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古人的生活世界
  • 王宏超
  • 2000字
  • 2020-11-29 09:41:42

一 青菘綠韭古嘉蔬:中國人的飲食追求

味覺上的追求

中國人在食物的味覺上,追求平淡自然的本味,這符合中國人的自然哲學?!独献印氛f:“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任何的人為雕琢都會使事物失真,過多的味料會遮蔽食物原本的天然之味,自然原味才是至味?!叭缥骞龋巛柠?,如瓜果,味皆淡?!袢藙諡闈夂裾撸湮吨??古人稱‘鮮能知味’,不知其味之淡耳?!?span id="zse7ofu" class="kaiti">(明陳繼儒《養生膚語》)所以很多人反對用過于濃重的調料來制作食物,吃到口中的只有調料的味道,而食物的味道則湮沒不見了,就像有人批評的那樣:“都下庖制食物,凡鵝鴨雞豕類,用料物炮炙,氣味辛,已失本然之味。夫五味主淡,淡則味真。”(明陸樹聲《清暑筆談》)當然,中國的食物中也有豐富多元的味道,如甜、咸、酸、辣、苦等,似乎這些味道更接近于世俗大眾的味覺標準,而清淡自然的本味更有文化的內涵。

視覺上的追求

中國食物的“色、香、味”,色為首,說明中國人對于食物外觀的偏好。悅目是第一印象,美艷可人的外觀會提升食客對食物的興趣,也多少會掩蓋其他方面可能的不足。對食物外觀的追求,也各有側重。有時強調的是保持食材本身的顏色:“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span id="7btsqvb" class="kaiti">(宋陸游《蔬食戲書》)“青菘綠韭古嘉蔬,莼絲菰白名三吳。”(宋陸游《菜羹》)

有時強調的是在烹飪過程中對火候恰到好處的把握。清人袁枚著名的《隨園食單》中提到“紅煨肉”的做法:“或用甜醬,或用秋油,或竟不用秋油、甜醬。每肉一斤,用鹽三錢,純酒煨之。亦有用水者,但須熬干水氣。三種治法皆紅如琥珀,不可加糖炒色。早起鍋則黃,當可則紅,過遲紅色變紫,而精肉轉硬?!被鸷虻陌盐彰钤谝凰仓g,而這個時刻并非靠機械的時間來確定,而是依靠烹飪者的經驗和感覺,恰如藝術家的直覺一般,做菜的過程也隨之藝術化了。

有時追求的是食物之間色彩的搭配,使之錯落有致,和諧統一。陸游的詩歌,尤其注意描寫食物的色彩:“黃甲如盤大,紅丁似蜜甜。”“素月度銀漢,紅螺斟玉醪。染丹梨半頰,斫雪蟹雙螯?!?span id="2fz4392" class="kaiti">(以上《對酒》)“雞跖宜菰白,豚肩雜韭黃?!薄?img alt="" class="pic-s"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83DD1/18614401401153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9787101145403_inline_0003.png?sign=1755178781-eDPH4ZMDgc3mibM9D6re4wS9GYG2gaP0-0-741b692e73c532485e60d8bbfd178fb8">香紅糝熟,炙美綠椒新?!?span id="4jc9j6g" class="kaiti">(以上《與村鄰聚飲》)色彩斑斕,美不勝收。

有時追求的是食物的造型逼真生動,做出以假亂真的效果。佛教有食素的傳統,但時間既久,不免有葷腥之念,于是有人發明出了以假亂真的用素食做成的“葷菜”,如唐代的崔安潛是佛教信徒,他“以面及蒟蒻之類染作顏色,用象豚肩、羊臑、膾炙之屬,皆逼真也”(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三)。至今在一些寺廟中,還能吃到這類的食物。

名稱上的追求

中國人對食物的講究,也體現在對食物的命名上,在菜肴的命名上花了大量的心思。菜肴的名字或雅致、或通俗、或巧妙、或有趣,有時人們會忘記菜的味道,但其名字卻成了被人長久回味的對象。有些菜肴本是普通常見的,但往往因為一個名字而廣為流傳,如東坡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等。還有如蒙古族的全羊席中,有一百多道菜,名字中卻沒有一個“羊”字,堪稱絕妙:

圖1-1 文人宴飲

采聞靈芝(羊鼻)、鳳眼珍珠(羊睛)、千層梯絲(羊舌)、水晶明肚(羊肚)、吉祥如意(羊髓)、七孔設臺(羊心)、文臣虎板(羊排)、烤紅金棗(里脊)、釀麒麟頂(蓋頭)、鹿茸風穴(羊鼻)、金銃猩唇(上唇)、金熠翠綠(精肥肉)、鳳眼玉珠(羊睛)、天開秦侖(耳根)、百子葫蘆(葫蘆門)、扣燜鹿肉(熟肉)、菊花百立(羊髓)、金絲繡球(羊肝)、甜蜜蜂窩(羊肚)、寶寺藏金(干肉)、虎保金?。r肉)、御展龍肝(羊腰)、彩云子箭(羊肺)、冰雪翡翠(羊尾)、絲落水泉(羊舌)、丹心寶袋(羊心、散丹)、八仙過海(肚、心、胸、葫蘆、散丹、腰子、肝、蹄)、青云登山(羊蹄)等。(王歆輝《中國蒙古族飲食文化初探》)

但花樣翻新的名目帶來的麻煩是,食客只見其名卻不知實際為何物,過分追求新奇、雅致,卻失去了名稱本該有的指涉功能。

環境的追求

古人飲食講究氛圍和環境,或奢華或簡淡,或熱鬧或清雅,或雅集或獨酌,關鍵要能和飲食的功用與氣氛相融洽。在野外就餐尤其能體現士人風雅之趣,在大自然之中,品賞美景的同時,又能賦詩飲酒,實在是人生之快事。最適合野餐的時節是春天,踏青春游,飲酒作樂,歷代這樣的記載非常之多。“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為了防雨,古人已經發明了類似帳篷的“油幕”,不致因風雨而敗興。向來以奢靡之風著稱的杭州,春天宴游的場面更是奢華:“宴于郊者,則就名園芳圃、奇花異木之處;宴于湖者,則彩舟畫舫,款款撐駕,隨處行樂。此日又有龍舟可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雖東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酒貪歡,不覺日晚,紅霞映水,月掛柳梢,歌韻清圓,樂聲嘹亮,此時尚猶未絕。男跨雕鞍,女乘花轎,次第入城。”(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飲食的環境也被藝術化了。

圖1-2 小園夜宴

圖1-3 楊柳青年畫中的《紅樓夢》宴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东县| 华坪县| 西华县| 临漳县| 宁津县| 巫溪县| 色达县| 宜川县| 澄城县| 资源县| 祥云县| 界首市| 抚宁县| 凤冈县| 鲁山县| 云霄县| 临漳县| 定安县| 蒙城县| 定边县| 樟树市| 东乡| 临沂市| 囊谦县| 延吉市| 隆德县| 青海省| 南漳县| 花莲县| 霸州市| 儋州市| 上思县| 朔州市| 宁都县| 阳东县| 聂拉木县| 上蔡县| 青川县| 民勤县| 无极县|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