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只是為了讓你多看我一眼
- 莫失初心:追憶唐詩中的盛世傳奇
- 云葭
- 999字
- 2021-01-05 11:02:29
曲有誤,周郎顧。這是自三國流傳至今的一句話。
周瑜,周公瑾,儀表俊朗,文采風(fēng)流,是當時眾多女子心馳神往的對象。她們何其羨慕那個叫小喬的女子,嫁給周瑜的她,必定是生而被命運眷顧的吧,盡管她本身也美得像朵永遠不會荼蘼的花,英雄美人,千古佳話。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被塑造成一個心胸狹隘的人,為了和諸葛亮一陣高下,甚至處處設(shè)計。然而,這不過是羅貫中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正面形象而故意為之罷了。歷史上的周瑜不但才華出眾,而且胸襟廣闊,很是大度。東吳老將程普曾經(jīng)就很不服氣居于周瑜這么個年輕人之下,經(jīng)常當面羞辱他,周瑜非但不怪罪,每次見程普也都和言善語。久而久之,程普被周瑜的才華和胸襟所折服,感嘆道:“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不僅如此,周瑜還精通音律。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記載: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即便是在酒過三盅之后,只要彈奏著出一丁點兒差錯,周瑜都能察覺出并回頭觀望彈琴之人。因而,許多彈琴女子為了吸引周瑜的注意,常常故意拂錯琴弦。
周郎顧曲,自古有之,周瑜周公瑾也成為繼俞伯牙之后又一位和琴曲息息相關(guān)的人物。在他故去五百多年后,一位名叫李端的詩人以他入詩,寫下了成名曲《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金粟柱所造的古箏,纖細修長的雙手。
她優(yōu)雅地彈古箏。
她是如此的美麗,她的琴聲是如此地動聽……而她心愛的他,正凝神傾聽著這堪稱完美的曲子。
然而曲終人散,他還是要離開的吧。
他為什么就不知道呢?她之所以用心彈奏出天籟之曲,并非想讓他陶醉其中啊!
她不過就是想讓他注意到自己這個彈奏之人罷了。為何為何,他就不能看她一眼?
她的眼中閃過一抹狡黠。她指尖一動,故意撥錯了一個音。宮商角徵羽,瞬間被打亂了順序。
他忽然眉頭一皺。精通音律的他怎么會聽不出這撥錯的一個音呢。他的眼神不由的落到了她身上,彼時,她似乎不經(jīng)意間也抬眼忘了他一下。四目相對,眼波流轉(zhuǎn),她從容地收回目光,繼續(xù)將心思放在琴弦上,仿佛那撥錯一個一個琴音真的只是不小心而為之。
她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心里有了一絲小小的滿足。果然啊,他是自己的知音人。不過是細微的一個音調(diào)錯誤,他卻第一時間捕捉到了。只可惜,你啊你啊,為什么就不懂我的心思呢?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這女兒家的小心思,在李端的筆下如被傾注了靈魂,在字里行間靈動起來。
聽箏。聽的究竟是曲,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