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世界:一部獨特的女性心靈成長圖鑒
- (法)伊麗莎白·卡多赫 安娜·德·蒙塔爾洛
- 741字
- 2021-01-08 22:05:01
什么是自信
根據《拉魯斯詞典》的定義,自信是“個體對自我價值的意識、感受,以及從中獲得的某種信心”。
心理學對自信的定義與此相近,簡單來講,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標準形容一位有自信的人:
·認為自己有能力實現自己設定的目標;
·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華和效率。
這樣的信念使個體可以采取行動并取得進步。自信使個體不至于在各種決定面前踟躕不前,反而使他能夠拋開自卑心態,投入充滿熱情的事業中。此外,自信更能塑造我們的行動,賦予我們成就感,引領我們繼續超越自己。
自信意味著如下三種能力:
·個體無須征求別人的意見來得到認可,恰恰相反,他能夠以堅韌的意志力在探索中靈活而有力地前進;
·個體對自身優缺點有充分的認識,他能以坦誠的態度面對自身的欲望和迎面而來的挑戰;
·個體能夠接受失敗、消化失敗,并將其視為生活和學習中的常態。對此,自我接納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影響我們的學業、家庭生活以及我們應對失敗與成功的方式。
一般來說,所有人都希望成為自信之人。自信使人們自我感覺良好,推動人們以勇敢的姿態直面風險、撫平創傷,并從中提煉出最寶貴的東西——蓬勃的生命力,自信讓人們相信各種可能性并勇于嘗試。
自信為何如此重要?因為它能讓我們更清醒地看待自我、他人和世界,使我們能以冷靜而流暢的思路暢想計劃、迎接挑戰、做出選擇、面對未知。自信幫助我們在逆境中成長,幫助我們適應隨之而來的一切變化,更使我們在困難面前勇于承擔責任、保持頭腦冷靜。
于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成了大家都渴望掌握的魔力公式。然而自信并非一成不變的,它在人生中會發生不同的變化,我們稍后將詳談這一問題。正如哲學家夏爾·佩潘在《自信的力量》[1]一書中指出的:“我們的現狀并非生來如此,而是后天造就的。沒有自信?沒關系,我們可以在成為自己的過程中慢慢找到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