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民族論叢(第11輯)
- 周偉洲
- 423字
- 2020-11-29 17:09:22
十 傾聽吐蕃方面的看法
吐蕃為什么迅速崛起并能對唐朝造成很大威脅,今天的學者很關注,唐朝皇帝同樣感到疑惑,并且十分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原因,竟然直接詢問吐蕃的來使。咸亨三年(672),吐蕃遣大臣仲琮入朝。仲琮少游太學,頗知書。唐高宗召見問曰:“贊普孰與其祖賢?”對曰:“勇果善斷不逮也,然勤以治國,下無敢欺,令主也。且吐蕃居寒露之野,物產寡薄,烏海之陰,盛夏積雪,暑毼冬裘。隨水草以牧,寒則城處,施廬帳。器用不當中國萬分一。但上下一力,議事自下,因人所利而行,是能久而強也。”帝曰:“吐谷渾與吐蕃本甥舅國,素和貴叛其主,吐蕃任之,奪其土地。薛仁貴等往定慕容氏,又伏擊之,而寇我涼州,何邪?”仲琮頓首曰:“臣奉命來獻,它非所聞。”[49]既說出了他對雙方差異的認識,也顯示出過人的智慧。這種看法與前引陸贄的分析有相同之處。唐德宗修正唐蕃之間的關系定位,采取新的禮儀平等對待吐蕃,也是接受了吐蕃方面意見的結果,說明雙方的溝通在加深認識、調整策略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