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法
- (日)稻盛和夫著述 稻盛資料館整理
- 819字
- 2020-11-19 09:45:44
004 無限的可能
人的能力是無限的。
《活法》(SUNMARK出版社)

2014年,稻盛先生接受采訪(供圖:稻盛資料館)
不要輕易認為“做不到”
當面前出現超越自身能力的困難或課題時,我們是否會在動手做之前就認為“那是不可能的”,從而灰心放棄?
譬如,在工作上,我們接到了一個遠遠超過自身技術水平的需求,“我們的能力達不到對方的要求,還是拒絕這個任務吧”,這樣的判斷正確嗎?
說得好聽些,這似乎是對自身能力的冷靜判斷。但是,按照這樣的想法,人永遠無法成長。說得難聽一點,這其實是滿足于現狀的說法。
1966年(昭和四十一年),京瓷株式會社(當時的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在與德國的代表性企業盧臣泰公司和德格薩公司同場競標的情況下,成功獲得了IBM公司2500萬個IC疊層電路基板的訂單,全體員工欣喜若狂。然而沒高興多久,他們就發現IBM的產品規格苛刻得叫人難以置信,不論試制多少次,陶瓷部件都會翹曲。在當時,一般的生產規格書只是一張圖紙,但IBM的規格書卻是厚厚的一本書,要求細之又細。按照當時京瓷株式會社的技術能力,能否應付這樣的要求的確是一個問題。據說稻盛先生自己也曾數次動搖,覺得按照公司當時的技術能力,恐怕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
但是,對當時尚名不見經傳的中小企業京瓷而言,這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稻盛先生換了個視角,將這次磨難當作提高自己公司技術能力、揚名立萬的好機會,于是全力以赴地拼命努力,并鞭策員工們,將公司所有的技術全部傾注在這個產品上。在接到訂單的第二個月,稻盛先生就任社長,他干脆住進滋賀工廠宿舍,通宵達旦,連續作業。但是,產品的試制仍不順利。即便想方設法做出的符合規格的產品,也屢次被客戶判定為不良品而退回廠里。
于是,他們更加投入,付出了用語言難以形容的努力,終于成功地研發出了滿足IBM苛刻要求的產品,并成功投入量產,趕在交貨期之前完成訂單,順利交貨。
即便是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標,只要心懷“人的能力是無限的”這一強烈的信念,以無與倫比的熱情,專心致志、不遺余力地付出努力,人的能力就會得到提升。