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天降大任

“不出京城,官至一品;開山有功,血淚縱橫”,一首偈語藏玄機。

六十六字對聯,生動地概括了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可謂空前絕后。

剛毅、李鴻章、翁同龢等人,相繼爭奪首任管學大臣之位……

光緒二年二月(1876年3月),孫家鼐丁憂期滿回到北京。直到九月,才官復原職,奉旨仍在上書房行走,充武英殿提調(正四品),教小阿哥們讀書。那一年,他已滿五十周歲,正是日頭西沉近黃昏的年歲。比他小三歲、早三年中狀元的翁同龢,卻步步蓮花,已是戶部右侍郎(正二品),并早兩年在毓慶宮行走。

一別京師五載,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孫家鼐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人,每天,他認真教書,回家以后,關門閉戶,練練書法讀讀書,心靜如水,過得非常自在。對于未來,他看得很淡,并不做太多的思量,更不求什么大富大貴。事實上,當時全國四品以上的官員車載斗量,數以千計,要想再往金字塔上爬一個臺階,就像是現在的處級想升局級、局級想升部級那樣,的確是難于上青天。

“笑話,真是笑話!”閑來無事,他也會偶然想起光緒元年夏天在家鄉發生的一件怪事——

1875年盛夏的一天中午,格外悶熱。在自家院子里的老棗樹下,孫家鼐光著脊梁,穿著大褲衩,枕著壽州黃瓷枕,躺在竹床上小憩。竹床邊,擺著一張小方桌,上面擱著茶壺、茶杯。他左手拿著《淮南子》,右手搖著芭蕉扇,一副似讀似睡的樣子……

突然,栓在門口大椿樹下的看家狗“賽虎”狂叫起來。孫家鼐睜開眼睛,欠起身子,只見兩扇大門的縫子里伸進來一個須發皆白的腦袋。

“行行好,給口水喝吧?!蹦莻€年代,還沒有人賣礦泉水,出行者口渴了,就會就近找戶人家,討碗水喝。

孫家鼐坐起身來,一邊喝住“賽虎”,一邊搖著扇子,笑著招呼他進來。行者大約花甲之年,劍眉橫豎,雙眼如炬,穿了一身皂色絲綢衣褲,顯得氣度不凡。

白發先生悄無聲響地走了過來,坐在竹床上。

孫家鼐下了床,先把杯子里的剩茶潑盡,又倒上半杯水,蒗一蒗,再潑掉。然后斟了大半杯,雙手捧起,遞給老先生,熱情地說:“不燙不涼,滿口茶,老先生請喝?!比缓?,又順手用芭蕉扇給他扇了幾下。

閑聊時,老先生自稱姓余,就住在八公山白云深處。

喝完茶,余老先生起身告辭。走了幾步,又轉過身來,“孫大人,你信命嗎?”孫家鼐搖搖頭,說:“我……不怎么信。”

“信不信由你,說不說由我。”余老先生又瞇著眼睛,仔仔細細地端詳了他一會兒,說:“從你的面相上看,你命里有官運,可以官至一品,而且一直是京官,不會外放。”當官在京城,不但聲名顯赫,而且比外放官員少了顛沛流離之苦。

孫家鼐也不好表態,只是含含糊糊地說:“謝謝余老先生的吉言。”

“這樣吧,我看你人善命貴,就送你十六個字,希望你記住:‘不出京城,官至一品;開山有功,血淚縱橫。’”說罷,他拱了拱手,像一陣清風似的,輕緩地“飄”出大門。這會兒,“賽虎”不但不再叫喚,還朝著他的身影直搖尾巴。

事后,家里人議論紛紛,有的說這位余老先生長得仙風道骨,肯定是神仙下凡,來給孫家鼐指點迷津;也有的說他不過是故弄玄虛,想騙一些錢財。孫家鼐只是覺得好玩,并未往心里去。豈料,這一預言在隨后的歲月里一一應驗。民國初年,親侄孫傳檙在編撰《壽州孫文正公年譜》時,還鄭重地記載了這件奇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前郭尔| 信丰县| 崇左市| 靖远县| 金门县| 焦作市| 西充县| 安多县| 莱阳市| 罗山县| 丹棱县| 岳池县| 南充市| 崇阳县| 吉安县| 山西省| 西盟| 西藏| 佛山市| 上饶市| 永济市| 通州区| 毕节市| 沅江市| 扬中市| 马公市| 铅山县| 阿瓦提县| 麦盖提县| 贺州市| 德庆县| 高要市| 新巴尔虎左旗| 开鲁县| 巫溪县| 临漳县| 东乌| 平罗县| 太谷县| 神农架林区| 隆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