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行政建制與管轄范圍

渤海國的地方行政設置為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含三個獨奏州,即直屬渤海國王廷管轄的州)。

五京為上京、中京、東京、西京和南京,與唐朝的五京(上京長安、東京洛陽、南京成都、西京鳳翔和北京太原,唐肅宗至德二年,即757年置)如出一轍。五京是渤海國的統治中心地區,那里自然環境較好,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都比較先進和發達。上述五京中,只有上京、中京和東京曾經為王都。

十五府為上京龍泉府、中京顯德府、東京龍原府、西京鴨淥府、南京南海府、長嶺府、扶余府、鄚頡府、定理府、安邊府、率賓府、東平府、鐵利府、安遠府和懷遠府。十五府中的前五府是京府同治,其地位要高于其他府。

六十二州為上京龍泉府的龍、湖、渤三州,中京顯德府的盧、顯、鐵、湯、榮、興六州,東京龍原府的慶、鹽、穆、賀四州,西京鴨淥府的神、桓、豐、正四州,南京南海府的沃、睛、椒三州,長嶺府的瑕、河二州,扶余府的扶、仙二州,鄚頡府的鄚、高二州,定理府的定、潘二州,安邊府的安、瓊二州,率賓府的華、益、建三州,東平府的伊、蒙、沱、黑、比五州,鐵利府的廣、汾、蒲、海、義、歸六州,安遠府的寧、眉、慕、常四州,懷遠府的達、越、懷、紀、富、美、福、邪、芝九州以及郢、銅、涑三個獨奏州,再加上《遼史·地理志》中記載的集州和麓州。

此外,渤海國州以下設縣,大約有130個。

與唐朝相比較,渤海國的地方統治機構除了沒有道一級機構(因為渤海國本身就屬于唐朝的河北道[8]管轄下的忽汗州都督府)之外,其他各級機構的設置大體上相同。

五京是渤海國的統治中心,理當由其重臣擔任官職,但因史書無記載,所以我們無法得知五京官職的具體名稱。除此之外,渤海國設置的地方官職也與唐朝大體相同,即府設都督(與唐制同名),其職責為“掌督諸州兵馬、甲械、城隍、鎮戍、糧稟,總制府事”;州設刺史(與唐制同名),其職責為負責管理本州政務;縣設縣丞(相當于唐朝的縣令),其職責為“掌導風化,察冤滯,聽獄訟”[9]等,負責處理本縣政務。

值得注意的是,渤海國在全面推行封建化的京府州縣制的同時,還始終在邊遠地帶保留著原有的首領體制,這一點從渤海國前后期的訪日使團中都有首領作為成員的事實中可以得到印證。這種現象也確實反映出在渤海國管轄的廣大地區各地社會發展還很不平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麦盖提县| 固原市| 新河县| 三台县| 吐鲁番市| 锡林郭勒盟| 滨州市| 哈尔滨市| 哈密市| 崇左市| 潼关县| 庆城县| 四川省| 高安市| 辽宁省| 保亭| 卓尼县| 荔浦县| 湛江市| 社旗县| 前郭尔| 九寨沟县| 南阳市| 凉山| 祁东县| 宣化县| 长武县| 铅山县| 本溪| 肥城市| 平南县| 巴彦淖尔市| 尉犁县| 涟水县| 玉林市| 双流县| 高雄县| 宜兴市| 类乌齐县| 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