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卦十五】地山謙
艮下坤上
【原文】
謙①,亨,君子有終②。
初六:謙謙君子③,用④涉大川,吉。
六二:鳴⑤謙,貞吉。
九三:勞⑥謙,君子有終,吉。
六四:無不利, 謙⑦。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⑧,無不利。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⑨,征邑國。
【注釋】
①謙:本卦下艮代表山,上坤代表地,是高者在下的卦象。謙,謙虛、謙讓。
②有終:指做事能善始善終,得到好結果,有所成就。
③謙謙君子:指態度謙虛但自我要求嚴格的人。
④用:對……有利。
⑤鳴:聲音發于外。
⑥勞:功勞。
⑦ (huī)謙:發揮謙德。
⑧侵伐:討伐。
⑨行師:指帶兵出征作戰。
【譯文】
謙卦象征著謙遜,百事亨通,只有君子能做到有始又有終。
初六爻,始終謙遜的君子,能夠渡過大江大河,(克服一切困難險阻),吉祥。
六二爻,君子有謙遜的美名,依然保持謙虛,中正又吉祥。
九三爻,有功勞還能保持謙卑自處,君子能終生如此,吉祥。
六四爻,沒有任何不利的地方,只要進退動息就能發揮謙虛之德。
六五爻,即使作為“不富”之陰爻,依然能得到別人的擁護,(有不服從的),就去討伐他,征伐則無不利。
上六爻,有謙遜的名望,利于使用武力,征服自己管轄的地域。
【原文】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①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②盈而益③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④,謙。君子以裒⑤多益寡,稱⑥物平施⑦。“謙謙君子”,卑以自牧⑧也。“鳴謙,貞吉”,中心得也。“勞謙”君子,萬民服也。“無不利, 謙”,不違則也。“利用侵伐”,征不服也。“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注釋】
①濟:周濟,普濟。
②虧:虧損,減少。
③益:增益,補益。這里指自然生態系統的自在均衡。
④地中有山:這是對謙卦卦象的描述,其下艮上坤,分別代表了山和地,故名。
⑤裒(póu):同“掊”,取出、減少。
⑥稱:這里是衡量、評判的意思。
⑦施:施展。
⑧自牧:指自我調養、自我調整。
【譯文】
《彖傳》說:謙則亨通。(艮下坤上),天道成就萬物而光明,地道謙卑而地氣上升。天道損害滿的而增加謙遜的,地道將高處傾陷而將多余的流到更低處,鬼神損害滿的而施加福氣于謙遜的,人道討厭盈滿的而愛好謙遜的。謙虛,處于尊位則寬廣涵容,處于卑位則不可超越,這就是君子的結局。
《象傳》說:地中有山,是謙卦。君子取多補少,稱量物品以保持公平。(初六爻)“謙謙君子”,是說君子能以謙卑之道自處,并堅持不懈。(六二爻)“鳴謙,貞吉”,是身處中正,而有所得。(九三爻)“勞謙”君子,必然得到百姓的擁護。(六四爻)“無不利,謙”,因為這沒有違背法則。(六五爻)“利用侵伐”,是要征伐那些蠻橫頑固、不可一世的人。(上六爻)“鳴謙”,是自己感到謙之不足,便用武力征服自己的城邑, (自己解決自己內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