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茶書(“大家茶坊”系列)
- 蘇眉
- 846字
- 2021-01-29 19:04:24
獨飲
靜默的獨處更能使我快樂。這種快樂,滋生在柴米油鹽之外,柏拉圖的一個輕吻,不留半點痕跡的,松下聽琴,花間賞月,廊下觀雨,都是這樣無聲無息。
靜默時不可無茶,一人對案,好比面海朝拜,曠世之中,乃有所思。思故鄉(xiāng)的思。而我已經沒有故鄉(xiāng)很久了。
獨處時更能明辨茶的滋味。端坐茶案前,心平氣和,手持一本素白封面的《心經隨喜》,胡蘭成寫今生今世的女子像母親對著孩子“阿囡”、“心肝”地亂叫,卻也是真真的一個個情真意切,起膩過后,一笑泯恩仇。寫梵經心得,倒是隱忍克制,清清白白的一文一字,月下落子,花間對飲,相映成趣,適合一個人守著一盞茶,安安靜靜地看。
櫸木茶條被歲月染得緇黑,于暗沉中發(fā)出光來。我們無法漠視曾經在這案上撫過的手,滴落的水滴,留下的茶漬,以及親近的溫度,這一切,都在光的暗影里蠢蠢欲動,變成一曲欲說還休的靜默歌劇,在一盞茶的時間里,娓娓道來。
案邊一株絡石,此時綠色油光水亮,一枚枚葉片都是鍍了綠金的佛,使人心生溫暖與慈悲。它幾度生死,外出旅游時將它遺忘,歸來已成枯枝,一泡涼茶澆下去,次日再澆,竟然也起死回生了。如此幾回,它也練成了金剛不壞之身,真是植物學上的一個奇跡。
吃茶要對綠植,否則了無生機。絡石、菖蒲、清酒陶瓶里隨手折來的蔥花、迎春、蒲公英,或是幾株銅錢草插在歪頸瓶里,都是相宜的,最好是瓷器或是陶器,漆器與小藤編都可以,玻璃的不合適,映山紅、梔子花、牡丹、玫瑰也不合適。
獨處時,因為專注,注水的聲音、蓋上紫砂壺蓋的聲音,以及茶氣飄蕩的樣子、香味彌漫的質地,都分外明晰,心變得溫柔。所有的安靜,皆可創(chuàng)造溫柔。
試茶,因為不受干擾,思想也是,所以味覺變得敏銳,像在水底游動的魚,一張一弛都是生命力,那樣清澈而自在的存在,水仙、肉桂、單叢、半山腰、六堡茶、毛尖,一款一款試下來。與人同飲,又是別樣的滋味。
然而每次獨飲,茶不可過三,多則傷脾亦傷胃。我已經習慣在吃茶的時候置一盞白開水在案邊,滋補脾胃。情到濃時用水調,茶也是。
放松與克制,自在與自律,這樣相生相克的道理,是茶帶給我們的隨心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