不敢惡人;敬其親,不敢慢人?!?span id="zo3ds77" class="紅字 _idGenCharOverride-1">宗:宗敬。《史記·孔子世家》中載:“(孔子)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币粋€親近父母的人,也是可以尊敬的人。孝為人性之基,守此則可保其大本不失。
【譯解】
有子說:“(一個人的)諾言符合事理,說的話就能兌現;恭敬符合禮儀,就不至于遭受恥辱;親近不離棄其父母,也值得尊敬。”
【邏輯】
本章講行事的原則標準,承接上章內容。行事有原則節制,品行便不至于僭離于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