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活出自主人生
- (德)莫妮卡·A.波爾
- 1818字
- 2021-01-05 14:10:46
戰勝例行事務
在持續不斷的單調或致命的無聊面前,你有沒有一種自己會被困在日常工作中的感覺?光是在腦袋里想一想自己需要干什么,就已經幾乎沒有動力做完它了。生活中會有這樣的時期——例行事務成了我們生活的主要部分,比如在育兒假期間或照料親人的時候。但例行事務也是我們在工作中必須考慮的部分。它構成了一個安全的框架,并建立了一種按下按鈕就會自動啟動的自動化機制。這讓我們的生活更容易,因為這不會給大腦造成不必要的負擔。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理清自己的想法,并把能量積攢起來,以便在必要的時候使用。這是非常有益的。
私人生活中的例行事務,比如固定的聚餐或家庭聚會,不僅會給小孩帶來安全感和方向感,還會讓家人擁有共同經歷。例行事務也會有消極的一面,比如它成了單調乏味的義務,或者無聊得讓人難以忍受,或者甚至成了我們想要擺脫的壞習慣。
練習
你會把什么詞和“例行事務”這個概念聯系起來?
□ 單調乏味的工作
□ 關系殺手
□ 安全感
□ 無聊
□ 意識不到工作中的錯誤
□ 組織、結構
在你選擇的詞語前做上記號,再加上一些你想到的關鍵詞。
你在工作或私人生活中有沒有想要停止的例行事務?把它們列出來并仔細思考。
職業厭倦VS職業疲憊
無聊和單調的工作任務可能會引發疾病。要么是因為工作量太少,要么是因為職員的工作素養太高。這樣一來人們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這些人缺少完成有意義且難辦的任務時的成就感。長期下去,職員會缺少動力,甚至患上抑郁癥。這種癥狀與職業疲憊(Burn-out)不同,這被稱作職業厭倦(Bore-out),并且與壓力有關,因為長期缺乏責任感以及長期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同樣會產生壓力。
列子
半年前,由于公司境況蕭條,亨德里克被迫從外勤人員轉為內勤人員。然后他不僅感覺自己不適合這個崗位,而且感到工作的要求太低,完全沒有挑戰。有時他甚至會假裝自己有事要做。他盲目地敲打著鍵盤,做事忙碌勤快,甚至不時把工作帶回家。但是亨德里克不太敢抱怨工作無聊,如今工作業績是衡量所有事情的標準,大家都害怕失業。這大大折磨著他的自我價值感。因此在一段時間后,他決定找教練進行相關訓練。在訓練中他不但不滿意,還感到心灰意冷。
列子
試著分別站在亨德里克和教練的角度考慮問題。找個新工作會是合適的解決辦法嗎?還是說你更愿意先和上司開誠布公地談一談?如果你是教練,你會給亨德里克提什么樣的建議?
小貼士
不要向這種無法令人滿意的狀況妥協。尋求改變,突破固定模式吧。
此外,工作中的固定模式也會導致自己意識不到工作中的錯誤。請保持對例行程序和熟悉模式的批判精神。不時改變看問題的角度,與同事交流想法,從外部獲得反饋,并通過這種方式保持思維活躍。改變的意愿也是發展的潛力。因為例行事務也可以讓人舒適,按照習慣安排日程很方便,這樣節省了學習新的模式所需的時間和精力。思考一下,你有沒有用這種態度來妨礙自己前進。不過,如果你還是決定按照一貫的固定模式工作,而不是踐行尚未經過測試的創新模式,這當然也是你的權利。

改變的意愿也是發展的潛力。
下面是幾個教你在生活中創造更多變化并以此來豐富生活的小點子:
1. 規劃一個與往常不同的慢跑、散步或者騎行的路線,即使必須走更長的路。
2. 走樓梯而不是坐電梯。
3. 在下午茶時間吃梨而不是蘋果,吃黑麥面包而不是小圓面包。
4. 中午去另一家餐館吃飯,或者在食堂選擇不同的菜品。
5. 帶著你的狗在公園散步時,按照逆時針方向走,而不是像通常那樣按照順時針方向走。
6. 由坐著冥想改為在運動中冥想。
7. 周末和情人去劇院,而不是去電影院。
8. 開始下雨的時候就到外面去,而不是等著太陽出來。
9. 早上看每日新聞,而不是等到晚上再看。到了晚上,給自己安排一些與往常不同的特殊活動。
10. 挑一個與以往通話時間不同的日子給關系親密的人打電話。如果有雙方都方便的時間,去拜訪他/她吧。
練習
總結一下其他你可以嘗試的事情:
習慣的力量很強,難以打破。如果你想改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那么這些小小的推動可能是一個好的開始。你可以通過做這些事來挑戰你的大腦,保持思想上的靈活,隨時為突發情況做好準備。下面的練習會讓你看到,我們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地留在大腦中了。
實踐練習
手拉手試驗︱在身前交叉雙手,十指交握。保持這個姿勢。看看哪只手的拇指在上面,哪只手的小指在最下面。然后改變手的姿勢,依然十指交握,但讓另一個拇指在上面,相應地讓另一個小指在最下面。現在你怎么看待這個姿勢——不太習慣? 這時除了“靈光一閃”之外,大腦右半球和左半球還進行了溝通。

有針對性地打破常規可以挑戰大腦,并且保持思維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