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謝靈運
- 飛花令·松(中國文化·古典詩詞品鑒)
- 素心落雪編著
- 852字
- 2020-11-25 15:28:56
謝靈運(385—433),字靈運,小名客兒,世稱謝客。南北朝時期杰出的詩人、文學家、旅行家、道家。謝靈運少即好學,博覽群書,工詩善文。其詩與顏延之齊名,并稱“顏謝”,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山水詩派。
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
入彭蠡湖口
南北朝·謝靈運
客游倦水宿,風潮難具論。
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
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靈物郄珍怪,異人秘精魂。
金膏滅明光,水碧輟流溫。
徒作千里曲,弦絕念彌敦。
注釋
倦:厭倦。
狖(yòu):長尾猿。
浥(yì):濕。
九派:潯陽的別稱。
秘精魂:隱藏其精神魂魄。
金膏:道教傳說中的仙藥。
水碧:玉的一種,又稱碧玉。
弦絕:曲終。
簡析
《入彭蠡湖口》是晉宋之際的詩人謝靈運創作的一首山水詩。此詩作于作者前往臨川途中由長江入彭蠡湖口時,詩中細致地描寫了作者入彭蠡湖口的經過與所見的景物?!翱陀尉胨?,風潮難具論”是說詩人對日復一日的水行客宿已經感到厭倦,主要因為風潮變幻不定,兇險難測?!爸迧u驟回合,圻岸屢崩奔”寫彭蠡水勢,波濤奔流,遇到洲島的時候就立刻分成兩股,急轉猛合,又沖撞到岸崖之上,崩起重重雪浪。五、六兩句寫沿途景色,作者乘月夜游,濕露而行,聆聽哀怨的猿啼,賞玩濃香的芳草?!扒罴找?,萬感盈朝昏”,原來靜景并不表現詩人心情的平靜,他只是想憑借與寥夜清晨靜景的對比,來參透這冥冥之理,但是日日夜夜,朝朝昏昏,百思千索,依然難以詳細論證。于是,他感慨萬千,再也不耐靜思默想,希望靈蹤仙跡能照亮他心中的疑難,東去的江流能啟迪他紛亂的心緒。
背景
宋文帝元嘉八年(431)晚春,詩人由京城建康赴臨川(治今江西南昌)內史任途中創作此詩。
名家點評
〔元〕方回:“靈物”“異人”以下,又歸宿于仙道?!扒Ю锴?,想當時有此琴操,徒作此曲,而仙靈不接,所以弦雖絕而心徒悲也。大抵以恍惚為宗,要為不近人情,胸中亦別無十分道理也。(《文選顏鮑謝詩評》卷三)
〔明〕王夫之:抉微挹秀,無非至者,華凈之光,遂掩千秋。(《古詩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