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代易學名著整理與研究叢書:周易外傳導讀
- (明)王夫之撰 谷繼明導讀
- 1001字
- 2021-12-30 17:30:43
蒙
一
震、坎、艮,皆因乎地以起陽者也。初陽動乎地下,五陽次進而入乎地中,故乾坤始交而屯,綜而為蒙之象。陽自初而進二,自五而進上,則屯進而為蒙,天造之草昧成矣。天包地外,地在水中。離乎地,未即乎天,故屯止于坎;沐乎水,即①乎山,故蒙成于艮也。
當其為屯,不能自保其必生,故憂生方亟,求于陽者,草昧之造也;而有生以后,堅脃良楛,有不暇計者焉。逮其為蒙,能自保其生矣,則所憂者,成材致用之美惡,求于陽者,養正之功也;姑息之愛,呴②沫之恩,非所望矣。
夫以生求益③者,待命于人,而得膏粱焉。以養正求益者,待命于人,而得藥石焉。其待命于人,均也,而所得則別。求膏粱者,于生為急,而急則或隳其廉恥;求藥石者,于生若緩,而緩則自深其疢疾。圣人以愚賤之廉恥為憂,而深恤其疢疾,故屯以慎于所求為貞,而蒙以遠于所求為困。
且以膏粱養物者,市恩之事;以藥石正物者,司教之尊。恩出自下,則上失其位;教行于下,必上假其權。懼屯五入險而失位,故授之以建侯之柄;幸蒙五之①順陽而假權,故告之以尊師之宜。圣人之于《易》,操之縱之、節之宣之,以平陰陽之權,善人物之生者,至矣哉!
二
六陰六陽備,而天地之變乃盡;六位具,而卦之體已成。故卦中有陰陽,爻外有吉兇,而卦與爻受之。蒙之上九,象為“擊蒙”,豈俯而擊下乎?方蒙而擊之,是“為寇”,非“御寇”也。四陰為蒙,二陽為養蒙之主,上將何所擊哉?
物之用陰陽也,有過、不及。不及于陰則過于陽,不及于陽則過于陰。所過者不戢,而傷其不及者,如是者寇生于內。陰陽之行,不為一物而設,德于此者刑于彼,故薺麥喜霜而靡草忌夏。況其數之有盈虛,乘②乎氣之有乖沴,如是者寇生于③外。寇生于內者,恤其蒙而調之,道在于養,二之以“包”為德也;寇生于外者,捍其賊蒙者而保蒙,道在于御,上之以“擊”為功也。
夫陰陽之刑害,日與恩德并行于天壤,而物之壯者或遇之而不傷,物之蒙者乍嬰之而即折矣。是故難起于鼎革之初寧,寒酷于春和之始復,欲盛于血氣之未定,則非擊不能御,非御不能包。二之中與④上之亢,亦相資以利用矣。不知擊者,索寇于內而誅求之迫,斯嬴政之以猜忍速亡,而入苙之招,激而使之復歸于邪也,蒙何賴焉!
① “即”:岳麓本作“遂”。
② “呴”:岳麓本作“泃”。按:作“呴”是,“泃”為水名。
③ “益”:岳麓本作“人”。根據上下文對稱結構,作“益”是。
① 岳麓本無“之”字。
② “乘”:岳麓本作“成”。
③ “于”:岳麓本作“乎”。
④ 岳麓本無“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